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视频节目激活青年文化传承基因

2019-04-17 02:49王强强
中国共青团 2019年9期
关键词:宝藏中华年轻人

王强强

近一段时间,一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影视剧、综艺类节目越来越受年轻人的欢迎。节目依托真实的历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精良的做工,新媒体的传播手段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当代青年相共鸣。

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更符合年轻人的文化特质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一千多年前,盛世唐朝时的达官贵人、普通百姓如何度过上元佳节,这样一个吸引眼球的话题设定成为近期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的最大卖点。剧中不仅情节设置扣人心弦,同时壮丽辉煌的长安、锦衣玉带的服饰、垂涎欲滴的饮食、矩步方行的礼仪等都是近期年轻人热议的话题。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创作者提供了多样的视角和丰富的资源,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大汉王朝,乃至唐诗宋词、文学名著、神话传说都成了创作者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一大批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电视剧、综艺节目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这些节目摒弃了过去传统的“说教”模式,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语言,用故事性、娱乐性的表述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年轻人,传递着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只有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才能更好地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赢在博物馆》《上新了故宫》等一批文博类节目在年轻人中兴起了“博物馆热”,故宫一度成为众多青年的网红打卡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仅2019年春节7天里就迎来4.15亿旅游人次,其中有40%以上走进了博物馆,充分说明了大家对博物馆的厚爱。正像一位观看过《国家宝藏》的网友所说的那样:“小的时候爱国,是因为别人告诉我要爱国,现在爱国,是因为我喜欢中国。”用时尚带感的节目激活年轻人身上的那份文化传承的基因,让年轻人愿意了解中华文化、喜爱中华文化。

对节目内容的精雕细琢,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在审美多样化的今天,一部好的剧集或栏目要想斩获上佳的口碑,绝离不开节目组剧本打磨、舞美设计、视频剪辑、演员挑选等一系列极具匠人精神的工作。

剧情编排依据历史的严格考究。一档优秀的传统文化节目从选题初期就秉承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在节目中无论是人物的穿着、所用的器皿、乃至官阶称谓都严格参照史料记载或考古文物制作,为年轻观众展现着那个时代的衣食住行、行为礼仪。《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剧集曾一度带火了清廷风尚,《长安十二时辰》更是让年轻人追捧唐朝的服装、配饰,乃至粉脂妆容。

情节设置上更加凸显故事化、戏剧化。《国家宝藏》的小剧场方式强化了每一件国宝背后的故事冲突;《长安十二时辰》更是以唐朝一天24小时内跌宕起伏的紧张节奏,紧扣观众情绪;《如果国宝会说话》则使用了一种让年轻观众易于接受的“略皮”的表述方式,用文物讲文物,用文明梳理文明。

“炸裂的舞美”更是抓人眼球的一大亮点。细节之处方见功夫,随着年轻观众审美和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类成功节目的背后必将有一批“处女座”“神经质”般挑剔的舞美设计团队。正像《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说的那样,“小朋友们那么认真地看我们的节目,感觉他们是把画面一帧一帧扒着看的,屏幕上每一个水纹他们都注意到了,所以我们没有办法不认真”。

优质偶像艺人的参演,起到了很好的粘合年轻观众的作用。对很多年轻的“迷弟”“迷妹”们来说,常会因为有喜爱艺人的加盟而关注一部剧。同时,艺人在优秀文化类节目中的参演,也凸显出自身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既弘扬了正能量,又提升了自身的形象,还能圈粉无数,可谓一举多得。

对传播方式的多屏联动,更符合青年人的接触习惯

全媒体环境下,网络节目日趋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娱乐消费的主要平台。最新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网民规模为 8.29 亿,其中10-39岁的青年群体占整体网民的 67.8%,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已习惯于通过手机、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体获取信息。因此任何一档“口碑爆表”的优秀节目都离不开互联网的传播和发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后,在豆瓣上达到了9.5的高分,一批90、95后的年轻观众成为这个节目在“百度百科”“B站”、網络社区等互联网上的首批发声者,产生了“乾隆农家乐审美”“王羲之嫌弃三连”等一批热搜词汇。这也成就了《国家宝藏》“覆盖22亿人次的播放量”“51.3亿微博话题讨论”“最受关注大陆电视综艺TOP1”“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季播综艺”等诸多荣耀。在时下明星类真人秀节目井喷的综艺生态中,《国家宝藏》成功地将青年受众的视角转向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使得年轻人愿意去了解、喜欢中华文明,并通过与节目的互动乃至二次创作和传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青年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应当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而作为媒体人更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愿更多的媒体人通过不懈努力,打造出更多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耳目一新的优秀传统类文化节目,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引发当代青年群体对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兴趣和共鸣。END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团委书记)

猜你喜欢
宝藏中华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你猜不到一个做饭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年轻人如何理财
宝藏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寻宝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