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职工技术素质提升 加快优秀技术工人培养

2019-04-17 10:39马杰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7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人工匠

马杰

近年来工匠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工匠精神”。工匠视技術为艺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敢于创新,拥抱变革,在擅长的领域成为专业精神的代表。注重工匠培养,也就是注重人才培养。

提高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注重培养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为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和锻炼后备人才,加快新入职员工的成长步伐,提高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的作用,职业技能专长的优秀员工,帮助指导技能相对较低的新入职员工提高职业技能,培育职工岗位能手,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最终达到独立操作的目的。师傅带徒弟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一项新的举措,提高了师傅带徒的积极性,克服了师傅传授技艺中留一手的现象,改变了技能人才技艺传授的传统模式。在制造行业中专业门类众多、人才需求量大,培养工匠的条件优越、潜力巨大,企业应根据阶段性目标和长远发展目标,着力打破业内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难、产业技术工人匮乏,不断壮大技术人才队伍,在广揽人才的同时,有计划地选择一批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中青年骨干到高等院校、知名企业集中学习、培训,造就一批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精明能干的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注重培养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技术型、科研开发型高级人才。

注重精神培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体现“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体现的是一种用心、踏实、专注的气质和认真敬业、一丝不苟的态度。不可否认,在国有企业中,一些企业对“工匠精神”认识有缺失、有偏颇,在制造产品中急功近利、缺乏对质量细节的追求和把控,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率,导致存在质量缺陷,甚至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也消而不除,损害了企业形象,让“工匠精神”回归成了行业在这个时代最迫切的呼唤。因此,要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高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让职工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切实转变观念,把事业当作责任、把职业看成是“天职”,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认真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质精品。只有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一丝不苟、对完美孜孜追求,企业和工人才会在自己事业的天地中,有劳动成就和人生价值的获得感。职业教育不但是技术的培训,还有职业道德的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这些是职业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没有这些道德原则的树立,任何技术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加强技能人才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环境。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创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我们应该认识到,提倡开放、创新、创造的互联网思维,就是“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结合。企业要紧随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全力驱动创新,走在前列。在创新过程中,高度重视、研究开发关键性、前沿性技术,加大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建立健全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管理信息化、技术标准化和人才队伍专业化发展。

良好的环境是培养工匠的沃土。在生产一线鼓励技术工人总结实践经验,发明劳动小工具、钻研施工小窍门等,营造“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氛围;重塑和推广“师带徒”的传统育人模式,通过师徒传习将优良品行和精湛技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使事业后继有人;通过技能比武等活动,挖掘和发现技术匠人,并扩大培养教育的范围,造就大批能工巧匠;健全和完善技术工人专业培训、等级认定、业绩考核的长效保障机制,使工匠在企业安心乐业;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工人薪酬福利待遇和奖励措施,真正使技术工人在企业受到尊重。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各种人才,各种职业都需要配套的工作人员,然而,实际上在各行各业中,最缺乏的就是熟练的技术工人。可以预见,通过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引领,制造业必将迎来工匠云集的黄金时代,实现行业发展水平的大提升。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人工匠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90后大工匠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光影视界
工匠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
调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