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期刊“编校合一”工作模式探析

2019-04-15 01:45王金梅
甘肃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工作模式优势方法

王金梅

【关键词】 教育期刊;编校合一;工作模式;优势;编校质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070—01

由于受人员编制和经费的限制,许多教育类期刊编辑部都不设专职校对人员,往往一篇稿件由一个编辑加工修改 ,又由同一编辑校对 ,这种“编校合一”的工作模式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古代,编辑称“ 编纂”或“ 编修”,校对称“ 校雌”或“校勘”。前者职责为收集材料、整理成书,后者职责为比勘书稿(版本)文字、 篇章的异同, 校正其讹误, 力求书稿的完整和准确。两者虽有分工, 但都是期刊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 缺一不可、紧密相依。笔者根据这几年来的编辑工作经验体会到, 这种“编校合一”的工作模式自有它的优势。

一、教育期刊“编校合一”工作模式的优势

1.编校相长,共同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 集编、 校于一身, 摆脱了通常意义上认为的校对必须完全忠实于原稿的束缚。编辑通过校对训练和实践,增强了辨字能力,能很快发现文章中的错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校对时, 实际上为编辑人员再次提供了修改文章的机会, 以使文章更加精炼、 准确和完善。

2.有助于编辑人员之间互相学习。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 每个人分担着不同的栏目。 而在校对时, 有时总要看到其他编辑加工整理过的稿件, 这样就提供了一个学习别人如何修改文章的极好机会,使自己能够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开阔思路, 开阔眼界, 逐步提高加工整理稿件的能力。

3.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编辑的语言文字修养。一个好的校对人员对错字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和反应能力。让编辑做校对工作, 久而久之,集沙成塔, 无疑对提高编辑的语言文字素养有着莫大的好处。

二、教育期刊“编校合一”工作模式下提高编校质量的方法

1.要端正工作态度,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编校合一”模式下,由于是编辑自己审稿自己校对, 在思想上会轻视它,会产生看过的稿件用不着再看, 从而在校对時不愿意再对着原稿去校对而是脱离原稿只看校样的情况。这样做容易掉段落、漏词句,在校样出现问题时不去查看有关资料或不愿与原稿核实, 轻率改动校样。鲁迅先生曾说过:“校对和创作的责任是一样重大的。”因此,编辑必须端正工作态度,一定要树立“校对无小事”的观念,高度重视校对工作,争取将差错率降到最低。

2.要提高必备素质和自我修养。(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编辑应该熟练掌握国家规定的、与校对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标准;认真学习编辑出版的专业知识,准确运用相关标准,规范处理校对中的技术问题;在工作中要勤问、勤学、勤记、勤积累,向书本学习,向前辈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同事学习。在实践中要善于摸索、善于反思、善于总结,逐步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工作方法。(2)提高工作能力,加强文学修养。编辑平时要多看书学习,加强文学功底;要认真学习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认识现代汉语通用文字,从而能够敏锐地识别错别字。此外,还要掌握汉语拼音规则、汉语语法规则以及数字、标点符号、量和单位用法的国家标准,更要熟练运用各种理论知识,了解文章结构,学会遣词造句。只有这样,在处理稿件中的问题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3)扩大知识面。编辑既要成为“专家”,也要成为“杂家”,要使自己努力成为复合型的多功能人才。在具体工作中,编辑遇到的稿件会内容庞杂,种类众多,这就要求编辑不仅要掌握文学、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还要掌握新兴交叉与边缘学科,更要掌握现代化电子工具和网络技术,做到一专多能。

3.要掌握高效的工作方法。(1)分层次编辑。首先,进行内容的编辑。 在第一遍看文稿时要克服见错就改的心理,将重点放在把握文稿的思路和内容上,帮助作者理清层次,删除与中心无关的内容, 突出文稿重点。在确认文稿内容没有疏漏后, 再进行格式的编辑。其次,侧重于文字、修辞、标点、数字、重量单位的使用,还有图表的加工。这样做,每一次审读时注意力侧重不同,容易发现和解决问题。(2)分层次校对。编辑要着力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校对的能力。一校着重校文稿内容, 消除编辑错误,同时要请作者对编辑过的文章做审核和校对, 以保证论文内容无误。对编辑过程中发现的疑问点要与作者商讨, 提醒作者推敲解决。二校偏重文字部分,包括题目、关键词、 正文、课题等的校对,注意校对中容易出错的地方。三校阶段可灵活变动,可由编辑自己商量增加编辑互校环节, 互帮互助,从个人习惯侧重点进行审校, 进一步消灭错误。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工作模式优势方法
矮的优势
画与话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的理性构建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机构的专业化建设研究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