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2019-04-14 00:00洪飞
江西教育B 2019年1期
关键词:张昊生长情境

洪飞

导 读: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宗旨,继续倡导转变学习方式,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师生共同构筑充满生长气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堂生长的着力点,让数学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什么是好课?他强调主要是看有无生长性。“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有趣、自主、开放、合作、科学、高效、民主、和谐的课堂一定是师生共同生长的课堂。

生长的课堂教学要实施“精设课堂”教学理念的“精准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精准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服务学生的学习体验,精巧地拓展学生的能力。教师要精准地收集学生的学习困惑,精确地领会教材的重难点,精巧地设计学生的学习经历。提升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解,领会以下四个课堂生长的着力点。

一、课堂生长的方式:教是为了不教

课堂教学要结合教材和学生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多深?

教什么?我们看看名家的说法,叶圣陶:“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回答好教什么、怎么教、教多深这三个问题要掌握三个原则:(1) 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2)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学生自己学不会的,要教,或者教了之后会有进步和发展的。(3) 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

教什么?就是要让学生“学有所教”“学有所获”。怎么教?就是要“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从学生怎么学,学生学习需要哪些支持,去思考教师怎么教,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状况确定教什么,怎么教,教多深。

教师一般都喜欢通过听优秀课例来提高教学水平,但教学方式的转变,关键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和领会。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上,通过求同、求趣、求异去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学习路径的设计,让学生发现矛盾,体会差异,使学生成为一个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新课程教学倡导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合作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充分地动手操作、积极地自主探索和大胆地合作交流中,通过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探究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剪下一个圆。

师:同学们把你所剪下来的圆片对折,打开,换一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

(学生动手操作。)

师:对折若干次后,观察圆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折痕相交于一点,交点在圆的正中心。

生2:每条折痕都一样长,而且交点把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

……

最后,教师提出了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亲身体验中经历了发现规律、主动获取知识、自主探究知识的体验过程,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堂生长的形式:开放课堂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并且能够创造。”

课堂要开放什么给学生?

(1)提问权,是为考试而学习,还是为研究而学习?

(2)质疑权,学生有挑战教师、教材和课堂权威的权力。

(3)评价权,让学生相互之间评价。

(4)总结权,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

有效课堂教学“互动”的特征是:讲解(陈述),启发(师问生答),自主(生问师答),师生多向对话,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性活动。

案例: 在一次教学中,李老师问学生 :“(-3)×(-4)=?”经过短暂的思考,同学们纷纷举手。教师微笑着让表现踊跃的张昊回答。只见张昊自信地说:“(-3)×(-4)= 9 !”伴随着一阵哄笑声,同学们又纷纷举手。

李老师沉思了一会儿,轻声问张昊:“为什么?”由于着急,张昊挥舞着双手,但依然难以表达清楚。李老师示意他慢慢说。只见张昊快速走到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起来:“老师你看!这是数轴,这是 0,0 的左边三个单位是 -3,右边三个单位是 +3,右边六个单位是 +6,右边 9 个单位是 +9。既然是(-3)×(-4),-3 在这儿!”

他指着数轴接着说:“既然乘以 -4,就是朝相反的方向走四次:-3 到 0 一次,0 到 3 二次,3 到 6三次,6 到 9 四次。因此,(-3)×(-4)= 9 !”张昊兴奋得脸色红润,声音微微颤抖。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李老师也一时语塞。突然,李老师灵机一动:“同学们怎么看这个‘张昊问题?”这节课剩下的时间就围绕着“张昊问题”而展开。经过各种争论、反证,最终明白了为什么“(-3)×(-4)= 9”是错误的原因,但人人都赞赏张昊同学追求真正的数学理解的可贵。

这个教学片段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成性,以及课堂的开放性。教师善于捕捉课堂上不可预测的教学时机,并运用智慧发挥其教育价值。

这堂课把学生自己的观念视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倾听学生,研究学生(包括研究学生的“错误”)。交流基于“(-3)×(-4)=?”的问题情境,把课堂教学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发现和创造,共同体验学科与生活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数学本质的对话。只有真正让学生理解并且感受到数学本质的异同,并进行对比、优化选择的交流,才是真正有效的交流。关注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会意识到原来知识是人主动构建出来的。

三、课堂生长的设计点:设计学习经历

课堂教学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教学设计就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以学生熟悉的问题或背景为起点,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指向,像搭建楼梯一样,设置各知识层级之间“起、承、转、合”的台阶。

教学中,教师要收集学生困惑,设计学习路径(台阶、情境),通过点拨与评价,导入深层次学习路径。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学习经历。通过适时的评价点拨,引领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体验知识与技能的起承转合之美。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构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通过知识演绎、情境和场境的转换,让知识的逻辑层次不断深入,让学生有新发现,在新发现的惊喜中紧张而又欢快地学习。

我们来看一堂小学教学统计课。统计这个教学内容很特殊,小学六年级有,初中二年级有,高中二年级也有。看看这个老师是怎么上统计课的:先收集资料,准备很多磁铁,磁铁形状有苹果、香蕉、橘子等,供学生选择。同时提问学生:你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每个学生都走到讲台来,把最喜欢的水果拿出来粘在黑板上,然后请同学们把粘在黑板上的磁铁进行分类,即把相同的水果放在一起,然后摆整齐,贴上标签。通过情境操作,让学生很轻松自然地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数据的分类,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班里喜欢吃哪种水果的同学多,通过情境设计把统计知识讲得非常清楚。因此情境的创设对教学非常有帮助,这就是教学艺术、教育的智慧。

四、课堂生长的关注点:学生的发展

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一定要把课堂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一位清华大学院士在教学一堂实验课时,要求学生用一把 2 厘米长的尺子,来度量自己课桌的长度。用 2 厘米的尺子量出来的课桌长度,误差非常大,他让学生体悟到一个结论:要做好研究,要在研究工具的开发和研究路径的设计上有所创新。

一个发生在意大利服装店的故事:一位新营业员在店里不到一个月,就创造了翻一番的销售业绩,工作23天以后老板却要辞退她,为什么呢?因为营业员功利性的推荐,使得老客户不好意思拒绝,很多人买回了自己不喜欢的衣服,回家便扔进衣柜,心情因此受到影响,为了避免尴尬,许多老客户开始去其他商店购物了,她用暂时功利性的推荐,透支了未来的生意。所以,开一家店也好,培养一个学生也好,不但要关注他今天走得快还是慢,还要关注他明天是否走得远,更要关注他行走的过程是否快乐。

教育是以育人为本的,不能透支学生的未来,不能透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评价一堂课的好与坏不仅要看学生是否活跃,课堂是否热闹,还要看学生改变了没有,发展了没有,有的课堂看起来很热闹,但实际上是一节滑冰课——有温度没深度的课,只是滑行而已,没有挖下的深度,也没有攀上的高度。有些公开课,学生很优秀,表现出很高的素质,但这种优秀,是学生固有的优秀,不是这堂课生长出来的优秀。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的生长,才是这堂课所要达到的效果。

学生的好有两种,一种是本来就好,只是把学生原来的好展示、再现、表演出来,有许多公开课就是这样表演的。一种是教师教出来的好,真的好,好上加好,层层推进,有生长感的好,这才是好课。而且这种生长,一定是这个教学过程本身产生的生长感。课堂上,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和知识之间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快乐,这份快乐会让学生热爱数学并走得更远。“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好课的核心评价标准是深度思维的多与少、长与短。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通过开放课堂让学生自由思考,享受到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本身的美带来的快乐;贯彻“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通过数学问题解决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學语言表达世界的能力,使之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形态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良好学习习惯得以养成,团结互助、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得以建成,自信激情、欣赏竞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得以形成,崇尚卓越、追求优秀的潜能得以释放。课堂上,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而且熏陶了情感,感悟了道理,更获得了快乐,享受了幸福。这不正是我们教育人所追求的教育效果吗?让教育回到它最初的本源: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猜你喜欢
张昊生长情境
Quantum correlation enhanced bound of the information exclusion principle
Prompt acceleration of a μ+ beam in a toroidal wakefield driven by a shaped steeprising-front Laguerre-Gaussian laser pulse
碗莲生长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My Dream Weekends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