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沁人心脾的暖意

2019-04-20 11:42汪太理
清风 2019年1期
关键词:老布什老百姓福建

汪太理

项南

酷暑寻凉,严寒趋暖,是人的天性。本刊在2018年盛夏发表过一篇《盛夏里的丝丝凉风》,倏忽又见寒冬凛冽,北方千里冰封,南方多地飘雪,一个字:冷。

体感虽觉寒,而浏览近期报刊心存氤氲,总有不少人、不少事带来暖暖的春意。

2018年11月30日,94 岁 高龄的美国前总统老布什逝世。老布什总统因为参与构建现代中美关系,而在中国久负盛名。他在担任美国驻中国代办时,与其夫人芭芭拉在天安门城楼前一张扶着自行车的照片,定格在不少中国人的脑海中。

当中美关系遭遇建交以来的寒流时,中国人民自然格外怀念曾为中美建立友好关系的美国政治家,对他们的人格和政治智慧表示崇敬。

小布什在父亲的葬礼上说:“父亲每当胜利成功时,会与他人共享荣耀;但遭遇挫折失败,则会一肩承担;老布什能和任何人相处,且善解人意。”“他重视人的品格,而非血统,也不愤世嫉俗。”“他总是看到每个人好的一面。”例如当年总统大选中击败父亲的克林顿,小布什说,他的兄弟姐妹都将克林顿视为手足家人。这就是君子风度。对比美国现任总统一天到晚龇牙咧嘴、四面出击、不留口德的形象,老布什无疑值得尊敬。

老布什还有一个令人暖心的故事。2013年,老布什身边一名保镖的2 岁儿子得了血癌,化疗后开始掉头发。特勤局的探员们计划剃光头,以安慰和支持孩子。老布什居然也剃光头发,抱着孩子和大家合影。其内心的善良可见一斑。这种对中国友好的政治家,值得中国人怀念。

如果说老布什在残酷的西方竞选政治中尚能如此温和善良,那么曾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则显得更加高大、伟岸。项南在福建任职期间所表现的人格光辉,至今仍可灼热那些迷朦的官心,擦亮被金钱权力蒙尘的世道,照耀因党风官风不正而迷茫的民心。

《瞭望智库》发表的文章《“群众在骂娘,你们怎能咽得下?”是什么让这个省委书记大发雷霆》,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值得抽空细读。

文章没有谈项南如何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开放——尽管那时的福建改革力度之大、效果之彰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说项南是有名的改革开放的闯将、踏石留印的能官,并不为过。文章虽只选取了项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一串小事,却如同水墨般浸润开来,春风化雨,让人们认识了这位伟岸的共产党人。

初到福建,省里安排他入住前几任省主管领导的住地,他嫌“高大上”拒绝了;又安排他住汤井巷省委高干宿舍,他说超标。他看中了屏山大院部队搬迁后的空营房,那是一处紧靠路旁的平房。省委警卫处起初不同意,想找他的人什么时候可以去串门?万一发生了安全问题怎么办?“什么安全问题?找我的人难道会害我?省委书记也是老百姓,是老百姓的书记,来自老百姓,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一位高官的拳拳赤子之心,至今仍在感动着人们。

项南的故事很多。在原则面前,即便同事不理解,下级有误解,兄弟单位难了解,项南依然秉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不向世俗妥协。其“无欲则刚”的清正形象有口皆碑。

一些官员唱功绝顶,堪称影帝。但混得了一时,保不了一生。那些披着“人民公仆”外衣,喊着“为人民服务”口号的贪官污吏;那些霸气凌人,欺上瞒下的官场伪君子嘴脸,人们见得多了。这些本质上是与人民对立的贪腐官僚,遭到历史唾弃只是迟早的事。廉洁奉公不需要大道理。福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糖弹如箭,贪腐如沼,稍不留神便陷没其中。作为“封疆大吏”,重权在握,项南何以能“守身如玉”?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心中装着普通老百姓。这样浅显的道理,弄懂不难,但身体力行却不容易。

老布什的轶事还在传扬。项南的故事还流传在八闽大地。无论身处何地,真诚为人民,历史才会记得他。而清正廉洁形象所散发的光热,不因时日而衰减,依旧温暖着很多很多人的心。

猜你喜欢
老布什老百姓福建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对老百姓好就是对党忠诚——践行正确人民观
十一月 福建党史上的今天
那个梦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福建艺术战“疫”
各界政要送老布什最后一程
老布什的服务犬将帮助受伤士兵
老百姓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