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应用效果分析

2019-04-20 08:0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精细化产后剖宫产

徐 敏

(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600)

剖宫产是临床产科的常规术式,其多用于妊娠期合并症或难产产妇,可保证母婴安全。但由于手术为有创操作,会对产妇腹腔器官功能造成干扰,或发生手术应激反应[1]。加之产后激素变化,产妇可能出现心血管或泌尿系统并发症,延长其产后康复时间。本研究主体为2018年06月-2018年12月间来院治疗的90例剖宫产产妇,旨在探究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主体为来院治疗的9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A组和B组,均45例。其中,A组年龄范围是24-37岁,平均(29.51±0.62)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38.15±0.48)周;孕次为1-3次,平均(1.24±0.26)次;初产妇28例,经产妇17例。B组年龄范围是23-36岁,平均(30.15±0.63)岁;孕周为36-42周,平均(38.38±0.54)周;孕次为2-3次,平均(2.02±0.13)次;初产妇29例,经产妇16例。比较并无差异(P>0.05),允许对比。

1.2 方法

B组的方法选用常规护理:定时监测体征;饮食指导;规范用药行为和纠正不良习惯。A组的方法选用精细化护理:

1.2.1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产妇沟通,了解其性格特征,并评估负面情绪诱因,制定个体化疏导方案。于病房内播放轻音乐,限制陪护人数,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因环境嘈杂使其出现焦虑情绪。嘱家属多陪伴产妇,给予其精神支持。

1.2.2 饮食干预

术前坚持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素与高钙类饮食,保持营养均衡。产后应适度调节饮食结构,多食催奶类食物,如红枣鸡蛋汤、鲫鱼汤和黄豆猪脚汤等。指导产妇多食瘦肉、新鲜瓜果和氨基酸高类食物。禁食高钠与油炸类食物。

1.2.3 康复指导

指导产妇早期下床,以促进子宫收缩,将残留物排出。根据产妇的个人体质制定运动方案:以散步和慢走为主,以促进机体康复。

1.2.4 疼痛护理

麻醉药失效后,会伴有伤口疼痛,应全面讲解疼痛原因,并评估其疼痛程度,可服用止痛药。定时清理伤口,防止其出血或化脓。并询问产妇伤口感受,若有异常瘙痒等症状,可能为感染,需要进一步行实验室检查。

1.2.5 健康教育

剖宫产产妇的机体免疫力较差,应叮嘱其注意卫生管理,需经常更换牙刷、毛巾与床上用品,并每日清洗外阴,确保其清洁与干燥。全面讲解产后护理要点,普及子宫复旧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并指导其进行新生儿哺乳和自我护理。告知其产后常见并发症,使其科学预防。

1.2.6 哺乳护理

产妇产后的乳汁量不足或工作因素等均会降低其母乳喂养积极性,护理人员应细致讲解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体质与精神发育的积极影响,指导其正确哺乳。此外,应注重乳房护理,每日用热水行乳房热敷3-4次,并按摩乳房,促进乳汁分泌。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切皮-娩出胎儿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等围术期指标;记录出血、腹胀、下肢深静脉血栓(简称DVT)和尿潴留等并发症率;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度,均为20个条目,标准分为50分,心理状态与分数负相关;利用自制评价表测评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行为、康复指导、服务态度、哺乳指导、护理技能与沟通技巧,共80分,分为满意(61-80分)、相对满意(31-60分)和不满意(0-30分)。

1.4 分析统计学

2 结 果

2.1 对比围术期指标

A组的切皮-娩出胎儿时间为(6.45±0.47)min,B组为(12.13±0.57)min(t=51.575,P=0.000);A组的手术时间为(50.16±3.45)min,B组为(56.18±3.44)min(t=8.289,P=0.000);A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为(12.05±1.84)h,B组为(21.65±1.95)h(t=24.020,P=0.000)。

2.2 对比并发症率

A组中,出血1例(2.22%),腹胀1例(2.22%),DVT 1例(2.22%),并发症率为6.67%(3/45);B组中,出血2例(4.44%),腹胀4例(8.89%),DVT 2例(4.44%),尿潴留2例(4.44%),并发症率为22.22%(10/45)(x2=4.406,

P=0.036)。

2.3 对比心理评分

护理后,两组的心理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对比心理评分[ ±s/分]

表1 对比心理评分[ ±s/分]

分组 例数 焦虑 抑郁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A组 45 61.28±3.45 43.16±2.51 28.490 0.000 60.24±4.65 42.08±2.55 22.971 0.000 B组 45 61.08±3.52 52.66±2.64 12.837 0.000 60.44±4.52 52.46±2.64 10.227 0.000 t-0.272 17.494 - - 0.207 18.971 - -P-0.786 0.000 - - 0.837 0.000 - -

2.4 对比护理满意度

A 组中,护理满意2 8 例(6 2.22%),相对满意1 5 例(33.33%),不满意2例(4.44%),护理满意度为95.56%(43/45);B组中,护理满意20例(44.44%),相对满意17例(37.78%),不满意8例(17.78%),护理满意度为82.22%(37/45)(x2=4.050,P=0.044)。

3 讨 论

剖宫产是常用分娩方式,可降低自然分娩对母婴安全的威胁性,以人为干预方式结束分娩过程[2]。但其术后并发症多,对产妇康复具有不利影响。临床建议:为该术式产妇行护理干预,以促进术后康复。精细化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强调护理干预的全面性和细致化,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感与抑郁感,使其保持乐观心态,并能规范其饮食行为,保证营养均衡。护理后,产妇的伤口愈合时间可明显缩短,母乳喂养意识可得到提升,并能在科学的自我护理中减少并发症。该护理具有个体化和人文性特征,可最大化提高产妇的护理舒适度[3]。结果为:A组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B组;并发症率(6.67%)低于B组(22.22%);心理评分均低于B组;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B组(82.22%)(P<0.05)。结果同段冬梅[4]等研究相符。可见,精细化护理可改善剖宫产产妇的相关指标,纠正其负面情绪,效果较佳。

猜你喜欢
精细化产后剖宫产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