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运周期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编排特征的研究

2019-04-19 05:48时与遥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分值器械

汪 敏,时与遥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随着国际艺术体操竞技水平的日趋提高,器械难度在难度评分体系中所占比例的成倍增长,标志着艺术体操器械技术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器械难度作为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特定的难度部分,有别于集体项目展现个人技术特色的典型代表。器械难度的编排水平在成套动作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每一位优秀选手的器械技术水平也是一种考验。规则规定,每套动作至少有1个器械难度数量的限定要求,但实际的编排却远远高于规定的数量,其数量的无上限、构成的新异性、分值的无封顶,是新时期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技术发展的着力点。2017—2020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对器械难度的评判有了更清晰的诠释,同时对于器械难度的编排要求也愈加严谨,始终处于个人项目难度编排体系的核心位置,使得器械难度的编排向着复杂化、多样化、创意化方向发展。而充分体现器械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性难度——器械难度,在世界顶尖级选手中则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现有的器械技术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国际舞台,器械难度的技术类型缺少超难运用、器械难度的附加标准缺少技术含量、器械难度的构成缺乏创意性、器械难度的完成缺乏稳定发挥等弊端,成为阻碍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难度获取高分值的瓶颈。鉴于此,遵循新奥运周期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技术的发展前沿,针对个人项目成套动作器械难度的选编要素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其编排的问题所在,提出适应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创新编排的发展思路,为提升中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整体竞技实力提供可行性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8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其4项器械共计32套成套动作器械难度的各项指标作为分析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全文数据库等途径,查阅近14年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所涉及的器械技术、器械难度动作编排、器械难度的研究10余篇,并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为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2.2 录像分析法

观看2018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4项器械共计32套成套动作的比赛录像,对相关器械难度的技术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奥运周期器械难度引领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技术前行发展

器械难度作为艺术体操个人项目难度评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身体与器械技术协同创新的典型代表,已成为当今个人项目成套动作创新编排的核心亮点。2017—2020评分规则重在对器械难度细则的完善,将原有难度体系中器械熟练性(M)重新定义为器械难度(AD),即器械的有趣使用或创新使用,或者器械与身体同步完成一个特别的技术难度,由至少1个基础(Base)+至少2个标准组成或由2个基础+1个标准组成[1]。基础和标准是器械难度得以承认的必要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基础包括各项器械的基本技术组和非基本技术组以及所有器械有效的非基本技术组,既是体现各项器械典型特征的重要标志,又是展现运动员运用器械技术的综合能力;而标准是衡量器械难度技术含量的重要元素,所包含的标准愈多愈发体现运动员身体与器械同步完成的娴熟程度。器械难度构成元素的繁多,组合形式的多样,更加需要运动员巧妙地运用器械和超强的驾驭器械能力,以此展现复杂而超难的器械技术类型和丰富多样的附加标准,更好地推进器械难度的编排向着复杂化、多样化、创意化的方向发展。规则对于器械难度数量的无封顶,拓展了运动员施展超强技术的同时又提升了艺术表现的空间,所获得的艺术价值是其他难度无法代替的精髓要素,为难度体系增添审美色彩,恰好是优秀选手获取更高难度分值的有力武器,从而获得“技术”与“艺术”的双重价值,使得器械难度在提高成套动作分值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引领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技术前行发展。

2.2 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编排特征与问题剖析

2.2.1 器械难度的构成缺乏创意性影响成套动作的空间效果

器械难度是一个身体与器械同步完成的特别技术难度,这一特别的技术是由基础和附加标准所组成,每个基础代表了各项器械技术运用的类型,而附加标准则是身体和器械动作量化指标的体现,代表了器械难度动作的容量。器械难度不仅仅是难度体系组成的一部分,又是一名优秀选手突显竞技能力、表达成套动作情感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身体与器械技术协同创新的典范。

2.2.1.1 器械难度的技术类型缺少超难运用 基础既是构成器械难度的前提,也是实施附加标准的前提,是体现各项器械技术运用类型的重要标志。器械难度的基础包括各项器械技术组和所有器械有效的非基本器械技术组,各项器械技术组又包括基本和非基本。

从4项器械基本技术组运用类型上来看(表1),圈操基本技术组的4种类型是各项器械中运用较为均衡的一项,能充分利用圈自身的特点体现不同运动面和运动轨迹的变化,继而增加器械难度的创意性编排。其次是球操,拍球、滚动球和8字绕球3种类型选用较合理,分别为16、12和6个。单手接球仅为1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单手接球的技术要求必须源自一个中抛或大抛(而不是一个小抛或推),若形成大抛球的技术且符合定义中2个标准,则获得0.3的器械难度分值;若大抛球之后形成的接且符合定义中2个标准,则获得0.4的器械难度分值。大多数选手都较集中于0.3或0.4的分值上,虽然表面上来看充分利用(0.3或0.4)器械难度的“具体器械”基础分值取代了基本的基础分值,却往往忽略了体现球操的典型特征“单手接球”,致使运动员在器械难度基本技术类型的选择上稍显单薄,单手接球在此难度中没有加分因素。但在器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简单的器械技术运用必将失去竞争力,该技术也是我国运动员的薄弱环节。滚动作为圈和球两项器械的基本技术组,且要求在至少2个主要的身体部位上滚动,这一技术动作的要求恰恰迎合了器械难度的基础要求,并得到0.3的分值。因此,运动员能充分发挥圈、球这一技术优势,突出器械典型特征的同时,提升器械难度的隐形价值。带操的基本技术组类型主要集中于“螺形”,为22个,从录像观察中得知,“螺形”的体现大多以结合身体旋转的水平“螺形”和地面“螺形”为主,动作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化,缺少多样的空间变化,对于带的脱手小抛,运动员采用不同的身体技术与之巧妙结合,呈现不同空间效果,带操的典型动作穿过则选用的甚少,仅为2个。从棒操的基本组运用类型来看,棒拥有双器械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具备较高水平双手协调而娴熟运用器械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主要是在五花、双棒的不对称动作、小抛双棒和双棒小绕环上更为明显,但我国选手在器械难度编排中仅仅满足AD的成立,欠缺的是没有突出双棒的典型特征来呈现多样化的运动轨迹和运动面与身体动作巧妙结合,以此展现运动员超难运用器械的能力,获得如此精彩纷呈的效果。综上各项器械的基本技术组类型在器械难度中体现有所不同,圈和球的基本技术组动作类型选用较均衡,占有一定的优势,带的基本技术类型略显单一,相比之下,棒明显处于弱势,没有充分利用棒本身双器械的特点,将多元的技术类型渗透于器械难度之中。

表1 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4项器械难度器械技术运用类型统计 个

变化多样的器械技术运用类型,一方面是由各项器械的基本技术组来体现器械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则是由各项器械特有的和所有器械共有的非基本器械技术组来体现。虽然其不同于基本器械技术组占居主位,但它是器械技术不可忽视的运用类型,各项器械特有的非基本技术组等同于基本技术组,利用器械的典型特征体现器械的特性,丰富器械技术运用,弥补空间使用的不足。从4项器械非基本技术组特有的选取类型来看不容乐观,只有带操充分利用带棍在身体部位的滚动及“拉带”体现了器械本身的特性,其他3项没有更好地体现器械各自所特有的小“亮点”。作为所有器械有效的非基本器械技术组在类型上有5种,始终处于4项器械的主导地位,起到非比寻常的作用。从中抛、大抛及接运用情况来看,体现最为明显的是接高抛球,数量高达31个列首位,既获得0.4分难度的高分值,又提升了成套动作的空间视觉。棒操能很好地利用不同形式的抛弥补了基本技术组数量的不足,而带操各类型运用的数量不容乐观,这是由于带为软器械,对运动员使用器械的速率要求较高,对于4项器械不稳定平衡的选用类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失去了“低空中”的惊险动作。

从各项器械技术组总体类型的选编来看,棒操依旧为4项器械最弱一项,总数量仅为16个,没有将棒的特点体现在器械技术组的运用上,只侧重于所有器械有效的非基本技术组的运用,失去了器械原本的独特内涵。从各项器械技术组和所有器械有效的非基本器械技术组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球操和圈操总体器械技术运用类型较均衡,充分体现了器械的典型特点,棒操偏重于所有器械有效的非基本技术组,忽略了“双棒”器械本身特有的典型技术,导致器械技术选择的类型不均衡,带操器械技术组主要侧重于螺形的运用,选编类型单一明显低于其他3项器械,大大降低了器械难度的内在价值,成为阻碍我国个人选手获取难度高分值的关键所在。

2.2.1.2 器械难度的附加标准缺少内涵量 如果说器械难度的基础是实施附加标准的前提,那么附加标准则是器械难度基础的保障,身体与器械动作的各量化指标(附加标准)体现了器械难度的技术含量,没有附加标准伴随下的基础,器械难度得不到认可,换言之,即使有2个或更多的基础,无1个附加标准做铺垫,那么该器械难度不能成立。各项器械难度附加标准的类型选择,既可体现器械难度的动作容量,又可反映一名运动员身体与器械同步完成器械难度的娴熟程度,只有多变的身体动作与特色的器械动作共同将富有内涵的附加标准融入其中,才能使器械难度真正赋予艺术本身所拥有的特别技术难度。

首先,微商、个人代购经营行为需要合法合规。一般来说,代购指在境外购买商品、在境内销售并从中赚取差价的行为。根据将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跨境电子商务,需要取得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还要依法足额纳税。而实际上,很多代购者并没有取得法定的经营许可证,而是私下从事代购活动,且无相关资质,这不仅加大了消费者维权难度,也破坏了国家对外贸易管理规定,扰乱了跨境贸易秩序。

从4项器械附加标准整体类型的选取来看(表2),没有手的帮助、视线外、结合旋转和地面上的姿势是选手们最为“热衷”的选项类型,分别为194、280、247和131个,球是尤为突出的一项。其次是身体难度的类型在器械难度中都有所体现,对于更具价值且表现器械特色的附加标准在4项器械中的类型选用中不尽如人意,表面上看符合规则对于器械难度附加标准的数量要求,但究其价值并没有更好地发挥本身应有的技术价值与创意效果,失去了器械难度真正的艺术内涵。虽然球操附加标准的整体数量占居首位,很好地利用球的典型特点重抛或反弹,其类型的选择也是4项器械中体现器械特点最为明显的,但对于单腿/双腿下、包含3种器械的没有间断地完成动作和接住器械并直接在身体上滚动的类型选择几乎为0。圈操的附加标准中,运动员利用改变器械的运动面及反弹特性,侧重选择绕器械轴旋转的抛和的类型,而对于其他5种类型无人问津。棒和带操弥补了球选择类型的空项,但欠缺的是棒“双器械”特点不对称抛、混合接的类型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带操本身附加标准的类型就少,且运动员不易操控,所以选择的类型明显低于其他3项。若附加标准按照身体动作和器械动作的表现类型来看,选手们重点放在身体动作的附加标准上,却轻视了器械动作的附加标准,某种意义上会暴露出运动员运用器械娴熟能力的匮乏,以及附加标准量化类型的不均衡,导致整体选编类型偏单一化,影响了器械难度的内涵价值,制约了我国选手器械难度创新特征的呈现。总之,从器械难度附加标准总体类型的选编看,带操是4项器械中的弱项,对于器械技术与身体技术的掌握不够扎实。而其他3项器械多以类型为主展现身体技术动作,忽略了附加标准中器械所特有的典型标志,影响了器械难度构成的艺术再现。

表2 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4项器械难度附加标准类型统计 个

2.2.2 器械难度的价值缺少含金量影响成套动作的审美效果

不同的基础与附加标准诸多元素的协同创新决定着器械难度本身不同的价值,其分值为0.2、0.3和0.4分,虽然每一分值只有0.1分之差,但其内涵的价值截然不同。

由表3可知,我国运动员4项器械难度的选值多居于0.2分器械基础的分值,数量达222个,棒操尤为突出,为63个,人均每一成套动作近8个,大多采用的是抛单棒的形式来完成难度动作,但也暴露出器械技术运用形式的单一、缺乏多样性的弊端。规则强调0.2分器械难度的基础为基本或非基本器械组,提倡器械技术组的多样化运用,圈虽然是4项器械中数量最少的1项,仅为43个,但其编排却充分利用圈轴和面多样变化的器械特点,将圈的不同技术类型体现在器械难度中。球和带选编的数量不相上下,实际运用形式主要以无视线、不用手的抛和接完成器械难度,对于球的单手接(高抛除外)及带形中间穿过等独具特色的技术动作运用数量明显不足,表明单一的器械技术运用不仅降低了0.2分器械难度的应有价值,同时也制约了器械难度对每一器械类型的不同展现。

表3 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4项器械难度选编分值

0.3分值的器械难度是针对具体器械而提出的基础要求,更加明了具体器械的典型特征,加大器械的超难使用。“小抛并接住两个分开的棒”是具体器械基础的一种形式,选手们为了避免掉器械的风险,大多采用的是大抛单棒来获取0.3的分值,取而代之“小抛并接住两个分开棒”的难度,忽视了双器械的特点。作为圈和球的典型技术“在至少2个大的身体部分上滚动”,球则利用自身实心圆体的特点较好地运用了此技术,而“没有手帮助的传递使用”极少;圈则相反,“没有手帮助的传递使用”占有一定的优势。带主要是以大抛、带棍在至少2个大的身体部分上的滚动和其独有的拉带抛得到0.3分的同时,体现了器械的典型特点。总体来看,我国运动员明确其内涵与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应考虑各项器械的特点着重于基础类型的选择,更好体现器械难度本身所特有价值。0.4分作为大抛的“接”,由高空向低姿快速移动的视觉冲击,是惊险高难的技术与空间层次变化构筑器械难度得分的亮点,在增加难度价值的同时,艺术价值也随之提升。球操排在首位,其次是圈,选手们利用球和圈具有反弹的特性与附加标准紧密结合,器械难度0.4分值得到认可。棒和带0.4分选编数量偏少,棒在0.2、0.3分中均排在首位,由于0.4分的选编数量仅为10个,使其器械难度整体分值降到最低,而圈则以0.4分作为得分的主力军,增加了器械难度的总分值。

从器械难度总体选编分值来看,球是4项器械中选编分值最高的一项,人均3.65分,这与0.4分的高分值获得密不可分。合理而有效地运用器械由艺术体操项目本身特点所决定[2],但4项器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运用器械的形式单一,器械难度的构成缺少含金量,编排中没有充分考虑器械独自的特点,致使选编的分值过于集中器械基础的选编,匮乏的是具体器械基础的亮点体现影响了成套动作的审美效果。

2.2.3 器械难度的表现形式单一影响成套动作的艺术效果

一套动作中,器械难度的表现不仅仅是以单独的形式来呈现,还可在身体难度(BD)和舞步组合(S)的过程中进行,由于其表现的形式不同,所获得的技术分值与艺术效果则不同。从4项器械难度表现形式来看(表4),很显然以“单独”形式占主导,一方面符合规则的基本要求,获取0.2、0.3、0.4相应的分值,另一方面通过站姿与低姿的形式变化更好地体现了成套动作空间层次感。低姿作为器械难度附加标准的一项量化指标,是选手们的首选项,球操较为突出,运动员充分利用球的性能拍球或反弹球及滚动球,通过低姿、身体旋转等构成器械难度。带操大多选用的是体现器械特点的螺形、蛇形基本技术与前(后)滚翻、前(后)软翻等近似技巧动作构成器械难度,身体动作较为简单,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匮乏。圈与棒“单独”形式的量化指标较低,均为60个,但运动员能充分运用圈的特定技术组与身体技术融合,运用不同形式的中、小抛单棒改变空间变化,缺少的是双棒的协调运用。

表4 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4项器械难度表现形式统计 个

舞步组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8 s的时间以它丰富灵活的形式,表达运动员成套动作的艺术情感和主题思想,以艺术作品而呈现在成套动作中[3]。新周期规则对舞步组合(S)又做了详细的规定,在完成S过程中最多只允许出现1个器械难度(AD);但对于AD的表现形式没有约束,凭借舞步8s的“黄金时间”融入AD的特色元素,既可增添动作连接的新异性,又可获得S本身0.3分的同时再获其AD的0.2分或0.3分或0.4分。在实际的编排中,0.2分的器械难度位于前列,带操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舞步组合中运动员运用地面“螺形”和垂直“螺形”结合身体的旋转构成器械难度,给人流动的美感,形成了空间由高到低的变化,顺应了舞步组合中水平高度变化的要求,弥补空间使用不足,带来别样的效果,是舞步组合凸显艺术靓点的又一升华形式。对于S过程中0.3分的器械难度选择,主要集中于圈的滚动圈,对于棒和带则无人问津。虽然在舞步组合中通过高抛的“接”来获取0.4分的器械难度,前提是若能够支持舞蹈思想或能够帮助增加动作的幅度和多样性,可以在舞步中包含抛,即小抛、中抛、大抛,所以4项器械中只有个别运动员有所选择。

可见,现阶段我国运动员着重于器械难度“单独”表现形式的选择,获得技术价值的同时提升成套动作的编排层次;对于“身体难度”动作过程中和“舞步组合”过程中融入器械难度的特色元素未给予高度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运动员综合运用器械的能力欠佳,另一方面是忽视了各项器械的典型特征在其中的“潜力”,进而失去了身体难度过程中完成器械难度所获得的多元价值,失去了舞步过程中完成器械难度所增添的艺术亮点,最终影响了成套动作的艺术效果。

2.2.4 器械难度缺乏“超完美”的表现影响成套动作的最终成绩

运动员高质量、高规格地完成难度动作,对技术价值的评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4]。对于器械难度无论是基础还是标准若出现失误,其分值都将归结为零,只有精准无误地完成器械难度动作才能确保完成分获得的同时助推其自身多元价值的提升,“超完美”的表现是艺术体操发展的终极目标与不竭动力,它的成功与否将决定成套动作的技术价值与艺术效果。

新规则完成评分标准的不断完善,使其完成评分体系的量化标准与扣分力度愈加严谨,器械难度备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制约。目前,大部分选手看中的是选用大抛作为完成器械难度的基础,以获取本身0.3或0.4的高分值,忽略的是由于抛物线不准确,导致因轨迹不正确随之而带来的移动1步、2步或更多步接空中器械,扣0.3或0.5分的技术错误和连接中断的艺术错误,在失去原有器械难度分值的同时又将扣除技术与艺术的错误分值,大大降低了成套动作的整体价值与艺术效果,是阻碍我国优秀选手成套动作难度价值获取高分值的瓶颈之一。高水平运动员在身体难度动作过程中完成器械难度,身体与器械紧密结合是前提,同时选手必须具备超强的身体控制能力与娴熟运用器械的能力,突出身体与器械的共存性,来展现一种崭新的高水平技术平台,成为新时期器械技术运用的典型代表,但现在所欠缺的是身体难度与器械难度相脱节,只考虑无限追攀的高价值身体难度,忽略了操纵器械的可行性;只考虑身体与器械高难度结合忽略了高规格的完成为基础,最终失去了难度的双重价值。舞步组合的每一细腻“环节”都离不开身体动作与器械技术的巧妙配合,选手们都能抓住这一机遇,在舞步组合过程中,不仅仅体现了多样化的运用器械技术类型来增添舞步组合的内在元素,将器械难度融入其中充分体现本身的特殊属性,以此提高舞步组合的技术亮点。但在实际编排中,器械难度动作虽然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在强劲、清晰的重音上来完成,展现技术动作的力量美与速度美,但缺少的是通过器械难度来表达音乐旋律的意境,常常出现与主题思想无关的“多余”动作或不必要的“停顿”动作,破坏了编排的逻辑性。

2.3 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编排的发展趋向

2.3.1 器械难度的构成富含创意性

艺术体操是一项艺术性极高并要求不断创新的运动项目,对美的追求是艺术体操的生命[5]。器械难度是器械技术创新的典范,是身体与器械同步完成的特别技术难度,基础是构成器械难度的前提;附加标准是保障器械难度的根基,两者多样化类型的呈现共同承载器械难度这一特别的技术难度,凸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身体与器械创意性的结合方式、变化多样而合理地运用器械是器械难度编排的重头戏。目前,我国选手以各项器械基本技术组与非基本技术组作为“基础”选编类型,来体现各项器械所具有典型特点的技术类型,很好地选用了所有器械所共有的非基本器械技术组类型,即大抛的接技术类型。关注的是“基础”对于器械技术组的要求,但表现的类型过于局限,形式单一,忽略类型的变化形式;看中的是符合规则对于器械难度“附加标准”的数量要求,忽略了多变的身体动作与特色的器械动作共同富有内涵的标准,势必影响器械难度真正赋予艺术本身所拥有的特别技术难度。应大限度地丰富器械运动的方向,增加运用器械的类型,选取身体与器械结合的经典元素,以此构成富有创意的器械难度,提高成套动作的空间效果。

2.3.2 器械难度的选值富有典型化

新周期规则对于器械难度的基础有了更加细致的划分与说明,不同的基础决定着器械难度的不同分值,即0.2分、0.3分、0.4分。3个层次的不同分值其内涵价值不同,0.2分器械难度的基础为各项器械基本或非基本技术组,是构成器械难度的最基本条件,既能体现器械技术组多样化的类型,又能体现运动员娴熟运用器械技术的能力;0.3分器械难度的基础重点强调的是具体器械的典型特征,是其他器械所无法取代的,也是高水平运动员个性风格的彰显;0.4分器械难度的基础是大抛后的“接”或从地面或身体的某个部位“反弹”,是各项器械构筑器械难度体现成套动作高惊险技术的代表。不同分值的器械难度给成套动作增添别样的艺术亮点,目前,我国选手集中于0.2和0.4的分值选项,对于0.3分器械难度的分值选项分值甚少,是我国优秀选手在4项器械中的短板,应充分考虑具体器械所拥有的“典型化”技术特征,通过运动员丰富的身体表现,体现器械特有的技术亮点,为成套动作增加艺术感染力,获取器械难度分值的再升华,以此凸显典型化技术特征的器械难度提高成套动作的审美效果。

2.3.3 器械难度的呈现赋予多样化

器械难度的展现既可以单独的,也可以在身体难度动作过程中和舞步组合过程中,通过各自鲜明的表现形式来获得多元的技术价值与艺术效果。目前,我国选手器械难度的选编数量已远远超出规则规定的要求,但呈现的形式主要侧重于“单独”的类型,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了双重的编排价值,但忽略了器械难度本身的特色元素融入于“身体难度”动作过程中所获得的多元价值、融入于“舞步组合”过程中所增添的艺术亮点。应充分发挥运动员个性特长、发挥其潜在的能力,将各项器械的特色元素融入于“身体难度”“舞步组合”之中,把器械技术的经典元素发挥到极致,将多样化的器械难度表现形式孕育于空间、速度、节奏等多维度组合,为成套动作编排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不仅是难度分值的叠加,带来的是“难”中之“绝”“新”中之“美”,突出器械难度在成套动作中的经典成分,以此提高成套动作的艺术效果。

2.3.4 器械难度的“超完美”完成

器械技术是艺术体操特有的艺术元素[6],器械难度成为新时期器械技术运用的代表,不论是单独的、在身体难度动作过程中或在舞步组合过程中,都是以有趣或创新的器械使用,或器械与身体同步完成一个特别的技术难度所呈现,而器械难度是建立在运动员熟练掌握相当数量的器械动作基础之上,对器械灵活运用的完美体现。无论身体动作是多么的惟妙、多么的回味无穷,器械动作运用的数量如此之多,若失去“有趣”“创新”“同步”这一器械难度的精髓要素,若没有高规格、高质量、精准无误的完成质量作保障,器械难度都将是“零价值”。现阶段,器械难度的“零价值”是阻碍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难度获取高分值的瓶颈。若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符合规则要求的富含创意且精美的器械难度,既要有技术的保障,又要有质量的保障,“完美”的表现是获得分值的最佳途径。在编排中应根据运动员自身风格与能力巧妙合理地编排器械难度动作,避免所做动作得不偿失,只有在“超完美”的保驾护航下器械难度的双重价值才得以实现,从而提高成套动作的整体价值与艺术效果。

3 结论

1)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的技术类型缺少超难运用、附加标准缺少内涵量,致使器械难度的构成缺乏创意性,势必影响器械难度真正赋予艺术本身所拥有的特别技术难度。应最大限度地丰富器械运动的方向,增加运用器械的类型,选取身体与器械结合的经典元素,以此构成富有创意的器械难度提高成套动作的空间效果。

2)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的分值选项主要集中于0.2和0.4分,0.3的选项分值甚少,是4项器械中的短板。器械难度的不同分值给成套动作增添别样的艺术亮点,应充分考虑具体器械所拥有的“典型化”技术特征,通过运动员丰富的身体表现,体现器械特有的技术亮点,增加器械难度的含金量,以此凸显典型化技术特征的器械难度提高成套动作的审美效果。

3)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的表现形式趋于单一化,主要侧重于选择“单独”的类型,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了双重的编排价值,但忽略了器械难度本身的特色元素融入于“身体难度”过程中所获得的多元价值、融入于“舞步组合”过程中所增添的艺术元素。将多样化的器械难度表现形式孕育于空间、速度、节奏等多维度组合,凸显器械难度在成套动作中的经典成分,以此提高成套动作的艺术效果。

4)完成是艺术体操比赛的核心内容,是赛场上的最大可控因素。没有“有趣”“创新”“同步”器械难度编排的精髓,没有“高规格、高质量、精准无误”地完成质量作保障,器械难度都将是“零价值”。现阶段,器械难度的“零价值”是阻碍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难度获取高分值的瓶颈,只有在“超完美”的保驾护航下器械难度的双重价值才得以实现,从而提高成套动作的整体价值与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分值器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
高校开展艺术体操选修课的价值
第15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五人操成套难度动作分析
全民健身背景下大众艺术体操的作用
精密器械集中处置风险防范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优雅背后的艰辛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