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体育健康教育的开展

2019-04-19 01:26莫艾宋帅容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健康教育体育教学

莫艾 宋帅容

摘 要: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体育+健康教育”健康不仅是生理的,而且还是心理的、行为的。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的良好状况,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健康教育;体育教学

纵观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我们感到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头,体育教育的改革依然穿新鞋走老路,效果不容乐观。正确认识和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科学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那么,如何认识和理解体育与教育教育的关系?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高中体育教学?笔者试着做一些简单的探讨,与同仁共勉。

一、体育教学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1.创建成功体验,让学生增加自信心。长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心理非常压抑,这种压抑的心理就像尘封的冰河,冻住学生过热的热情,怎样才能融冰解冻呢?这就需要教师用火热的光芒去破冰解冻。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可以达成的目标和要求,给他们创建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能力的提升,不仅增强学习的自信,还能提高踊跃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使学生有快乐的体验,不要过于看重成绩,以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精神紧绷,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锻炼,并享受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快乐。

2.谈话引导,让学生认识自我,克服自卑。体育教学内容呈现多样性、学生体能的个别性与气质类型差异性,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课外的开放性与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体育教师必须应用课堂与课外的开放性、交流感情的直接性等有利条件,深入学生的体育学习之中,了解情况,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情感和学生交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启迪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和正确对待出现的各种问题。

3.通过体育课外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的课外活动具有着实践性和趣味性的特征,学生易于接受,并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且它也不受课堂教学中的空间、时间、形式等限制,更能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才有利于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得教学活动由课内自然延伸到课外。教师应准许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与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形式和内容,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某种练习,让大量空余的时间变得充实有意义。

二、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由于健康教育包括很多内容,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健康教育,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与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健康教育包含于体育教学之中,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由于条件限制,教师应结合体育课的特点选择健康教育的内容并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平衡好两者的关系,防止顾此失彼。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应加强理论指导,并尽可能地把它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通过实例来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例如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特点,开展运动处方教学即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4.心理和生理并重的原则。当今学生由于社会、家庭、自身等各种因素,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教师要本着心理和生理并重的原则,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5.经常性原则。由于初中学生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其健康行为、卫生习惯的形成需要经常不断地进行强化,并用一定的制度加以督促约束,同时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内外结合。

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教学既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过程,又要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思想性,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随着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国家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而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素质教育原则就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作为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总目标而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種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

四、教师应当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指导。比如有一次发现我的一个学生徘徊在体育组办公室门外,不敢进来,第一感觉告诉我,他肯定遇到麻烦了。于是我经常找他交谈,在闲聊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是因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学习焦虑、紧张,成绩下滑,进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我和他一起分析原因和寻找解决的办法,他小学成绩突出,爸妈期望过高,初中基础不够扎实,学习竞争非常激烈,一时无法摆脱失败的困扰,便产生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无法静下心来专心学习。我提出以下几种解决办法:(1)调整学习方法,扎实基础;(2)树立成功信念,不断鼓励他,肯定他取得的成就;(3)及时调整心态,摆脱过重的心理负担,只要努力就好,不要考虑成绩的优劣;(4)经常进行中慢跑,释放精神压力,保持轻松、精力充沛的良好状态。经过多次的心理疏导,他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成绩也稳步上升,我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

参考文献:

[1]刘运东.聊城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的实施现状[D].聊城大学学报,2018.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健康教育体育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