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束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疗效研究

2019-04-15 01:59王清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4期

王清

[摘要]目的:探讨离子束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笔者科室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1例。A组患者使用离子束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CCA评分与瘢痕基底层深度值均降低,B组患者的降低程度大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513、2.657,P<0.05);A组患者的红斑持续时间均长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77,P<0.05);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39,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0、0.738、1.069,P>0.05)。结论:使用离子束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离子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凹陷性痤疮瘢痕;激光磨削治疗;瘢痕评分

[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9)04-003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on beam combined with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gel on sunken acne scar.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depressed acne scars from the dermatology department of Zouche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31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ion beam therapy, while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gel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ECCA score and scar basal layer dept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decreased, and the decrease degree of group B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group A. The data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5.513, 2.657,P<0.05). The duration of erythema in group A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group B (t=3.377, P<0.05).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group B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group A,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Z=-2.639,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0.350、0.738、1.069,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ion beam combined with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gel in the treatment of sunken acne scar can impro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reatment.

Key words: ion beam; 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 sunken acne scar; laser grinding therapy; scar score

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痤疮的发病率在我国人群中呈现出近乎直线上升的趋势[1]。痤疮又俗称为粉刺、青春痘等,青少年人群由于体内激素的影响而成为该病的高发人群,有研究结果显示,痤疮在青少年与青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超过80%[2]。痤疮的主要发病部位在人体的面部,胸部、背部和颈部等也属于常见高发部位。痤疮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多种因素均可以导致该疾病的发生[3]。人体面部痤疮由于暴露在外,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带来的影响一般较为严重,因此对于面部痤疮治疗方法的研究始终就是医学界的课题之一。面部痤疮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皮损表现,比如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等,在治愈之后相當比例患者会遗留瘢痕,对于该种痤疮瘢痕的处理,是目前医学美容领域研究的热点[4-5]。对于痤疮瘢痕的处理方法较多,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与激光治疗等。其中激光磨削治疗被医学界公认为是治疗痤疮瘢痕的金标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激光磨削治疗对于亚洲人的效果相对不佳,因为亚洲人肤色比欧美白种人深,使用激光手段进行磨削,有可能会导致色素沉着,无法祛除,且人体皮肤随着深度增加对激光刺激的反应程度也逐渐下降,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6],因此对于新式治疗方法的探索从未停止。离子束方法作为一种新式的治疗痤疮瘢痕技术,为该疾病的治疗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并且在近年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7]。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作为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功能的外用药,在理论上也可以用于痤疮瘢痕的治疗,但对于两种方法联合治疗作用效果,目前尚缺乏相关报道。鉴于此,本研究对离子束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笔者科室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1例。其中A组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22.37±4.11)岁,Fitzpatrick分型中,Ⅲ级21例,Ⅳ级10例,平均病程(3.37±1.49)年;B组中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23.16±5.03)岁,Fitzpatrick分型中,Ⅲ级18例,Ⅳ级13例,平均病程(3.16±1.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邹城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被诊断为凹陷性痤疮瘢痕者;②瘢痕较为稳定,未出现增生;③接受笔者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治疗依从性良好,可以提供研究所需要的各类数据(包括照片)者;④皮肤的Fitzpatrick分型为Ⅲ~Ⅳ级。

1.2.2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严重疾病,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者;③对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或器材有确定或疑似过敏者;④3个月之内对凹陷性瘢痕进行过治疗者。

1.3 方法:A组患者使用离子束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使用以色列飞顿公司的闪耀离子束治疗仪进行治疗。首先利用光板测试的方法,根据患者的测试结果设定最为合适的治疗参数。一般以患者的皮肤表面出现网状白色结痂为宜。首先对患处部位进行表面麻醉,采用利多卡因软膏涂抹的方式进行麻醉,剂量根据患者皮损面积而定,一般在3~5g,之后将药膏清除并清洁皮肤。根据痤疮瘢痕的严重程度与形态将治疗仪调节为相应的模式完成治疗。主要为滑动模式与定点治疗模式两种。一般在In-motion模式下,功率设定为55~70W,治疗2~4遍,在横、纵与斜3个方向上进行滑动,使轮头与患者皮肤良好贴合。在定点治疗模式下,将功率设定为50~70W,曝光时间为0.2~0.6s,直至患处出现轻度焦黄。注意治疗过程中仪器参数的调整要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符,每位患者治疗次数在2~4次,治疗间歇为2个月。

B组患者在A组治疗方法基础上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具体如下:在完成离子束治疗后,当天开始利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长春长生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患处涂抹,频率为2次/d。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需注意切勿抓、抠与擦洗创面,治疗期间防止晒伤,尽量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禁止使用化妆品。

1.4 观察指标

1.4.1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ECCA评分与瘢痕基底层深度值:ECCA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瘢痕基底层深度值则使用扫描显微镜进行检测,每次检测均连续测量3次后取算数平均值。

1.4.2 对比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及红斑持续时间。

1.4.3 对比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其中治愈的标准为患者的疗效指数≥90%,有效的标准为40%≤疗效指数<90%,无效的标准为疗效指数<40%。疗效指数=(治疗前-治疗后)ECCA评分/治疗前ECCA评分×100%。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结果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结果使用例数及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计量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干预前后计量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中的Wilcoxon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CCA评分与瘢痕基底层深度值:治疗前,两组ECCA评分与瘢痕基底层深度值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CCA评分与瘢痕基底层深度值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中,A组ECCA评分与瘢痕基底层深度值均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红斑持续时间比较:A组患者的红斑持续时间(19.21±3.62)长于B组(16.21±3.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77,P<0.05)。

2.3 治疗效果比较:B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39,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在A、B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痤疮是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毛囊、皮脂腺所出现的以慢性炎性反应为主要病理机制的皮肤疾病[8]。近年来,我国人群痤疮的发病率与严重程度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尽管该病并不会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但是对患者的容貌与仪表美观构成较大影响[9]。痤疮对皮肤组织的损伤呈多种类型,即使在痤疮消退之后,相当比例患者仍然会出现红斑或者色素沉着。如果伴随出现了脓疱与囊肿等病变,在痤疮消退后会导致瘢痕的发生,这种瘢痕可以是萎缩性的,也可以是增生性的。这种皮损的改变对患者外观构成严重影响,而且对患者心理方面也会造成不小的打击[10]。痤疮的年发病率约在3%~4%,但是在已经出现痤疮的患者中,有超过50%的人会出现色素沉着或者瘢痕的遗留[11]。

痤瘡所致的瘢痕具有若干种形态,对于该病治疗方法的研究也成为了医学美容界的焦点。在以往多采用激光磨削术进行治疗,但对于亚洲人而言,该方法造成的色素沉着比较严重,治疗效果不是十分满意[12]。而本研究中所使用的离子束治疗方法使以上困难得到了解决。离子束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原理是离子单极激发空气中氮元素形成离子束,并且将高能量离子束以5~15ms的脉冲波形式发射到皮肤,其能量可以维持在1~4J。当离子束作用到人体皮肤后,会出现剥脱效应,刺激皮肤创面部位的表皮层再次上皮化,从而达成修复瘢痕的效果。离子束也会产生一定的热效应,这种热量可以抵达皮肤的深层,刺激真皮层胶原生长,使皮肤组织重建。而且离子束的使用不会导致表皮组织气化,对创伤程度较低的皮肤组织尚可保留。在利用离子束干预的情况下,痤疮创面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又降低了感染风险。而且离子束治疗技术使用非色基依赖源效应,因此色素沉着与脱失出现的概率很低[13]。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也可以促进上皮细胞修复、间质细胞重生和新生血管的重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于皮肤基底膜细胞的保护作用也得到了认可。使用该药物可促进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的数量及血流量,改善创面的微循环[14],使局部的血供和氧供情况得到改善,加快真皮和皮下组织的恢复速度。基础医学的研究结果还显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可诱导局部自身杀伤性T淋巴细胞吞噬成熟纤维细胞,使瘢痕形成的风险下降[15]。尽管在若干研究之中已经讨论了该种药物辅助治疗痤疮的优势,但是对于瘢痕等的干预效果,目前相关文献报道结果较少。

本研究中首先采用了随机化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保证了两组患者在非研究因素方面的一致性。然后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经过治疗后,两组病情均改善,ECCA评分与瘢痕基底层深度值均降低,但B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离子束对瘢痕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也提示B组使用联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治疗疗效。这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首先在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辅助治疗之后,诱导真皮层基底膜细胞再生,通过抑制作用减缓了纤维细胞增生与瘢痕纤维化过程。而且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的使用提升了局部皮肤黏膜组织的血液供应,促进凋亡坏死瘢痕细胞的吸收,降低了瘢痕组织的扩大。因此,可以认为B组患者瘢痕基底深度值降低主要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基底膜细胞和真皮层细胞促进生长的作用有关。另有研究结果显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还可以影响上皮细胞生长因子-α与间质细胞分化成熟诱导因子-β的分泌[16],提升痤疮患者面部皮损的修复,因此在研究结果中也出现了B组患者的红斑持续时间更短,此结果也提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于面部红斑消退的积极作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数据结果较为一致,提示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级别相当,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均可以耐受。

综上所述,使用离子束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顾丹,刘伟,林昭春,等.利用光纤导入组织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与常规光动力治疗囊肿、结节型痤疮的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2):175-177.

[2]马少吟,龚业青,万长兰,等.点阵CO2激光和点阵铒激光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对比[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29(3):137-140,191.

[3]陳志刚,胡荣膺,伍凤岚,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与Nd:YAG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疗美容,2018,8(2):42-46.

[4]石翠萍,郑锦芬,郑利雄,等.微等离子束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8,11(1):16-19.

[5]周晨曦,杨枫,王艺霏,等.59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Nd:YAG1 064nm激光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8,11(1):38-41.

[6]樊延红,王怀成,刘丹,等.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中医药治疗中重度痤疮6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17(1):43-44.

[7]王妍,李永林,何素霞,等.微等离子束技术治疗各类稳定性瘢痕的临床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7,33(5):355-358.

[8]俞满昌,刘秀峰,吴奇,等.微等离子体联合甘醇酸治疗痤疮表浅性瘢痕的疗效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7,10(3):151-153.

[9]郭晓瑞,蔡小健,吴映彤,等.序贯多脉冲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痤疮后印迹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2):62-65.

[10]汪犇,邓宇萱,李吉,等.侵入性微针射频与等离子点阵射频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自身对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2):126-130.

[11]王娟,李青峰,王棽.等.微等离子束技术与铒激光像束模式治疗陈旧性烧伤瘢痕的疗效比较[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3,19(4):267-270.

[12]李晓宁,夏文华,陈翠云,等.复合果酸预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术后色素沉着的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4):47-49.

[13]李峰.Plasma射频离子束与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6):61-65.

[14]陈江花,郑石勇,庄增根,等.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压疮和烫伤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2):168-169.

[15]余春仪,宋丽娟,黄剑桥,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皮肤慢性痤疮的疗效及护理[J].北方药学,2016,13(1):182.

[16]刘韵,展望,游文健,等.外用bFGF凝胶对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疗效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4):54-57.

[收稿日期]20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