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4-15 01:51王童谣
理论观察 2019年2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王童谣

摘 要:通过对山东一所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掌握情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内涵把握相对准确,但部分大学生也表示自己总体上不甚了解红色文化;大学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红色文学改编作品了解红色文化,但却对改编作品比较厌烦;大学生最希望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去了解红色文化。此次调查,为探索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转化模式提供了参考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2 — 0051 — 03

转型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二是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的精神世界。〔1〕这两个问题又可归结于一个矛盾,即学生认知途径多元化与教师教学资源单一化的矛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势在必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失为一种方法。红色文化是我国优质的教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鲜活的教学案例以及多种多样的形态类型。为此,笔者进行了一次大学生红色文化掌握情况的调查,旨在探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报告,选取山东管理学院为目标学校,该学校1938年创建于革命老区沂水县,原名为山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自身存在着较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山东管理学院,但一直保持着与沂蒙老区的联系,紧跟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作为山东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该校文理兼收,在校学生高考分数占据山东省人数最多区域,比较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报告共收到775份有效回答,由问卷网发布并进行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中,女生占70.97%,男生占29.03%,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分别占71.23%、21.03%、7.23%和0.52%。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81.8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一般,大部分学生属于知道一些但不甚了解。虽然在此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占多数,但调查持续半年多时间,很多学生已经上过思政课,这说明红色文化资源在学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首先,大部分学生自认为对红色文化了解程度一般,775名学生中有634名选择了“一般”,即处于知道但不甚了解的情况中。“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一般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制度文化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革命文献作品;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道德传统等”,〔2〕具有历史印证价值、精神弘扬价值、教育宣传价值、文明传承价值。当今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特别是新媒体的兴盛,已经被社会各界所强势占据,成为他们表达利益诉求的领域,各种理念、思潮等层出不穷,并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学生的“不甚了解”说明红色文化没有很好地融入课堂,也没有贴近学生生活与实践活动。

其次,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内涵把握较为准确,775名学生中有662名选择了红色文化的物质内涵,即革命遗址、纪念馆、纪念地、红色文物等;657名选择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即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393名选择了红色文学改编作品;只有249名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上的内容。整体上看,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水平较高,但他们平常接触最多的改编作品和思政课,恰恰不太符合他们对红色文化的想象和认知。红色文学经典自产生时就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即宣傳主流意识形态,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人民,激发起革命热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保持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投身到共建美好家园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其影响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操守等。学生虽然认为自己不太了解红色文化的具体内涵,但整体感知基本准确,只是就红色文化这方面来说,现在的文化环境和学校教育已经与学生日益增长的认知水平不相符合了。

最后,学生在回答阻碍自己了解红色文化的障碍时,775名学生中有413名选择了对当前影视改编乱象的厌恶心理,397名选择了对红色文化的刻板印象,205名选择了强制灌输产生的逆反心理。其实这三者有很多相通之处,并不能截然分开。红色文学经典的改编,不仅是影视剧,还涉及到动漫、流行歌曲、戏剧等艺术创作领域,但影视剧是最主要的改编形式。红色文学影视作品的流行,很大程度上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是怀旧思潮在影视界的影响。生活在衣食无忧、安稳繁荣的时代,很多人却得了现代精神疾病,这让人追忆起曾经战火连天的年代中,在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的时候,人们真挚深厚的感情、崇高伟大的理想和意气风发的面貌。而当前的改编却不尽如人意,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娱乐性,失真弱智的故事情节,浮夸做作的人物形象,革命历史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替换成偶像剧、武侠剧,打着“革命”的旗号,裹挟着爱情、武打、时尚、枪战、色情、穿越、玄幻等元素,所谓的“抗日神剧”完全是在消费历史和民族情感,不顾基本的史事、生活常识和缺乏逻辑的作品。这些作品的传播是学生对红色文化改编作品产生厌恶感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对红色文化刻板印象的来源之一。

另外一个来源就是学校教育了,红色文化的娱乐化使学生对其产生了负面印象,而从小学到大学,大部分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仍然采取灌输式、填鸭式教育为主。基本的概论课,理论性较强,教师大多照本宣科,很难激发起学习兴趣;思政课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政治性浓厚,而思维活跃的学生早就不愿意再忍受硬性灌输了;再加上现在学生接触信息的多元化渠道,往往与教师的话语系统有不相一致的地方,这都会影响他们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的建构。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从此次调查问卷中发现的问题,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怎样更好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使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被问到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促进学生了解红色文化这个问题时,775名学生中,有571名选择了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讲解,如情景模拟、网络直播、音乐影像等;556名学生选择了自己参观革命纪念馆,走访革命先辈,参加志愿活动;494名学生选择了学校组织活动,如举办宣讲、晚会、比赛等;而他们接触最多的红色文学改编作品,只有406名同学选择。这为探索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转化路径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教学实践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够接受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思想政治品德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衔接。61.16%的同学阅读过红色文学经典,并且比较有感触。红色文学艺术作为红色文化资源最主要的精神载体,有利于拓展教育内容,让学生从感性与想象、理性与理想、内容与形式出发,将对革命历史的想象、崇高的理想信念、丰富的革命精神、厚重的革命实践融入教学实践中,这将使单一枯燥的思想政治课转化为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课堂,更好地实现知、行、信的统一。这里涉及到的是“交融式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运用,即把思政课、专业教育、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打破隔阂,找到最大公约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红色文化多种多样的载体形式非常有利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运用案例式教学,并配合以讨论式教学。现如今流行的“对分课堂”模式也能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谓一半交给教师,一半交给学生。教师提出教学主题,点明教学内容后,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案例,自己讲解分析,使学生更全面地融入教学当中。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不可少,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大班教学模式,动辄80人以上的教学班级,使传统的板书失去了优势,甚至坐在教室中间的学生就已经看不清楚板书内容了。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有参与感、体验感,如果教师能综合运用语言、影像、音乐、实物、实景,“将情景模拟、实物展示、现场体验、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语言文字、音乐影像、实物实景等作为教学媒介,突出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参与体验和现场感悟的优势,把“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亲身去感受、主动去思考,使受教育者多层次、全方位地受到感染和冲击,从而构建出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的新型教育模式。”〔3〕

2.社会生活实践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比较重视亲身经历,愿意去革命旧址、战争遗迹、纪念建筑、名人故居等,也表达出走访革命先辈,参加志愿活动的意愿,重温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社会生活实践中,除了学生的个人选择,学校还应加强与相关组织机构的合作,比如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就与济南童善中心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大批优秀的志愿者到此参加志愿服务,参与开展“红色电影每日播”的活动,参与建设革命教育基地,既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又增强了他们对红色文化的感受理解。这种亲身实践经历是高校进行红色文化资源转化的重要模式。

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挖掘自己家乡的红色故事,采访战争幸存者或是亲历者,采访是实践锻炼的过程,更是亲身感受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纪录历史,历史不再是教材上、课堂上那些理性的东西,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这更有利于了解历史事件背后具体的东西。不过教师务必要提醒学生,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端正态度,以冷静温和平等的态度去交流,客观真诚地去聆听,不要抱有太强的目的性。

3.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应该树立起阵地意识,一方面要利用好现有资源,如校报、校园广播电臺、宣传橱窗等,开设红色专栏,在日常生活中弘扬红色文化,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拓展空间,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发高校红色资源教育的专题网站,开设微信公众号,推送红色文化信息,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学校还可以扩大校园红色人文景观,如树立英雄雕塑,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纪念馆所,或是在校史馆中增加专有主题。

学校应进一步将红色文化融入更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中。全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创新活动很多,如组织大型的重走长征路、红色村落调研、建设红色主题班级、开展红色文化培训、编演红色剧目等。山东管理学院2018年举办了几次特色活动,5月份开展了“缅怀先烈、不忘实心、牢记使命”红色教育活动;6月份举办了“重温红色经典,恰同学少年”话剧比赛;7月份参加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全国对接活动;9月份开展“追寻青春遗迹,红色筑梦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立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反映热烈,效果良好。特别是红色经典话剧比赛,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舞台,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传承红色经典,致敬革命先烈,不仅展现出大学生独有的青春活力、创新意识,还强化了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激发起强烈的爱国之情。

至于红色文学改编作品,这就超出学校范围了,可喜的是有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挽救现在的乱市,弥补造成的恶劣影响。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红色文学原著及改编水平较高的作品,借以扭转他们的刻板印象。目前,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红色文化的育人功效,高校在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需不断寻找两者的契合点,遵循思政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建构起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红色文化资源教学更加正规化、常态化。

〔参 考 文 献〕

〔1〕张朋智.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2〕张爱芹,王以第.红色文化与道德建设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5.

〔3〕王炳林,张泰城.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201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