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硫酸盐环境中砖质文物的脱盐与加固材料

2019-04-23 09:27王盛霖白崇斌谢丽娜汪娟丽李玉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脱盐消耗量X射线

王盛霖,白崇斌,谢丽娜,汪娟丽,李玉虎

(1. 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119; 3.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

0 引 言

砖作为传统建筑材料从古至今一直被广泛使用,一般是将黏土或砂土用水调和,制成泥坯于1 000 ℃左右高温烧制,熔化的硅酸盐使泥坯内部颗粒之间黏结,硬度增强。中国古代建筑多以砖木结构为主。砖作为建筑材料的建筑大致分为:单体建筑、附属建筑及制品。单体建筑包括城墙、砖塔、砖墓葬等;附属建筑及构件包括台基、柱础、栏杆、台阶等[1]。

砖质地疏、多孔隙、吸水性强,加上长期暴露在大自然环境中,遭受物理气候、大气污染、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生物风化作用,产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其中可溶盐对于户外文物的破坏现状十分严峻,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重大难题[2-5],常见可溶盐主要有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以及氯化盐,通过水中溶解、迁移渗透、结晶膨胀过程,形成结晶压、水合压和体积膨胀压,造成基体材料边缘的起壳脱落和酥碱粉化,这是最为常见的盐害表现形式[6-8]。如西安明城墙含光门部分存在表面泛白、酥粉剥落、裂缝等病害,检测结果表明,墙体中含有较多微溶、可溶盐,砖体盐含量高达4.4 g·kg-1以上,是陕西土壤饱和含盐量的1.4倍以上,主要盐分以硫酸盐为主,特别是硫酸钠和硫酸钙含量较高[9-11]。

针对砖质文物的盐害损毁现状,常用加固与封护材料中,无机材料有石灰水[12]、硅酸钠溶液、高模数硅酸钾溶液[13]等,有机材料有德国产Remmers 300(正硅酸乙酯)[13],国内有机硅材料代表是武汉大学自主研制的WD-10,主要成分是C12H25Si(OCH3)3[14]。

传统无机加固材料兼容性好,但在脱盐除盐、加固外观表现等方面达不到理想效果;而有机加固材料耐候性能差,除了高昂的价格外,非但没有脱盐功能,对加固对象的可溶盐含量也有严格的要求。因而,研究兼具脱盐功能的加固材料成为砖质文物等保护的一种创新思路,加固材料的研制和工艺技术的开发是其重点和难点,具有重大的社会需求和急迫性。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样品

二水合草酸、无水硫酸钠、氯化钾和八水合氢氧化钡(均为分析纯试剂,简称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磷酸(AR),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氯化钠(AR),广州华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甲醇、无水乙醇(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去离子水,自制。

实验模拟样品选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昆明湖下发掘的明代墓砖,主要成分为42.3%石英、19.6%钾长石、17.5%斜长石、10.7%方解石、5.0%伊利石、3.3%针铁矿、1.6%角闪石。

1.2 仪器和设备

高分辨X射线多晶衍射仪(XRD):日本理学Smart Lab 9,最大输出功率9 kW,管电压20~45 kV,管电流10~200 mA,水平测角仪最小步进0.000 1°。

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日本岛津EDX-7000,X射线管为Rh靶,检测器为硅漂移检测器,对Na-U元素定性、定量分析。

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日本高新公司SU3500,二次电子分辨率:3 nm、30 kV;7 nm、3 kV;背散射电子分辨率:4 nm、30 kV;10 nm、5 kV;放大倍数:5~30 000。

离子溅射仪:Baltek公司生产,规格编号SCD005。

无线阻尼抗钻仪测量系统:意大利SINT Technology公司生产,型号DRMS-SE26。

双头数控雕刻切割机:SK-1512型,济南率刻数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超纯水系统Water Pro PS:美国LABCONCO公司生产。

电导仪DDS-11A型:上海大普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分析天平BSA224S-CW型: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生产。

1.3 实验方法

1.3.1模拟样品预处理 将墓砖切割成3 cm×7 cm×7 cm大小,表面打磨后放入装有定量去离子水的烧杯,将烧杯置于超声波清洗器内,仪器参数设置为水温40 ℃、声波40 kHz。定时测烧杯内水溶液电导率和用纯净去离子水更换水溶液,以此监测模拟样品内可溶性盐去除情况。当电导率数值趋于稳定,即认为模拟样品已除盐。

1.3.2含盐加固及除盐 分别称量0.5、1.0、1.5、2.0、2.5、3.0 g无水Na2SO4配制成40 mL的水溶液,把不同浓度的盐液正面(7 cm×7 cm)滴加到6块模拟样品内,依次记为编号A1~A6。再配制以上盐液,滴加到另外6块模拟样品内,记为编号a1~a6。选用NaCl、KCl重复上述操作,各记为编号B1~B6、b1~b6、C1~C6、c1~c6。

本研究采用的加固试剂是一种双组分无机加固试剂[15],已在含光门土遗址、大唐西市土遗址、蓝田猿人遗址等地开展了实质性工程保护。本实验中,组分A为20.0 g H2C2O4·2H2O、10.0 g H3PO4溶解在1 L EtOH中,组分B为15.0 g Ba(OH)2·8H2O溶解在1 L MeOH-H2O中。

对编号为A1~A6、B1~B6、C1~C6的模拟样品,每块样品先滴加30 mL组分A自然晾干后,再滴加100 mL组分B,重复上述两步操作2次。这种加固方法记为A-B。对编号为a1~a6、b1~b6、c1~c6模拟样品,则先滴加100 mL组分B自然晾干后,再滴加30 mL组分A,重复操作2次,这种加固方法记为B-A。A-B和B-A两种加固方式处理后的样品,用1.3.1中方法除盐,计算各自的盐消耗量和盐回收率。

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实验(图1),配制7%质量分数Na2SO4、NaCl、KCl溶液各500 mL,取3块模拟样品各记为编号D1、D2、D3,烘干、称重后分别浸入3类盐液24 h,取出烘干再次称重计净吸盐量,用去离子水除盐,计算在不进行加固条件下样品的盐自然回收率。

图1 1.3.2实验路线

1.3.3强度变化实验 分别配制Na2SO4、NaCl、KCl的10%盐液,各把2块模拟样品放入不同盐液中浸泡、晾干,对每组盐液浸泡的2块模拟样品砖,进行A-B方式加固处理,循环加固多次,样品各记为编号E1~E3;B-A加固处理,循环加固多次,样品各记为编号e1~e3。加固后的样品,分别进行无线阻尼抗钻仪的强度测试。

1.3.4结构表征测试 把1.3.2实验中加固后去离子水除盐的浸出液减压抽滤、蒸干,得到的盐结晶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将含盐加固的样品除盐后,取粉末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同时测试未处理的空白样品。

将含盐加固的样品除盐后,取其粉末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同样测试未处理的空白样品。取除盐后的模拟样品切割成小块,在离子溅射仪中多次喷金,置于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处理后的微观形貌变化,并进行能谱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脱盐结果分析

2.1.1空白实验结果 表1数据结果表明,由于模拟样品的多孔性硅酸盐结构,加盐、脱盐的过程,会有一部分盐被吸附在微观孔隙中,难以清洗脱除,空白样品的盐回收率在90%~94%,所以模拟样品本身对以上3类盐均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2.1.2含NaCl、KCl加固后脱盐结果 图2的盐消耗量数据表明,在定量加固过程中,随着盐含量逐渐增大,不管是A-B还是B-A的加固方法,NaCl、KCl消耗量变化均很小,盐回收率保持在80%~90%。由于模拟样品自身多孔性结构的吸附性,未加固空白样品的盐回收率约为90%~94%,并且加固产生新的加固沉淀,在一定程度上对盐的流出造成阻碍。因此对于以上两类氯盐,加固试剂和不同的加固方法不会对可溶性盐产生作用。

表1 空白对照实验的脱盐结果

(a) NaCl消耗量 (b) KCl消耗量

图2含NaCl、KCl加固盐消耗量

Fig.2Salt consumption of the reinforced samples containing NaCl and KCl

2.1.3含Na2SO4加固后脱盐结果 图3中XRD结果表明,脱出盐晶绝大部分是实验初始添加的Na2SO4,与标准卡片对比,在图谱中也发现Na2SO4·10H2O的衍射峰,即盐晶中还含少量芒硝。根据Na2SO4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平衡关系,当温度介于32.38~233 ℃,Na2SO4在水中溶解度很高且变化很小,与饱和溶液呈平衡的固相是斜方晶型的Na2SO4,所以水浴蒸干盐液过程中,大量的无水Na2SO4析出;当温度低于32.38 ℃,Na2SO4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大,与饱和溶液呈平衡的固相是Na2SO4·10H2O,故蒸发过程也会形成少量富含结晶水的Na2SO4。综上分析,加固未对这部分盐造成性质上的改变。

图4中盐消耗量和回收率综合分析,不管Na2SO4含量高或低,B-A加固方法的盐消耗量要大于A-B加固。低含量时,两种加固方式中盐消耗量均随盐量增大而增大;高含量时,盐消耗量保持稳定,消耗量曲线末端波动很小,趋于水平。

根据沉淀平衡理论,20 ℃条件下,Ksp(Ba3(PO4)2)=3.4×10-23

(a) a1~a6为B-A加固脱出盐的XRD图 (b) A1~A6为A-B加固脱出盐的XRD图

图3含Na2SO4加固脱出盐的XRD图

Fig.3XRD patterns of the salt out from the reinforced samples containing Na2SO4

图4 含Na2SO4加固盐消耗量与盐回收率

2.2 强度变化分析

图5显示在加固方法一致的前提下,添加Na2SO4样品的强度提升要显著于添加NaCl、KCl两类可溶盐的强度提升。对模拟样品添加一定量NaCl、KCl加固后,不管采用A-B或B-A加固方法,阻尼抗钻强度基本保持一致,双组分的加固次序不会影响强度变化程度。当添加可溶盐是Na2SO4时,阻尼抗钻强度数据显示,B-A加固后的强度要大于A-B加固方法。根据上述脱盐结果分析,B-A加固方法消耗Na2SO4量多,推测生成了难溶性沉淀BaSO4,而工业上BaSO4的来源是天然硫酸钡矿石即重晶石,根据莫氏硬度标度,其硬度为3级标度,级别标准为方解石,故对强度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

2.3 表征测试分析

2.3.1EDXRF分析 把添加Na2SO4加固样品进行脱盐处理后,Al-U与Na-Sc两个测试通道的定性定量结果均表明,相比空白样品,处理后样品谱图中S、Ba元素特征峰变高、百分比含量增大。图6定性分析图显示,S元素特征峰的出峰位置未移动,产生特征X射线的激发能量为2.30 keV,峰强由0.010 8 μA增加到0.305 7 μA,Ba元素产生特征X射线的激发能量分别为的4.48、4.84、5.16、5.54和5.88 keV,峰强由未检测到增加至4.508 μA。定量分析数据表明,处理后样品内的S元素质量分数由0.118%增加到3.066%,Ba元素由未检测到增加到7.052%。

(a) A-B (b) B-A

图5不同盐加固后的强度变化

Fig.5Intensity change of the samples reinforced similarly but containing different salts

(a) Al-U通道测试全谱图 (b) S元素局部谱图 (c) Ba元素局部谱图

(d) Na-Sc通道测试全谱图 (e) S元素局部谱图 (f) Ba元素局部谱图

图6含Na2SO4加固脱盐样品的EDXRF图

Fig.6XRF spectra of the reinforced and desalinated samples containing Na2SO4

2.3.2SEM图像及Mapping分析 通过观察图7,未加固样品的表面孔隙疏松,孔径分布不均,加固处理以后的样品表面形貌变得平整,加固生成的沉淀对较大大孔径进行了有效填充,孔隙减少从而变得更加密实。在加固样品的表面选择一块区域进行典型元素的能谱面扫分析,得到了Ba、S、O、C、P元素的Mapping图像,可以看到这些元素的分布比较均匀,相对含量S为28%、O为24%、P为21%、Ba为6%、C为6%。

2.3.3加固后XRD分析 图8加固前后模拟样品的XRD峰谱对比分析,从横向的衍射角度上看,两者主峰位置保持一致,加固未破坏砖本质的基本组成,从纵向强度指标看,加固后主峰的强度比未加固降低很多。两者的主要衍射峰均为SiO2,由于加固的过程产生新的固体物质,SiO2相对含量有所降低,所以加固后样品图谱中虽然出峰位置不变,但峰强度有所减弱。处理后样品的部分衍射峰可与标准卡片号24-1035相对应,证明可溶性盐Na2SO4被消耗形成难溶性盐BaSO4。

(a)、(b)分别是未加固样品放大400、2 000倍的SEM图; (c)、(d)分别是加固后样品放大400、2 000倍的SEM图;

图8 加固前后模拟样品的XRD图谱

3 结 论

1) 在模拟样品的典型硫酸盐环境中,本中心自主研制的加固试剂可与Na2SO4发生反应进行不可逆转化,生成难溶性沉淀BaSO4填充砖体,强度测试结果验证这种转化后的沉淀作为重晶石的主要成分,对强度的提升存在促进作用。

2) 处理过程中,Na2SO4先被一部分Ba(OH)2转化为BaSO4,然后H2C2O4、H3PO4再与剩余Ba(OH)2反应,生成Ba3(PO4)2和BaC2O4加固沉淀。这3种钡盐化合物均为稳定的难溶性固体,常温下溶度积常数很小,在有水条件下,化合物的沉淀溶解过程游离出Ba2+数量非常少。基于以上性质原理,Na2SO4被转化生成BaSO4可视为不可逆反应,有利于实现硫酸根的高转化率;另一方面,离子态的钡元素存在数量非常少,在实际应用中安全可靠、无毒无污染。

3) 加固后模拟样品微观形貌变得紧密、平整,没有改变砖质文物原貌和基本矿物组成,符合文物保护的“最小介入”原则。

综上,初步研究表明这种加固材料可实现加固与脱盐一次完成,可有效降低盐害对砖质文物的损毁,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砖质文物加固材料。有关该加固剂在运用中如何提高硫酸盐盐转化率、与其他可溶性盐的相互作用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脱盐消耗量X射线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药消耗量研究
二醋酸纤维素脱盐膜制备及耐污染性能研究
膜强化脱盐技术在6.0 Mt/a常减压蒸馏装置上的应用
“南澳Ⅰ号”出水陶瓷器脱盐技术对比研究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有机化学反应中试剂最大消耗量问题探析
基于虚拟观测值的X射线单脉冲星星光组合导航
《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迈腾1.8TSI车燃油消耗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