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摇摆邦”,看印度热闹大选

2019-04-19 08:22胡博峰
环球时报 2019-04-19
关键词:加尔各答人民党环球时报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胡博峰

这是一场“民主的盛宴”,也是一次“民主的大集”。4月18日,印度大选进入第二阶段投票。在美国大选中,有驴象两党必争的“摇摆州”,同样,在印度大选中,也有所谓的“摇摆邦”。9亿登记选民、100万个投票站、1000万名工作人员、历时39天、7个阶段、烧钱约5000亿卢比(约70亿美元)……这场大选呈现的是有如万花筒一般的印度政治生态和政治体制。《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访印度两大“摇摆邦”,在“绝对集权的中央”到“相对自治的地方邦”之间抽丝剥茧,看党派相争,听选民心声。

1

西孟加拉邦:两党唱起对台戏

美国政治学家威廉·安托里斯在研究印度政治生态的著作中说,按照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可将印度分为“先进邦”“落后邦”和“摇摆邦”。位于印度西海岸的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以及位于东南海岸的泰米尔纳德邦得沿海之地利,对开放持欢迎态度,被认为是先进邦的代表,在城市发展及商贸方面表现出色。城市化、现代化和发展程度较低的比哈尔邦、北方邦则被划归为落后邦一类,它们大多以农业经济为主,绝大多数人口以土地为生,民生赤贫,教育相对落后,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分配的议会议席数就相对多,是任何政党不敢小觑的政治强邦,往往能够成为左右大选结果的胜负手。印度选举圈素有“得北方邦者得天下”的说法,原因就是北方邦拥有80个议席,占人民院全部545个议席的约15%。位于先进邦和落后邦之间就是摇摆邦,其中最重要的摇摆邦是位于东南部的安德拉邦和东北部的西孟加拉邦。

《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印度大选的第一站就从摇摆邦——西孟加拉邦开始。公开资料显示,西孟加拉邦人口9100万(2011年统计数据),识字率77%,是印度第四大邦,总面积约8.8万平方公里,下辖23个县,首府为加尔各答。西孟加拉邦东与孟加拉国接壤,南临孟加拉湾,北与尼泊尔、不丹相通,是印度东北部最重要的战略通道和交通枢纽。

从观察选举的角度,今年尤其有看头。西孟加拉邦将产生42个议席,是仅次于北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选举重镇,也是莫迪领衔的印度人民党、反对派领导人玛玛塔领导的草根国大党等政党争夺最为胶着的地区,间接关系到莫迪连任的命运。

《环球时报》记者从德里飞抵加尔各答时,赶上一场大雨。加尔各答主干道的排水系统看上去不错,路上没看到太多积水。但在一处贫民区,记者看到“清洁城市”的大字标语,看到坑坑洼洼的路面、简易棚户房和到处散落的垃圾,也看到有些孩子直接用水坑里的雨水洗头洗脸。

从机场到酒店,接记者的车走了约一个小时。一路上,印有各党派候选人画像的竞选广告和标语随处可见:如草根国大党的“西孟加拉邦需要人民的政府”、人民党的“回归民主”。相比,人民党的竞选海报更精美更醒目,草根国大党则略显简陋。这可能与人民党的竞选经费相对充足有关。毕竟无论是政治捐款还是选举债券,人民党都遥遥领先其他竞争对手。《环球时报》记者不会印地语和孟加拉语,当听到车内广播节目中不时传出“BJP(人民党的缩写)”这个词,有的歌曲中也在重复“BJP”,就问司机是什么意思。司机解释说,这是人民党的竞选广告,大意是鼓励大家出来投票。他还表示:“我当然支持BJP!有些西孟加拉邦人对邦首席部长、草根国大党领导人玛玛塔有些不满意,人们或许期待BJP能够创造新的奇迹”。据司机介绍,人民党“乘虚而入”,草根国大党则以牙还牙,为攻击人民党和莫迪总理,后者推出一个名为《总理,请回答这个问题》的网络系列短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揭莫迪政府短处。▲

2

加尔各答:就业不易

部分西孟加拉邦民众对现政府的不满情绪,离不开经济发展等问题。苏布拉什是《环球时报》记者入住酒店的餐厅行政主管,他坦言:“我是经过几轮激烈竞争才得到这个职位的,现在西孟加拉邦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大。”苏布拉什说,在加尔各答深入观察,能看到不少废弃的工业楼。英国殖民时期。加尔各答曾是印度的首都和制造业之都。2011年以前,因当地政府治理不善,导致加尔各答工业基础遭到严重破坏,制造业也逐渐向周边其他邦转移分散,这些都给就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苏布拉什还指着新闻网站上一张照片说:“这是加尔各答郊区火车站的2号月台,上面站满了从本邦农村地区赶来谋生的农民。他们没什么技能,就想在加尔各答找到工作,挣多少都可以。他们都有火车通票,如果到早上九、十点钟还没有人来找他们做工,就只能再坐火车回村。”

据了解,玛玛塔就任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以来,一直致力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希望借此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但因就业需求过大,收效并不明显。近年来承载就业人口力度最大的建筑业又日渐萧条。苏布拉什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地产销售,他无奈地说:“加尔各答南部以前是很多人的置业首选,但最近听说那里空置房多了不少。”

加尔各答的就业状况只是印度整体就业状况的一个缩影。“经济有增长,就业无改善”似乎是莫迪经济学推行以来一直难以摆脱的魔咒。《环球时报》记者在新德里的一场活动上,听印度央行前行长拉詹分析说,印度每年新增的待业人口高达1200万,如果要为这些人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则每年至少需要10%的经济增长水平,显然现在印度的经济增速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苏布拉什每月收入约在2万到2.5万卢比(1卢比约合0.1元人民币)之间。记者在加尔各答的一家中餐厅用餐,3个人、三菜一汤大概是1500卢比,物价水平约为德里的1/3,而苏布拉什这样的收入据说在当地并不算低。原以为苏布拉什也像那个司机一样支持人民党,没想到他却是草根国大党的支持者。苏布拉什强调自己“是本地人”,或许他知道草根国大党已经为改善经济状况尽了力。按照当地一些政治评论家的话说,玛玛塔为人用心尽责,但有些专权。她最大的优点是勇敢,至少敢于对腐败现象说“不”,打击地方叛乱武装。她还唤起公众对农村贫困问题的关注,提出保护占邦人口约1/4的穆斯林族群的利益,推动大吉岭茶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在加尔各答机场有很多西孟加拉邦旅游局发布的广告,主打家庭、亲子、自然等内容。▲

3

“活力海德拉巴”:穆斯林选民有取舍

11日大选当日,在安德拉邦阿嫩达布尔区的一个投票站附近,两个地方政党的支持者发生冲突,造成人员伤亡。而《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印度大选的第二站就选在安德拉邦与特伦甘纳邦的共用首府海德拉巴市。实际上,安德拉邦的首府目前已迁往东部的阿马拉瓦蒂。几年前,特伦甘纳邦从安德拉邦分离,海德拉巴成为其首府,随后安德拉邦将政府机构移置阿马拉瓦蒂,但仍然视海德拉巴为法定首府。安德拉邦农业发达,盛产水稻,是印度的粮仓。特伦甘纳邦地处高原地区,雨量较少,土质贫瘠,但畜牧业较发达。安德拉邦还是印度最重要的烟草和矿产产地。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两邦加在一起,将产生42个人民院议席。

海德拉巴属于此次大选第一阶段投票的城市。不同于新德里和加尔各答,这里几乎找不到丝毫选前热闹的政治气氛,街面上的艺术宣传画以及招兵、公务员考试辅导、聘用运动教练等各类广告多过政党宣传的海报。据一名常驻印度的资深同行分析,特伦甘纳邦和安德拉邦基本被地方政党把控,政治势力分野比较明晰,没有做广告的必要。此外,海德拉巴经济活跃,市民比较享受目前这种安居乐业的环境,对当前执政党的治理现状比较满意,所以投票的政治热情不高也在情理之中。

“活力海德拉巴”是这座城市的定位,相比西孟加拉邦相对单一的旅游广告,这里的确显得更有活力。这里有沿街叫卖的小商贩,也有灯火通明的大商场,无论是城市建筑还是商业活跃程度,海德拉巴给人的感觉都是堪比中国国内的二线大城市。

在海德拉巴,清真寺等非印度教的宗教建筑比《环球时报》记者到过的其他印度城市要多一些。走在街头,也能看到很多身穿传统穆斯林服装的人。从选举的角度看,这部分穆斯林选民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人民党而言,其脱胎于母体——“国民志愿服务团”,一向奉行印度教至上的理念,这会影响到穆斯林选民的取舍。在与当地主要政党之一的“特伦加纳国家委员会”(TRS)发言人拉苏尔·汗交流过程中,对方也多次提醒记者,在该地区观察选举,应重视穆斯林等少数族裔的态度。当地奥斯曼尼亚大学教授坎查·易拉阿赫从小生活在印度南部农村,家乡在自由化运动中毁于一旦,在他看来,印度的选举制度还有漏洞,存在一些政党操纵选举的现象。▲

4

“盛宴和大集”:赶上大选很幸运

印度选举投票从早上7时开始。《环球时报》记者走进设在海德拉巴当地一所学校附近的投票站,那里打扫得很干净。距离投票站约50米处,摆放着几张桌子,上面散落着几本确认选民身份的小册子。9亿规模选民的投票让很多人以为会有人山人海的场面出现,但实际上,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投票站。投票点周围,还有几名负责维持秩序的军警。

7时10分,一对年逾花甲的夫妇最早走出投票站。他们说,家就住在附近,所以来得很早。老先生英语很流利,说“我们是最先投票的”时显得很自豪。当记者问“把票投给谁”时,他哈哈地笑着说:“这个可不能说。”随后记者看到现任联邦院(印度议会上院)议员拉玛昌德拉·拉奥一家来投票站投票,随后还接受了当地媒体短暂采访。拉奥是国大党党员,相信他们的选票不会有太多悬念。

早上8时半过后,来投票的人才慢慢多起来,刚刚还安静的街道顿时被一片喧嚣声取代。人们像是去赴一场西方媒体所说的“民主的盛宴”,同时也像是赶一次“民主的大集”。

对这场“盛宴”和这次“大集”,印度人的心态各异。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来海德拉巴出差的一名小伙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肯定会投票的。但老实说,真的不差我那一票。”据他介绍,泰米尔纳德邦是4月18日第二阶段投票的地区,那里的选举环境与安德拉邦、特伦甘纳邦相比差不多,基本也是被地方政党把控。

在西孟加拉邦采访时,有不少当地人告诉记者,他们不会去投票,有的抱怨“饭还吃不饱,哪里顾得上投票”,有的则表示“看透了印度民主政治的虚伪”。在回德里的航班上,一名男士带着家里的3口人要去欧洲度假、探亲,记者问:“为什么不投完票再去呢?”他笑着说:“投什么票,与我无关啦!我早就移民了,没有投票权!”说完拿起手机看起《权力的游戏》。望着舷窗外一片漆黑的夜空,记者想起行前一个印度同行说的话:“能在印度常驻期间赶上大选是一种幸运,这是深度观察了解印度社会和各色人生百态的捷径,没有之一。”▲

猜你喜欢
加尔各答人民党环球时报
来,吃糖
“气”
莫迪赢了
红装爱武装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