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019-04-15 01:45陈晓娟
甘肃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诵读语感想象

陈晓娟

【关键词】 语文数学;语感;看和记;诵读;想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049—0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它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可见,培养语感对于学习和领悟语言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要培养准确、敏锐的语感,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得到以下结论:

一、 多看多记

多看是指既看社会,又看书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负担重,生活单调,接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少,经常是学校、家庭的两点一线,即使有参加社会生活实践的机会,其范围也是非常有限。语文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那些特别认真学习的学生,反而没有那些爱玩爱逛的学生对语文的领悟能力强,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接触生活面宽与窄的关系。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提倡、鼓励、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而不是一味地把学生压在教室里、书堆上。

就看书这一点,我们都是说得多却做得少。现在的中学生除了课本之外,还能阅读大量课外书籍的人实在是不多,课余时间大都被作业、试卷和课外辅导占据,学生的阅读量少,自然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

说到多记,笔者还是觉得现代中学生该记而没有记的东西太多。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最强的时期,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传授给学生大量的语文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负担。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填补了他们语言记忆方面的空白。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几年下来,积累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这对培养语感是最基础的一步。

二、强调诵读

在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先让学生把课文读上一遍,然后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课文的分析和归纳上。看起来一节课重点突出,师生配合默契,但下课一想,学生真的有所收获吗?在他们还没有把课文都读熟读懂的时候,那些“中心”“结构”“特色”对他们又有什么用呢?当然笔者所说的强调诵读,不是让学生一遍一遍无目的地读,而是带着目标,有表情、有语调、有节奏地全身投入地读,这就得靠教师做引导。古人读书,特别注重诵读,有时还要吟唱,投身到那高高低低、错错落落的吟诵声中,不由你找不到“感觉”。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之作用,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不琢磨,语气语调出不来;不体验,情感出不来。语气语调和情感都读出来,对语言材料的把握也就差不多了。因此,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从现行的考试内容看,语文考试没有朗读技巧的考查。笔者觉得在中学语文考试中完全应该增加朗读水平的测试,否则就不能完全代表语文的水平。现在的英语教学中,辅助以听力、口语等内容,虽然语文不能与之等同,但就学习“语言”这一点来说,应该是一致的,都应该适应语言学习的规律。所以说,培养语感,必须强调诵读。

三、注重想象和联想

这是一个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想象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认识主体把语言材料中用文字表述的情景、形象,通过大脑加工和再创造,用生动的图景再现,使之更加鲜明生动,具体形象,更易于领悟和接受。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我们可以通过作者描绘荷叶、荷花等形象的优美语言,来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引导学生先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象,用语言去描述“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叶的轮廊,再联想舞蹈演员身着芭蕾短裙亭亭玉立的倩影、翩扇起舞的视觉形象,从而体味出荷叶轻盈舒展、挺拔直立的秀姿之美。再如,学习作者用歌声比喻香的形象描绘一段,可引导学生先用嗅觉感知已体验过的荷花的清香,然后想象那种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时断时续的荷香之美。如,我们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那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时,如果不能联想到生活中某些类似的见闻和感受,即便是作者在这句话的后面專门加注“了”字,也怕难以体会这“了”字的情韵。联想虽然不像想象那样富有创造性,但也必须有充分的形象活动,这同样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抓住这一点,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形象功能的感受。

以上几点,实际上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核心内容,现在我们把它们和培养语感联系起来,更可以突出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毕竟,语文教学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它更需要情感的参与和形象的构想,这是它的独特之处,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诵读语感想象
快乐的想象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