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学写作(六)

2019-04-15 03:36于晓冰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青藤语序老大爷

于晓冰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率领湘军同太平军作战时,有一段时间很不顺利,连战连败。尤其是鄱阳湖口一役,更是惨败。他急得要投湖自尽,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臣屡战屡败……”他手下的一位幕僚看到了,建议他改为“臣屡败屡战……”就这么一调整,效果大不同,本来是向皇帝请罪的奏折,结果皇帝非但没有降罪于曾国藩,还表扬了他。

为什么呢?

试想,如果皇帝看到“屡战屡败”,会是什么心情,不论后面有什么样的内容,都没有心情继续看下去了。再说,“屡战屡败”意味着什么?这相当于告诉皇帝你没有打仗的才能!可如果皇帝看到“屡败屡战”,又会怎样呢?不用往下看,看到这四个字,就会觉得这个大臣忠勇可嘉,雖然打了败仗,但不屈不挠,为国效力的决心尤其值得嘉奖。

可见,千万别小看了语序的调整,小小的语序调整,效果大不同。

前面的小故事说的是词序调整,接下来说一则句序调整的故事。

唐代诗人李涉有一首诗,名字叫《题鹤林寺僧舍》,后人根据诗歌的内容,直接就把这首诗命名为《登山》: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偷得浮生半日闲”是名句。即使很多人不知道这首诗,但这句“偷得浮生半日闲”一定听过。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社会,读到这样的诗句让人心生感叹。一旦把人生看得通透,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烦恼,就会发觉“浮生半日闲”是多么难能可贵,值得倍加珍惜。

据说,这首诗后来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元代的一位读书人游山时,也恰好遇到一座古寺。林泉之下,竹石掩映,风景秀美宜人。兴致一来,这位读书人一边吟诵着李涉的《登山》诗,一边也想学李涉进人寺庙,和庙中的得道高僧“谈谈人生”。但很不幸,他没有李涉那么好的运气,非但没有遇到得道的高僧,反而碰到了一个唠叨的老和尚。老和尚怕是很久不见人了,好不容易来了个人,便抓住不放,絮叨不止。读书人几次告辞,老和尚几次挽留。最后挽留不住,非要读书人写首诗赠给他。读书人拿他没办法,于是,提笔写了这样一首诗:

偷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原来,他把李涉的诗的开头和结尾句子调换了一下顺序。但这个顺序一改,意思完全不同了:好不容易有“半日闲”,结果全被絮絮叨叨的老和尚给毁了。“终日昏昏睡梦间”这一句放在最末,充满了对老和尚的讽刺之意。

可见,无论是词序还是句序,先说后说效果都可能有很大不同。

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忽视语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缺乏对语言的打磨意识。本来挺不错的题材,因为缺乏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作为支撑,作文就不出彩。

当然,语言的打磨、表达能力的提升是慢功夫。不过需要先树立这种意识,然后逐渐练习。

可以先教给同学们一个调整语序的小技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就是把需要重点强调的话放在前面,把相对次要的或者补充交代的话放在后面说。

比如:

【原句】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冲过了终点线。老师告诉我得了满分。

【修改句】“满分!”伴随着同学们的欢呼声,我冲过了终点线。

这两个句子相比较,哪个表达效果更好呢?哪个更富画面感呢?

一方面,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调整语序,打磨语言;另一方面,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体会和欣赏别人是如何安排语序、增强表达效果的。

比如,读李白这首《山中与幽人对酌》,我们可以思考语序问题。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如果不考虑诗歌的对仗押韵等问题,第一句修改为“山花开两人对酌”,这和原来的“两人对酌山花开”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呢?大家好好体会一下。

前面讲述的是词句语序的调整,由此扩展开来,篇章结构上也可以有先说后说的不同安排,效果也会不同,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体会、品味,选择最佳的语序和最佳的结构来处理,这样,你的文章才会更好看、更耐看。

学生例文

寻春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三 徐若旖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默默念着书页上的诗句,我想起以前的一次寻春经历,它也许平凡,却在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春天的北京,没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好。春寒料峭,飞沙走石,天空和街道都蒙上了一层黄色的尘土。行人们掩鼻低头匆匆走过,不敢多停留一秒。马路边的灌木也被吹弯了腰。我慢慢地走着,想寻找一丝春天的气息,可是——我茫然地向四周望去:春天不在这里……

“嘎吱,嘎吱。”身后传来一辆老旧三轮车的声音。我回头一看,骑车的是一位老大爷。他头发花白、乱糟糟、油腻腻的,皮肤枯黄,毫无光泽。他正费力地蹬着三轮车,车上装着一棵棵白胖的大白菜,与身材枯瘦的他反差强烈。

风刮得更猛了。也许是一车白菜太重了,也许是路的坡度有点儿大,总之,三轮车如枯树般晃了晃,就听“啪”的一声,车子一歪,一棵棵白菜从车厢里滚落到地上,有的滚出老远……

老大爷急忙停下车去抱白菜,但一次也只能抱起几棵。即便是几棵,他也显得力不从心。见此情景,我赶紧快步跑过去,接住老大爷手中的白菜,帮他抱上车。老大爷抬起头来,用他那浑浊的眼睛看着我说:“真谢谢你呀,小姑娘!你看我……这……唉……”“大爷您别急,我帮您捡白菜。”我连忙安慰道。

我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抱起一棵白菜。一摸到白菜,我的手不禁缩了回去:好凉啊!寒意从指尖直钻进我的心里。菜叶已冻得硬邦邦的,只有顶部还有一点儿松软。我才搬了几棵白菜,就累得腰酸背痛,上气不接下气了,手指也僵硬起来。但我不吭声,埋头继续搬。

几名学生见了,犹豫了一下也来帮忙。一位肉店老板娘站在旁边看了许久,转身进店了。

不多时,白菜全被搬到三轮车上。“来!大爷,拿绳捆一下,菜绑牢了就不会掉啦!”原来是那位老板娘。她找来干净的塑料绳,将白菜仔细地捆牢。大功告成,我们累得大口喘着气,额头上冒着汗珠儿,老大爷连声道谢。

风依旧刮着,我们的脸上却洋溢着笑容。我心里一动:这不就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吗?

忽然,我有些明白“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的意思了。

这是一次平凡又特殊的经历,它让我明白:春天就在我们身边,在不经意的一举一動中,在人们的互相关爱中。若心中有爱,你便拥有整个春天。

教师点评

寻春而不见春,内心茫然,但经历了一件互相帮助的小事,小作者意识到“若心中有爱,你便拥有了整个春天”,一下子提升了文章主旨。小作者在语言安排上也颇费了一番脑筋。比如,文章中如果直接写热心的肉店老板娘拿着绳子来帮忙,表达效果就会差许多。

(靳育红)

新的感悟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三 迟倚迅

指导教师 靳育红

我惊诧地停住了脚步,夏日幽静的小院中,瓜架上爬满了水灵灵的黄瓜。远处,一根体形巨大的黄瓜垂在枝头,这么肥硕的瓜果何以悬于纤弱的瓜藤之上?我把自己的疑惑告之院主人,他笑而不语,示意我走近了仔细端详。

走近了,我发现有四五根藤紧紧缠绕着瓜身。黄瓜被它们勒得凹陷变形,出现了一道道伤痕。我不解地问:“这些没用的青藤岂不是限制了瓜的生长?”院主人仍笑而不语。

清风徐来,从耳际拂过,送来几缕清凉。嫩绿的瓜叶随风轻舞,水灵灵的黄瓜时隐时现。蓦地,我动了恻隐之心。伸出手,轻柔地拨开瓜叶,毫不手软地拽走缠在它身上的一根根青藤。想到它马上就可以自由呼吸、生长,我自认为我的帮助是及时的。

当最后一根青藤被剥离时,一声闷响打破了院落的宁静——黄瓜掉下来了,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我一下子愣住了。“孩子,你以为青藤是无情的,”一直沉默的院主人微笑着说,“这就是黄瓜能悬吊着成长的原因哪。”原以为青藤是甩不开的束缚,未曾想,它竟是生命的支柱!

院主人语重心长地说:“被这些青藤勒住,黄瓜难免会不舒服、不自在,甚至身上会留下难看的伤痕。但青藤的束缚让黄瓜能够继续生长。这就像一些必须遵守的生活规则,虽然它们束缚了我们的自由,但只有认真遵守,生活才能更美好。”

院主人一番富有哲理的话点醒了我。我若有所悟:要获得成长,自己就应该尊重规则,被青藤“勒着”生长。那道道伤痕虽然丑陋,却令生命不息!

教师点评

小作者感悟到了什么?他没有在文章开头就迫不及待地一股脑儿表达出来,而是借助和院主人的交流互动,不断把新的感悟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剥开。文章层层递进,全赖小作者独具匠心的结构安排,在遣词造句上有意识地安排表达的先后顺序,才能达到出色的写作效果。

(靳育红)

甘之如饴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三 陈思默

指导教师 黄偲奇

烈日当头,大地已被烤得要熔化,远处传来几声嘶哑的蝉鸣,像是在抗议空中的那个“大火球”。站在一堆玉米秸秆旁边的我,正满头大汗地揉搓着酸痛的双手,瘫坐在地上。

就在两个小时前,我还兴奋地在乡间小路上狂奔,大喊着:“收玉米啦!”那时,我对收玉米充满了期待。可现在,我已经兴致全无。

“真是太累了!”我一下子躺在地上,一边对着空中的飞鸟出神,一边百无聊赖地拨弄着脚边的狗尾草。余光却瞥见了一座金灿灿的小山——一堆玉米,这是我两个小时的劳动成果。我的心像被涂了一层浓浓的蜜一般甜,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满足。我仿佛恢复了刚才在乡间小路上的状态,赶忙从地上爬起来,继续干农活儿。我想,这就是甘之如饴的感觉吧。

汗水依旧不住地往下淌,而我好像被凉爽的清风轻轻抚摸着一般,一点儿也不觉得热。我重复着看似枯燥的动作:把玉米从秸秆上掰下来,剥掉叶子,再拔下须子……一想到要堆出一座更大的“金山”,我的双手便飞快地处理着玉米,竟听不到聒噪的蝉鸣,也感觉不到汗水的流淌,我已经忘记了时间。我一刻不停,十分投入,不知何时脸上蹭了灰,居然一直没有察觉。

不知过了多久,夕阳已端坐在山头,满脸通红,像个监工似的看我收玉米。慢慢地,玉米堆越来越高,高过我的膝,高过我的肩……那种自豪又满足的感觉像气球一样膨胀着,把我的心挤得满满的,那是一种快要溢出来的快乐。

小村庄里早已炊烟袅袅,柴门犬吠,蟋蟀轻轻拨弄起心爱的琴弦。田那头的山楂树下聚着一群吹蒲公英的孩子,不一会儿就跑回家了。

而我呢,硬是把“监工”给熬走了才起身回家。腿早已僵了,可我回望那如山的玉米堆时,心中充满了无法言说的快乐。

那快乐,甘之如饴。

教师点评

试想,如果把文章的第二段放在开头,先写自己如何兴奋地准备去收玉米,然后再写几个小时之后,累倒在地上实在不想干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会如何呢?显然会大打折扣。而像现在这样,先后顺序一调整,把中间发生的事情放在最前面说,看起来就有了波折,读起来就有了趣味。

(黄偲奇)

猜你喜欢
青藤语序老大爷
知是荷香慢墨香 从「青藤白阳」到海上画派
不认识路
奖励
三叶青藤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青藤欢笑
汉韩“在”字句的语序类型及习得研究
瞄准
青藤书屋联语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