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秉良:从土地的恩泽中汲取智慧

2019-04-23 02:51张金仿
现代妇女 2019年4期
关键词:甘肃省农户学生

张金仿

学生是她最幸福的收获

徐秉良对农业有一种天然的热爱,这种热爱让她拥有智慧和创造力,也拥有一颗敬畏之心。从1983年入职甘肃农业大学以来,她一直奉献在教育和科研一线,用自己的勤劳与汗水,谱写了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户”的人生篇章。

身为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秉良早已是桃李满天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0多年如一日在讲台上耕耘,对于她来说,学生是她最幸福的收获。“她崇尚爱的教育,以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她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一群充满朝气并日益进步的年轻人。”她的一位学生说。

身为人师,教学与科研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原有的教学方式基础上,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尝试,率先进行《普通植物病理学》双语教学示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辛勤耕耘的人,总是能收获满满的果实。由她主讲的《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在2005年被评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主持的教改项目“植物病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2005年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1年获甘肃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获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先后培养硕、博士研究生60余人,指导的本科生获省级大学生科技作品“挑战杯”大赛特等奖等7项,2014年获省级优秀博士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主编的《植物病理学》教材获2015年第三届全国林(农)类优秀教材奖。

“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这些荣誉,而是那些可爱、阳光、智慧的学生。”徐秉良说。如今,她的许多学生已经走向了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科研先锋与扶贫能手

在科研工作中,她立足甘肃,放眼世界,秉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钻研精神,准确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和科研前沿领域,紧密结合甘肃农业生产实际开展研究。

针对病毒病在生产中日趋严重,农药施用量增大,施用效果差,且农产品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徐秉良开展了病毒检测技术与病毒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尤其在病毒病检测技术与利用转基因技术和病毒株系间交叉保护作用的方法,防治病毒病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均有突破性进展;针对国内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源菌虫双杀生物农药,她开展了适用于西部旱作农业区微生物源菌虫双杀菌株的筛选,筛选了一株兼具抑菌、杀线、促生和耐盐的多功能生防菌株——长枝木霉T6,属国际首次报道。

园艺产业是甘肃省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甘肃扶贫攻坚战略中的支柱产业。但是,在产业发展中,病虫害防控一直是农户的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制约园艺生产效益提高的首要因素。

为了能够更深层次地指导基层的农业工作者,徐秉良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热心解决农户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她充分利用互联网功能,与果农、菜农建立了“植物保护”微信群、QQ群,对农户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解决办法。

打开她的微信,里面有10余个群都是为农户服务的群。“这些群大大地方便了我和他们的沟通,有时候遇到一些紧急的状况,农户不知道原因,就会在群里问我,我引导他们拍一些比较有特点的照片、视频,以此去判断具体的原因,好多农户因此提高了拍摄技术。”徐秉良笑着说。

到了瓜果成熟的季节,她总能收到一些从异地寄来的果品,不知道是誰寄的,但收件人确定是她。她就在群里说:“你们不用给我寄东西,好好把我教的方法灵活运用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有些农户就会回复她:“这果子您应该尝一口,这些收成有您的功劳。”她的心里就忽然一阵感动。

深爱那片土地

谈起农户,她总是心怀感激。

徐秉良回忆说:“参加高考、读大学,再到后来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大学教授,一路走来,我最感激的是当年插队时遇到的那些善良朴实的农户,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上个世纪70年代,徐秉良在白银景泰县某公社插队,当时才15岁的她便走向田间地头,学习相关的农业知识。她说:“他们是最有经验的老师,很多总结下来的经验都是最有效益的,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不只是经验,还有他们的朴实、真诚与智慧。”

后来,恢复高考的第3年,当时“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深入人心,青年学子纷纷放下手中的锄头,重新捧起书本开始学习。徐秉良也发奋图强,努力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考取了甘肃农业大学园艺系。对于农业,她一直深怀热爱。

一次,永靖县的一处百合种植基地的百合发生沤根病,徐秉良知道后立即赶往山上查看,不小心将腿扭伤了。这一伤事小,但接下来的工作不能放下,徐秉良让学生搀着她去往另一县给农户培训,结束后才发现腿越来越疼。到了医院检查后,医生说:“你这滑膜炎已经很严重了,为什么不早点来?”徐秉良说:“医生,能治好吧?”医生说:“能,但你要早点来就不用受这么多的疼痛了。”徐秉良心想:幸好给乡亲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2018年,徐秉良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我省高校中获此殊荣的唯一先进个人。此外,她于2000年入选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2004年获得甘肃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005年入选甘肃省“555”创新工程人才,2009年入选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2012年被授予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13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8月获“第四届甘肃省巾帼十杰”荣誉称号。

作为中国妇女十二大甘肃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她说:“能代表甘肃几十万科技教育工作者参会,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这次大会肯定了过去5年妇女工作对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让我感受到党中央对妇女工作的高度重视。新时代给我们女性搭建了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舞台,我心存感激,更加坚定了我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用孱弱的肩头担起重任,以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时代精神彰显巾帼本色,徐秉良的教育科研之路严谨而开阔。她以高远的目光、清晰的思路、开拓者的气魄、求真务实的作风,赢得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称赞,一系列辉煌成绩的背后,记载着她立足平凡岗位,不让须眉,默默奉献的光辉足迹。

著作等身,润物无声,在全省的教育科研界,她早已声名显赫,但她仍然像一个朴实的耕耘者,一步步稳健而睿智地向前走着,她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仿佛都有种子落地、抽芽开花的铿锵之声。

猜你喜欢
甘肃省农户学生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席晓辉作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赶不走的学生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Connect Three Generations
学生写话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