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2019-04-15 02:27王忠容
神州·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情景交融牵牛花郁达夫

王忠容

教学目标:

1、领悟作家对秋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实在是太多,但人们写秋的着眼点各有不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而今人多颂秋、赏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但面对那么多的精彩,他是如何独具匠心写秋的呢?今天我们一同赏析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赏析重点:领悟作家对秋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二、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快速浏览课文,看一下郁达夫从什么角度来写秋的?有人从秋声、秋色、秋形角度来写秋,他写的什么?注意一些关键性的段落。

(明确:秋味。)在哪一段的?(第一段)

郁达夫从杭州跑到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是想饱尝故都的秋?(第一段)这种一段是全文的中心段,也是全文的眼睛,大家齐读

问题:文章一开篇紧扣秋味来写,秋天的特点:清、静、悲凉。赏玩故都的秋,文中从哪些景物来写秋天的?请大家找一找(明确:牵牛花、花蕊、秋蝉、秋雨、秋枣。)

(一)分析牵牛花一段(清)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作者在南方的时候,每年到秋天,想到的北方的景物是哪些?

(郁达夫为什么从细小景物着笔?芦花、柳影、虫唱、钟声…这些外在的历史印痕,游人很容易感觉的到,但是渗透于骨髓之中的文化神韵,京都味渗透于百姓生活之中,从平凡中寻求寻找;况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环境很喧闹,本文的情感基调:清、静、悲凉)行文对清静悲凉的描写,有所偏重的:郁达夫没写牵牛花摇曳的藤蔓,而是选择下牵牛花的颜色:蓝白……(没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绚丽,也没有”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繁花似锦,描写牵牛花的淡雅的颜色……还有环境的渲染:破屋、小院的描写,还有一丝一丝的日光,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环境有些清幽萧瑟,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想到王安石的诗歌:细数落花因久坐,缓寻芳草得归迟”一个“久”字落寞无奈的心情;王安石罢相之后,寻芳揽胜,打发流年,这里和郁达夫的心境很相似,郁达夫当时的情况……(品味完学生齐读)(景中含情)

写静的方法有很多,郁达夫为了突出静,没有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衬托方式,而是通过什么来写“静”的?(请学生朗诵)

(二)哪些地方有秋天的“静意”?

明确: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触觉“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静),灰土上留下来一条条的的扫帚丝纹——心静,哪些地方还有静味?

深沉的落寞——细腻、清闲、落寞——如果不是万籁俱寂,如果没有宁静似水,就不会有这样细微体验的情怀,就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什么原因在起作用:心远、清闲、正如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从槐树落蕊中一叶知秋,作者只感悟到自然的秋天吗?更加感到了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坐看年华付流水,这是何等清闲!正是因为清闲、无奈、落寞,才感到了“清“

(三)感悟人生最好的,是对秋雨的描写。文中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秋雨?

有没有写悲凉的标志:字、词、句(学生明确:灰沉沉、息列索落、青布单衣、夹袄——分析:凉有,悲从何来?漂泊异地,回到家乡,此情此景怎能不触景生情?同样写雨,古人也很多,没有直接写悲,但弥漫着悲字里行间弥漫着一层悲凉,文人雅士,一年將尽,人生短暂,光阴几何?是什么触动了作者心中那一层浓的化不开的悲凉?秋雨。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历尽沧桑之后,悲凉之情不经意的几笔勾勒,郁达夫曾经说过: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这就是写作高手,景中不言情,却处处含情。

我们一起欣赏了牵牛花、花蕊、秋雨,回头看文中有没有枝蔓,也就是不是写秋的段落?

(明确:有 2、倒数第三段、倒数第二段)那这几段写了什么?南国的秋天,不美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这些景物在作者严重怎么说的?“总是赏玩不透、打了比喻:黄酒之于白干、、、烈、鲜、浓。。。。

为何写南国的秋?——对比和衬托,也衬托了作者的情感(情有独钟)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而议论段,文中为何这样运用,同学们可以下来探究讨论。

郁达夫钟情于清、静、悲凉,在你的眼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

(学生发言……..)

总结:每位同学感悟秋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也感觉不一样,为什么?心境、环境、经历——不一样,个人经历,千差万别,郁达夫钟情于悲情,毛泽东看到的是万类霜天竞自由。郁达夫最后一段分析。。

(为何钟情于清静悲凉:个人从小身世,少年丧父,留学日本,

饱受异域凌与歧视,作品灰沉、灰色,9.18事变后北平遭日寇践踏,怀着一颗家中心爱的之物,自己看最后一眼,而又无力保护自己的宝物,因而对故都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情感,“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尼采曾经说过:一切文学皆以血书写之!这就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所以,故都的秋味,其实是生命之味,人生之味。

板书 故都情结

生命之味——(秋味) 家国之思

结束语:

一片落叶就是一个季节

一个季节就是一点秋意

一点秋意就是一番心境

一番心境就是一篇散文

……

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片自然的风景

只要人类还在,文化在传递,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猜你喜欢
情景交融牵牛花郁达夫
情景交融更有效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贵人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浅谈图片新闻标题的意境营造
开在冬天里的牵牛花
情景交融赏日出以《海上日出》为例谈细读文本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
浮世露恋:李小瑛与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