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文化自觉讲好中国故事

2019-04-19 12:07邵英俊陈锋陈姗姗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英语教学

邵英俊 陈锋 陈姗姗

摘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战略背景下,树立基于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存在中国文化的缺位,这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树立基于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本文从教材、考评体系以及大学英语教师三个角度剖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位的原因以及对策,认为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国文化的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树立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进而形成全面、理性的文化观,在未来国际交往中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文化自觉;中国文化缺位;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227-02

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意。”由此可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密不可分。事实上,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离开文化自觉谈文化自信,缺乏对自身文化的反省和客观审视,极易走向文化自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化交流的形态已经从早期的文化引进来过渡到文化间互动,进而发展到现在的文化走出去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坚持用外语发出中国文化的声音,表达中国文化的价值诉求,减少他国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提升中国整体外在形象,应成为外语教育界的时代重任[1]。反观当下大学英语教学,学生经过大学英语学习甚至是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之后也普遍不能恰当、准确的用英文描述、阐释中国文化现象。虽然专业化的汉外翻译队伍逐年壮大,但是在我国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专业翻译硕士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国际交往的需要。笔者认为,如果想要在国际交往的方方面面真正讲好中国故事,非英语专业的其他专业高校在校生理应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而面向他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应顺应时代的需要,做出应有的改革和调整。

一、调整教材内容

教材是学生获取语言文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的主要依托,因此教材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修完一门课程之后所能习得的知识结构。目前各种版本的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几乎清一色的是英语语言文学或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包括听力教程及补充阅读教程亦是如此。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一直是缺位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不能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例如春节这一中国文化标志性的文化符号,绝大多数学生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输出,对于这一文化符号的表达依然只停留在“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等浅表的描述上,其他诸如“守岁”、“祭祖”、“汤圆”、“贴春联”等包含丰富民俗活动及文化内涵的词语的英文表达知之甚少。另一个后果就是,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和分析,因此应该在包括听力教程和补充阅读教程在内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的内容,当然应该选取由知名汉学家或者通晓中西语言文化的学者撰写的中国文化篇章,保证语言文化的准确、地道。虽然大学英语课堂不是学生获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却是学生习得中西文化对比能力和方法进而形成全面、客观的对于本民族文化认识的途径,也有助于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进行必要的内省以及对于西方文化形成批判性的认识,克服文化自大和文化自卑,逐步建立起基于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在对外交往过程中真正的讲好中国故事。

二、改革考评体系,纠正不良导向

测试与评价是正确评估教学过程与效果的重要环节,而且可以对于教学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引导。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成绩一直是学生、学校及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英语水平评价工具和指标。近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经历了多次改革,比如在听力和翻译部分作出的调整,实行一场多卷等,但是纵观整张改革后的试卷,只有翻译部分内容是与中国文化直接相关的。

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直向学生强调,语言学习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两回事,前者的目的是要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正确的文化观,进而提升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但是学生中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应试导向惯性极大,以致大多数学生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鉴于此,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只能有针对性的将考试中的翻译部分引导学生做一些中国文化题材的段落翻译练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欣喜的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中国文化英译普遍感兴趣,同时又惊讶于经过近10年的英语学习之后,如此耳熟能详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词语竟然不知道如何用英文表达。据此,笔者认为除了上文中提及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内容,亦应在现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包括笔试和口试)增加与中国文化直接相关的考试题目。相信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增加中国文化相关内容后,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更多关注本民族文化以及相关英文表达,逐步唤醒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三、提升教师跨文化专业素养

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操作者,对于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教学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引导唤醒学生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进而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专业素养必须得以保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会习惯性的把重点放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而课堂上比较有限的文化教学也几乎都是英语语言文化内容,忽略了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介绍以及中西文化的对比分析。一方面是因为英语教师缺乏文化差异意识和向学生介绍本土文化的意识,造成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超出了本民族文化;[2]另一方面是文化翻译尤其是汉英翻译涉及丰富的中国文化,一些文化词的翻译尚存争论,不同视角下同一个文化词的汉英翻译往往产出不同版本。加之大学英语教师的语言功底参差不齐,也限制了对于本民族文化英文表达的准确把握。这就要求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正确的跨文化态度,一种不卑不亢的理性文化观,用客观、宽容的态度对待文化间的差異、对话与交流,同时教师应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以及课堂上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导入。另外,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广博的跨文化视野。最后但却是同等重要的是,教师应具备精湛的跨文化教学能力[3],这样才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语言和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是长期存在着文化交流的“单项透支”和“赤字”[4],即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和中国文化的少量输出之间的出入。“中国文化走出去”是近年来提升国家影响力的重大战略。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一是要对本民族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和认同,并且有高度的自觉和在此基础上的自信;二是要习得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理性、客观的跨文化素养。只有具备以上两个条件,才能在世界上更多的发出中国声音,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讲好中国故事,当下我们依然还是要借助于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作为未来国家建设以及对外交流各个领域精英的高校在校生,首先应该唤起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逐步建立起文化自信,在未来的国际交往中强有力的发出中国声音,而当下和将来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也应该朝着这样一个目标作出很多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宋建清.外语教育的文化使命与翻译中的身份认同[J].教育评论,2013,(3).

[2]李桂苓.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导入及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8).

[3]盛雪梅.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审思[J].中国外语,2008,(5).

[4]叶小文.中国文化“走出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大学英语教学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