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毕业生频繁换岗的诱因

2019-04-15 01:45胡红霞
甘肃教育 2019年5期

胡红霞

【关键词】 中职毕业生;频繁换岗;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030—01

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515.47万,就业人数为496.42万,就业率为96.3%,对口就业率为77.6%。近84%的就业毕业生有社会保险,毕业生的社会保障状况持续改善,就业满意度不断提升。当然,我们还需关注另外一组数据。据相关调查显示,中职生半年内离職率高达53%,三年内有过离职经历的高达81.3%。可见,中职毕业生就业存在一个现实问题:高就业率难掩低稳定率。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社会发展的因素

1.企业亟需技能人才,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充足。自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来,国家相关政策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社会各界关注度提高。再加之市场经济发展对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社会、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充足,这使得中职生就业环境良好,就业选择机会增多,故而导致毕业生轻易换岗的现象发生。

2.国民收入提高,家庭条件普遍较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毕业生一方面不需要委屈自己挣钱来增加家庭收入;另一方面学生自小生活在富足的环境中,难以忍受较为艰苦的集体生活和相对繁重的体力劳作,进而导致离职现象频繁发生。

二、企业相关制度的因素

1.企业内部再分配,需要毕业生从非专业做起。多数企业在录取学生时,是以对口专业的岗位来吸引毕业生前来就业的,但在录取之后的再分配中,全然不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要求学生从最基层甚至是非专业做起,这就使得毕业生期望的就业岗位与实际发生偏离,毕业生认为企业欺骗了他们,进而跳槽。

2.企业部分管理制度过于严苛,中职年龄阶段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企业的工作时间、作息制度较为严苛。在调查企业中劳动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占91.8%,95%以上企业实行的是单休日制度。而且企业过于关注经济效益和生产产量时,必然会对员工的个人生活、心理情感关注较少,缺乏人文关怀,显得“冷冰冰”、“硬邦邦”。而中职毕业生大多不满18岁,严格来说还是个孩子,与温暖的家庭关怀和生机勃勃的学校氛围相比,自然难以接受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从而造成轻易离职。

三、学校教育失衡因素

目前职业学校针对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硬技能”的培养上。专业课程分配课时多,基础课程分配课时少;专业技能实践及技能大赛活动丰富,文化艺术活动匮乏,故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坚实的职业技能,但是行为习惯懒散,团结合作意识淡薄,缺乏恒心、耐心、目光短浅、适应能力较差。一个能够长足发展的个体,必然要“软硬兼施”,两条腿走路,否则必然会在发展之路上历经坎坷,其中包括频繁离职跳槽。

四、毕业生“软技能”缺乏的因素

1.毕业期盲目就业,缺乏前期准备。中职学校每年在毕业期都会举行双选招聘会,由于市场对基层技术人员需求量大,各学校招聘会参会企业数量较多,也相对集中,毕业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面对众多企业要做出选择,应该提前对本专业市场需求、岗位要求、企业情况等有所调查和了解。而大多数毕业生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盲目地进入招聘会,随性地选择企业就业,而当他们被企业录用之后,经过短期的工作才发现选择的企业及岗位并不适合自己,只能再次选择更合适的工作岗位。

2.年龄小、娇生惯养难吃苦,依赖心理重,适应能力差。中职年龄阶段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缺乏吃苦精神,受不得半点委屈。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家庭、父母、优渥的生活依赖心理非常强。突然进入企业大集体后,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处理,对南方水土不服感到难受,对宿舍集体生活无法适应,对枯燥、繁重的工作不能承受,对企业高强度、少家庭关怀的制度难以适应等等,这些都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不能融入企业,对企业、工作产生排斥情绪,从而离职换岗。

3.毕业生自我的定位及对岗位的认识不准确。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新进员工一般都应从基层做起,熟悉企业的大多数部门工作,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立体地了解企业,更加缜密周全地投入到工作中。而中职毕业生却完全不能理解企业的这一做法,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想做白领不愿做蓝领,从内心鄙视体力劳动的岗位。当企业将他们安排在基层岗位时,他们会以与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驰,学不到真本领为由辞职。

4.毕业生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虽然中职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但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仍然显示出了就业的盲目性。不仅对本身的职业岗位没有全面的认识,更缺乏对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例如,当教学使用排版软件与部分广告公司或杂志社使用的排版软件不同时,他们会片面地认为专业不对口,执意要换使用学校教学软件的企业就业。这样的毕业生不能平心静气地沉淀下来,去理性分析和判断,显示出让人啼笑皆非的就业盲目性。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