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因过意不去“罢吃”免费午餐

2019-04-15 01:28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环卫工环卫工人午餐

2019年1月初,各大媒体先后报道了一则暖心的新闻:

从2018年7月开始,重庆渝北汽博中心栖霞路附近一家叫作“乡阿姨”的饭店针对环卫工推出了免费午餐:菜两荤两素,还配骨头汤,米饭随便吃。此举当然备受好评,环卫工们也经常来吃。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10月份的时候,饭店员工突然告诉老板饶灯兴,环卫工们不来吃免费午餐了!饶灯兴原先以为是店里员工态度不好,怠慢了环卫工。但员工们均表示从来没和环卫工红过脸。于是饶灯兴专门找到几名此前在“乡阿姨”吃饭的环卫工打听他们“罢吃”的缘由。结果几名环卫工都表示,因为他一直不肯收钱,大家觉得过意不去,只得用“罢吃”的方式来“逼迫”他收费。

明白原委后,饶灯兴有些感动。为了让环卫工们再来吃饭,他答应收钱,但是标准必须由他来定——每个人两荤两素,骨头汤照旧,饭菜随便添,7元钱!这样的价格,周围没一家饭店能卖得出来。于是,“乡阿姨”里又出现了众多环卫工的身影。

“罢吃”免费午餐背后是互谅与尊重

近年来,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餐饮的报道有许多,然而,像环卫工“罢吃”免费午餐这样的事,人们或许还是头一次听说。其实,“罢吃”免费午餐的背后,是一种更加感人的互谅与尊重。

免费午餐源于尊重。一般看来,为环卫工提供免费午餐是出于经济上的怜悯,而重庆这位饭店老板则认为:免费午餐带给环卫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也代表着社会对他们的尊重。这种出于尊重的免费午餐,更具有公益特点,是完全发自内心的表达和行动,让免费更具含金量,着实令人钦佩。

“罢吃”则是一种互谅。俗話说,人心都是肉长的。环卫工享受饭店的免费午餐,心中肯定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温暖之余,他们心里又过意不去。之所以过意不去,就是看到饭店有经营成本,小小的免费长期积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是一种朴素的换位思考,是对饭店老板的体谅。而知道真相的餐馆老板也为环卫工的集体“罢吃”而感动,继而推出了7元的午餐。这一来一往是一种互谅,透出的是友善的和谐关系,也会带来积极的社会效应。

从某种意义上说,饭店老板推出的7元午餐重新定义了“免费午餐”——收了7元的“免费午餐”,承载了双方的互谅,让环卫工吃得心里更坦然,也为更大范围的“免费午餐”式公益服务提供了一种更加务实的理念:援助与受助不光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多在互谅与尊重上考量,公益行动才会更有人情味,更有影响力。

文明的另一面是感恩

饭店老板的乐善好施值得点赞,同样,环卫工的举动也值得叫好。他们的“罢吃”传递的是对饭店老板劳动成果的尊重,是对善举的高度认同,也是对文明的守护。

要知道,不要把别人的善意当作“理所应当”,珍惜他人的善意,带着一份感恩去和他人交往,这同样是一种文明的体现。道德的高线需要众人的拱卫,如果只是“一头热”,那么也不会形成合力。我们有时会在公交车上看到因为让座引发的争执,要座的“理直气壮”,不让座的“气势汹汹”,试想一下,如果双方都各退一步,都多一分善意,少一分敌意,那么文明就会在不经意间开花。

文明就像一面镜子,你充满善意地走过去,那么就会收获同样的善意;你充满敌意,那么也将面临敌对。饭店老板无私奉献,环卫工人知恩感恩,那么,就会形成一个温暖的闭环。

“罢吃”免费午餐让我们接触到一个更“立体”的文明,如果说善意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文明一面,文明的另一面就是感恩。乐善好施、乐于助人,让温暖洒满整个社会;懂得感恩、重情重义,将温暖汇聚起洪流,淌到每一个人的心田。就这样,文明在施恩与感恩的良性互动中蔚然成风。

猜你喜欢
环卫工环卫工人午餐
井下午餐
跟踪导练(五)(4)
我们是城乡的美容师
——献给第二十六个环卫工人节
午餐
环卫工休息室缘何“环卫工免进”
把休息室还给环卫工
人民网:杭州9名环卫工赴新加坡“进修”
环卫工
午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