《黄河绝恋》中崇高的构建

2019-04-13 02:42娄钰瑶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炮黑子欧文

娄钰瑶

《黄河绝恋》主要讲述了八路军为护送美国飞行员欧文到根据地,一路上与日本鬼子不断斗争的故事。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它所表达的主题与倾向都体现了民族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但在构建崇高感的方式上,与一般的同题材作品相比,它有着自身的特点。

崇高是西方美学的基本审美形态之一。它的基本内涵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异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现。博克认为,崇高而伟大的对象引起我们的惊异情绪,并带有某种程度的痛苦或恐怖之感,但只有当危险或痛苦与人隔着一定的距离,不能加害于人的时候才能产生崇高的对象。也就是说,产生崇高的审美实践活动与崇高对象之间是有距离的,可以理解为观者与对象的距離。观者既可以是实践行为的主体,也可以是行为之外的观者,但要产生崇高的审美实践活动,都需要与实践行为产生一定的距离。作为观众,我们显然并非崇高行为本身的实践主体,而是审美活动的主体。电影所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调动观者的惊异情绪,为观者构建起崇高对象。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黄河绝恋》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场特殊的行动,这行动中包含着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冲突。一方面是八路军护送欧文,另一方面是日本鬼子的阻碍。冲突可以说是从影片一开始便密集地呈现。一切的源头,从欧文为替同伴报仇而被日军军舰击中被迫降落在长城脚下开始。欧文后来由战士黑子和懂英文的女军医安洁奉命护送前往根据地。一路上,黑子和安洁对欧文进行保护,为此,有许多战友都牺牲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坚持要完成任务。除却任务的驱使,黑子的女儿花花以及他的老父亲等普通人民群众也对欧文关爱有加。这些跨越语言、地域的人类普遍美好精神的展现,给我们带来舒缓、优美、愉悦的审美感受。但与此同时,日军也在一路追踪他们,日军的罪行累累地展现。他们屠村的行径使人感到震惊。电影的表现手法比较纪实,从影片开始时日军的飞机轰炸,到屠村的惨酷场面,都是直接粗暴地将美好破坏殆尽,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在这种对比之下,护送欧文的行为逐步地象征化、崇高化。行为过程的严酷与艰难使得目标的达成变得更加曲折,与此同时,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所显示出的实践力量也更加伟大。

影片的实践地点是黄土高原,实践行为目标是渡过黄河。黄土高原的风光与居住于此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画面,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粗犷的黄土高原给观众展现了独特的风土人情,从黑子父亲与黑子女儿花花等村民的淳朴中,我们能体会到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美与善。但在影片中,自然与人物的关系,不仅是和谐优美的场景,还有矛盾之处。黄河的壮丽、瀑布的雄奇,在作为可被欣赏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是影片中人物实践目标达成过程中的阻碍之一。与实践行为一样,黄河作为阻碍,也被象征化了,它们巨大的体积和力量等自然属性,对崇高对象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在经过一路的艰险之后,八路军与日本鬼子在黄河进行最后的正面交锋,是否成功渡河,就是这场斗争是否取得胜利的标志。从结果来看,欧文最终成功渡过黄河,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但在渡河的过程中,黑子、安洁、寨主,甚至是在影片中本不讨喜的三炮,都牺牲了。结果的完成与过程的缺憾共同构成了结局的悲壮的成功感,这部电影实际上是一场结果成功的悲剧。“在艺术作品里,崇高作为一种昂扬的激情和悲愤不平,表现得愈是激烈,愈加显得崇高。”在电影的悲剧中,观众的情绪受到感染,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激情逐步被调动到一定程度,最终达成崇高的审美实践。

崇高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内涵。《黄河绝恋》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为了突出主题,难免有理想化、单一化的嫌疑,但这也能更直接地表现真与善的道德美感。崇高的道德感离不开人生的社会化内容。影片中的实践,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与法西斯的斗争,实践行为的重重挫折,体现了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因而在实践过程中,八路军在与日本鬼子的斗争中展现出来的坚强的精神与顽强的人格,共同构成了崇高的审美体验。值得一提的是三炮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前文提及,作为行为之外的审美观者,需要与危险或痛苦拉近距离,才能被调动起惊异的情绪,从而达成崇高的审美境界,而影片中安洁、黑子等形象的伟大与高尚,有利于主题的表达,但不利于观者的情感共鸣。三炮作为一个反面人物,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更加接近人类情欲的基本满足。他可怜,因冤家丧失了生殖能力;他可恨,为报复告密日本人;他可敬,为报信活埋牺牲。三炮行为的转变体现了在严酷的条件与重大的矛盾中,个人恩怨为民族大义而让步。他在最后的死亡关头仍旧唱着渴望爱情的山歌,这是他平凡的渴望与追求,但是他的行为却体现了深刻的道德美感。这种普通与伟大的冲突,使三炮这个形象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真实。三炮的道德转变,是一种理性的胜利,这种胜利有曲折的过程,有三炮自身的欲望与理性的挣扎,更能调动起观众的社会体验。因此,影片中的社会实践,充分展示了主体要征服和掌握的客体之间的矛盾冲突状态,其中既有个人的道德转变,也有民族的生存斗争,从小的、大的方面,共同给以观者心灵的激荡。

虽然博克认为,崇高而伟大的对象引起我们的惊异情绪,并带有某种程度的痛苦或恐怖之感,实际上,人在感到崇高的时候,会更加豪迈有力。正如影片中安洁最后毅然用匕首将绳子割断,这行为是受到崇高感的激化与鼓励,所以才无畏无惧,这就是真正的崇高。《黄河绝恋》中的崇高构建,指向的是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能够激发出观者内心深处的力量,唤醒观者潜在的道德感,真与善在崇高中强烈地表达出来,漫漫的黄土地上的英雄儿女们,他们的精神同这黄河一般深沉有力,给以观者深切的崇高体验与深刻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修订版):195.

[2]杨辛,甘霖等.美学原理(第四版):244.

猜你喜欢
三炮黑子欧文
猴魁张
黑子,对不起
“三炮”的故事
你一定行
欧文 二把手之怒
哽咽动力
黑子的头发
黑子的头发
亚马逊正式发布Kindle Oasis等
军犬黑子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