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上的“绞肉机”

2019-04-15 01:29郭伟
时代人物 2019年2期
关键词:日军士兵日本

郭伟

硫磺岛之战是二战期间美日军队所进行的最血腥,也是最具象征意义的一次战斗。从1945年2月19日开始,大约10万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和2万2千名日本士兵,在该岛上展开了将近一个月的激烈争夺。在付出伤亡共计28686人的惨重代价后,美军全歼岛上日军。但硫磺岛日军凶悍顽固的抵抗也令美国人担心,在未来大规模攻击日本本土时,盟军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于是,关于动用原子弹的议案递到了总统罗斯福的办公桌上——

一个世纪的轮回

1945年2月19日,时隔近一个世纪之后,美国军队再一次登陆日本本土。只是与第一次登陆时的殖民者身份不同,这一次,他们是以正义化身的姿态登陆硫磺岛——1852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舰队进入江户湾,逼迫德川幕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这直接诱发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强大后的日本选择珍珠港报了当年“一箭之仇”,但在太平洋战场的角逐中,日本一步步被逼入死角,终于在这一天,硫磺岛上的日本人悲哀地看着美国大兵的脚步再一次踏上了日本领土。

对美国人来说,硫磺岛势在必得——在取得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战役等一系列胜利后,美军需要一个更好的支点以展开对日本全境的轰炸。设在马里亚纳群岛上的机场离日本太远了,而硫磺岛北距东京650海里,南距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630海里,正处在两地的中间。岛上的日军不仅可以向东京提供早期预警,而且可以启用战斗机拦截美军轰炸机,甚至还不断出动飞机攻击美军在塞班岛等地的机场,大大降低了美军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作用。硫磺岛对美军而言,如鲠在喉。如果美军占领硫磺岛,那所有的不利都将转化为有利:航程缩短后,B—29重型轰炸机可以携带足额炸弹执行任务,战斗机也能为它提供全程护航,同时硫磺岛还可作为B—29的备降机场,供受伤的B—29紧急降落或加油。

1945年1月,美军正式部署攻占硫磺岛,参加作战的地面部队为第5两栖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3、4、5师;同时参战的还有登陆舰艇约500艘、军舰约400艘、飞机约2000架,由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统一指挥。最初,斯普鲁恩斯上将和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上将都认为攻占这样一个只有20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岛,不会费多大力气,但看了对硫磺岛的空中侦察所拍摄的航空照片后,才知道在这个岛上极可能存在不同寻常的防御系统,史密斯中将仔细研究了航空照片后,表示这将是最难攻占的岛屿,并预计要付出两万人的伤亡。

1945年2月10日,美国的16艘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32艘轻重巡洋舰及驱逐舰向硫磺岛方向驶去。守卫硫磺岛的2万2千名日军早已知道面临的将是一场死战——由于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无力为硫磺岛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岛的抗登陆作战将完全由陆军承担。这也意味着,没有援军,没有退路。硫磺岛日军总指挥官栗林忠道自知生还无望,要求全军决死“玉碎”。他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而是将全部士兵隐藏进由地洞、碉堡和隧道构成的巨大工事里,设计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式冲锋,并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所有战术只有一个目的,最大限度地消耗美军,为日本的本土防御争取喘息时间。

血旗

1945年2月19日9时正,在经过三天的炮火准备后,美军部队开始登陆。进攻一开始就遭到日军强大炮火的反击,引导并掩护登陆部队的美军坦克大都陷入火山灰里动弹不得,反而被日军的反坦克炮一一击毁。士兵们只能用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一步一步向前推进,随后遭到日军炮火和冷枪的压制。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时一整天只前进了4米,惨重的伤亡甚至使军官们都没有勇气再将士兵投入战斗。在对岛上第二制高点382高地的争夺中,陆战四师屡屡陷入日军交叉火网,战斗部队的伤亡高达50%以上,382高地因此被称为“绞肉机”。

“他们是在最凶残的暴力下死去的,在太平洋战场上我从未见过这样被打得千疮百孔的尸体。许多人完全被分为两半,手和脚都在躯体50英尺以外。”

记者罗伯特·施罗德在描写进攻第二天海滩上到处散布的美军士兵尸体时说:“他们是在最凶残的暴力下死去的,在太平洋战场上我从未见过这樣被打得千疮百孔的尸体。许多人完全被分为两半,手和脚都在躯体50英尺以外。”19岁的新兵雷蒙德·比德尔在60年后回忆起硫磺岛的战役时,依然颤栗不止:“那是我第一次亲历战场,我们能听到日本人说话的声音,可我们看不到他们,因为他们隐藏在事先挖好的地下掩体里,当时我很害怕。”不断窜高的伤亡数字令美国民众坐不住了,美国国内的新闻界甚至强烈要求:“让陆战队喘口气——给日本人放毒气。”诚然,对付隐藏在坑道或岩洞中的日军,毒气既实用,又比火焰喷射器更为“仁慈”,尽管美、日两国都没有签署严禁使用毒气的《日内瓦公约》,但罗斯福总统和尼米兹上将都不愿违反公约,战后尼米兹承认,没有使用毒气完全是出于道义的考虑,结果使大量优秀的陆战队员付出了生命。

战役的转折点发生在2月23日,这一天,由陆战五师二十八团哈罗得·希勒中尉率领的40人小分队,经四天血战后,终于攻上了硫磺岛最高峰——折钵山山顶。这是一座尚未完全熄灭的火山,日军几乎将整座山掏空,修筑了数以千计的火力点,尤其是山顶的观察哨,居高临下俯瞰整个东海岸,能准确指引、校正纵深炮火的射击,对于美军威胁极大。六名战士竖起了一面美国国旗,所有苦战中的美国士兵瞬间欢声雷动,刚赶到硫磺岛视察的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注视着山顶上飘扬的国旗,非常激动地说道:“折钵山升起的国旗意味着海军陆战队从此后五百年的荣誉!”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将插旗时的情景拍摄下来,这张照片随即广为流传,成为胜利的象征。《美国摄影》杂志评价说:“那一刻,照相机记录了一个国家的灵魂!”

虽然日军的主力仍在,但折钵山山顶高高飘扬的星条旗对日军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此役中幸存的日本少年海军通讯兵秋草鹤次回忆说:“2月23日上午十点过后,我亲眼目睹折钵山顶插上美国星条旗,海岸的美方军舰大声鸣放汽笛,还有美军的欢呼声,我心想折钵山陷落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居然星条旗不见了,又换成日本国旗,让我不禁热泪盈眶,之后又被美军换成星条旗,隔天,即25日上午居然又是一面日本国旗,不同的是这次的旗比较小,旗上的红日已变成茶色,可能是战士们临时用血染成的,但是后来就没再看到日本国旗飘扬了。”

困兽的抉择

美国海空军封锁了整个硫磺岛,日军的补给被掐死,濒临弹尽粮绝。岛上的树皮、野物几乎被日军一扫而空,许多士兵饿死,活着的也都虚弱不堪。为了减少伤亡,陆战四师师长克利夫顿·凯兹少将向粟林忠道和硫磺岛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一四五联队队长池田大佐发出劝降信,保证投降日军根据《日内瓦公约》会受到人道待遇。但劝降信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绝大多数日本士兵在投降与为天皇殉葬间,选择了死战到底。

绝境中的日军爆发出撼人的战斗力,弹药打光后,他们拔出手榴弹,冲向美国士兵同归于尽。为清除洞穴里的日本士兵,美军大规模使用了火焰发射器,战地记者罗伯特·施罗德写道:“一名拿着火焰喷射器的士兵将一捆TNT炸药扔进山洞后,伴随一声巨响冲出一个日本兵,等着他的火焰喷射器立刻将他笼罩在熊熊火焰里,他立刻就毙命了,但就在他几乎被烧光以前,他子弹带中的子弹还足足响了60秒。”在壕沟内发生的一切完全是人间炼狱,幸存的秋草鹤次说,许多日军引爆手榴弹自尽,美军发现有日军躲藏时,便向洞内投掷瓦斯弹、倒石油点火、灌海水,受重伤的人必须忍痛不发一声,壕沟内尸体堆积如山,四肢五脏破裂飞散,脚踩在地上就仿佛踩到腐烂的南瓜一样。

日军的疯狂也摧毁了美国士兵的耐心,许多美国士兵宁可枪杀伤员也不愿俘虏他们,有些人甚至敲掉死去的日本兵嘴里的金牙。 1945年3月7日,经过十余天鏖战后,日军精锐已损失大半,美军决定发动总攻。担负中央突破的陆战三师势如破竹,进展神速,遇到难以克服的日军阵地就设法绕过去,继续向前推进,尽管给后续的陆战四师、五师留下不少“钉子”,但三师突破了日军的防线,并于两天后攻到了西海岸,占据了一段约800米长的海岸,将日军分割为两部分。孤注一掷的粟林忠道于3月9日夜间发动渗透反击,被美军粉碎,伤亡至少一千人,自此日军有生力量伤亡殆尽。

3月16日,美军宣布占领硫磺岛。3月21日,日本天皇晋升粟林为大将军衔,以表彰他的英勇作战。3月24日,美军将残余的日军压缩在硫磺岛北部约2100平方米的狭小范围内。粟林忠道于当晚焚毁了军旗,发出最后的诀别电报,然后销毁密码,准备实施最后的决死反击。3月26日凌晨,他亲自率领约350名日军向美军发起了最后反击,许多美军在睡梦中被杀,天亮后,美军组织扫荡,四处追杀这股残余日军,激战三小时,将这股日军大部歼灭。粟林忠道负伤后切腹自杀。美军于当天八时宣布硫磺岛战役结束。

180座坟墓

后世的军事学家研究硫磺岛战役时,有一个共识,如果日本军队补给充足,那么他们完全能够再坚持几个月。事实上,海空军已损失殆尽的日本人为打破美国的海空封锁也做出过努力,他们派出了神风特攻队。

1945年2月21日16时28分,在硫磺岛西北35海里处的海面上,“萨拉托加”号航母的瞭望哨发现6架身份不明的飞机鬼鬼祟祟地向航母编队方向飞来,这6架飞机正是从日本本土出动的第6航空战队的“神风”特攻机。两架战机被炮火击落,另外四架准确的撞上了“萨拉托加”号航母。当船员们手忙脚乱的扑灭舰上的大火时,又有5架日机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了航母上空,其中1架日机成功地击中了已伤痕累累的“萨拉托加”号,使其彻底失去了战斗力,被迫撤往美国西海岸大修,直到二战结束尚未复原。在“萨拉托加”号航母再次受创的同时,美“俾斯麦海”号航母也遭到了攻击,“神风”机击中了“俾斯麦海”号的机库甲板,引起库内飞机的连续爆炸,20分钟后,美国人眼睁睁地看着“俾斯麦海”号翻滚入海。同时,美“隆加角”号护航航母也遭到了4架自杀飞机的偷袭,舰体严重破损。莱特湾海战之后,“特攻”成为日军截击战略的核心,硫磺岛一战,日军共出动“神风”机568架,其规模大大超过了莱特湾海战。但这无法改变战争的走向,在付出了大量飞行员的生命和惹来滚滚骂名后,日本人也只有看着硫磺岛一步步落入美军手中。

硫磺岛上的清理工作也接近尾声。由于残留的日军龟缩在山洞里,当美军前来围剿时,他们便从地下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出口,从背后或侧翼进行攻击,这使美军过着“地狱里的噩梦”般的生活,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死于来自火山熔洞里射出来的子弹。就在各级指挥官苦于无计可施时,美国国内一位负责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却提出了一个看似有点滑稽的建议:用水泥攻克这些地堡。他认为,日军的连环地堡虽然坚固,但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它的出入口非常狭小,如果把坦克改装成推土机,推着混凝土,对地堡出入口实施封闭,就可以避免敌人重复使用,而且可以逐一封堵,将敌人闷死在洞里,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炮弹的消耗,而且还可以减少伤亡,尽快解决战斗。

于是,硫磺岛战场上出现了另类的战争场面:地面上不再是炮声隆隆、杀声四起,却见成批的水泥等建材被运送上岸,搅拌机也随之高速运转起来。许多坦克被改装成推土机,将成吨的混凝土送到一个个被构筑成地堡的火山岩洞口——整个硫磺岛俨然是一个大型的工地施工现场。就这样,美军轻而易举地将180个地堡变成了日军的坟墓,

此后,向前推进的美军再也不需要防范那些随时可能从身后的熔洞里出现的敌人的袭击,战场伤亡率迅速下降。但硫磺岛上日军的强悍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虽然岛上的2.2万日军几乎全军覆没,但美军也付出伤亡28686人的沉重代价。这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伤亡,也是唯一一次伤亡总数超过日军的登陆战役。巨大的伤亡使人们对计划于1945年11月攻占日本本土的担心与日俱增,按计划,将有75万人参加进攻日本本土四岛中最南端的九州岛,预计美军的伤亡将达26万,比整个太平洋战役的总伤亡还高。这是美国民众无法接受的,于是,理所当然的,关于使用原子弹的提议悄悄的在白宫议论起来,后来的历史,已经不需多言。

60年后的今天,硫磺岛似乎成了被岁月遗忘的一个孤岛:到处是野生的叢林,风化的岩洞。这里没有豪华酒店,没有海滨咖啡馆。除了几百名日本士兵外,几十年间没有人在这里居住生活过。在小岛的南端,一条布满砂石尘土的蜿蜒小路一直延伸到折钵山顶。那里,就是六勇士竖起星条旗的地方。乔·罗森塔尔所拍摄的照片中的六名战士有三人没能离开硫磺岛。其中士兵迈克·斯特兰克和哈朗·布劳克在拍照后一周内相继牺牲,年仅19岁的富兰克林·索思理也在硫磺岛战役胜利前牺牲了。

60年后,他们的战友们重返硫磺岛,在过去的混凝土碉堡上挂上黑纱,追思曾经跟自己在这里血战的战友的亡魂。老兵们肃立在山顶上,萧疏的头发随风飘动,而此刻的四周,暮色苍茫、残阳如血。

猜你喜欢
日军士兵日本
探寻日本
门牙士兵
士兵与海豚
日本神社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瞭望塔
神头岭巧歼日军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