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重千钧勤廉传佳话

2019-04-23 05:23周盼
四川党的建设 2019年7期
关键词:新都区杨氏家训

周盼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一曲抚今追昔、大气磅礴的千古绝唱,这是一份洞穿历史、笑看风云的豪迈情怀。490余年前,一位词人在湖北江陵长江之畔挥毫写下这篇传世之作,他就是一代大家杨升庵。

杨升庵,本名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朝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后人习惯称其为“杨升庵”。

?立言成德 清白传家

桂湖园林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春天的新都细雨霏霏,偶尔可见游客或在亭台水榭边欣赏湖景,或漫步桂湖。楊升庵的青铜塑像前,不时有人驻足并鞠躬致敬。杨升庵博物馆馆长廖继成说:“新都是杨升庵祖籍所在地,留下了他很多足迹。而‘桂湖也因杨升庵在此沿湖遍植桂树得名。”历经明、清及近现代修建,桂湖现有升庵祠、升庵书屋、黄峨馆及楼台亭阁等古迹20余处,其中,升庵祠为桂湖的主体建筑。

沿着树木葱茏的绿道,远远望见古朴大气的深灰色牌坊“一代文宗升庵故里坊”。走过牌坊,顺着竹林掩映的清幽小径前行,路的尽头即可见杨氏宗祠。

木柱石磴,雕花窗棂,古朴典雅。走进祠堂,正上方“景清堂”的牌匾两侧书写着“汉代关西夫子后,明代蜀中宰相家”字样的对联。其中“汉代关西夫子后”指的是东汉太尉杨震,流传有“四知”拒金、清白传家的故事。说的是一位县令向杨震奉送黄金,并强调夜晚没有人知道,杨震拒收并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我父亲嘱托我要守护好这个地方。”杨德力是杨升庵第十四代孙,如今仍然居住在杨氏宗祠。自从2016年他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后,来祠堂的人越来越多,他也义务担任起了讲解工作。据他讲述,他已经为500余个团队做过讲解,人数已超过3万人,最多一天接待了13个团队。虽然没有报酬,杨德力还是很看重每次的讲解工作,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介绍自己家的家风”。

杨氏家族历来以清白传家,景清堂里珍藏的“四足”“四重”等重要的家训史籍,被杨氏后人奉若至宝,时常拜祭,重温祖先智慧。

据相关史料记载,杨升庵的祖父杨春1481年中进士。杨春治家甚严,经常用古圣先贤的言行事例教育诸子,即使犯了微小的过错也不姑息。对在朝中做官的子孙他常“以书论戒”,令其“以礼法自检,勿奢,勿怠,勿苟徇人意”。意思是说,你们当官责任重大,任何事情都应该站在道德公理的一边,以法律制度约束自己,以勤劳节俭持家,不能不知羞耻地附和别人的意思,也不能不择手段地胡作非为。

正德六年(1511年),杨升庵高中状元。新都地方官员提议修建牌坊以示表彰和纪念。祖父杨春坚决拒绝,“与其让一个举子获得荣耀,不如让全城的百姓获得恩典。加固城墙,可以庇护整个县城的人。”杨升庵欣然同意此举。修城时,建筑师们巧妙构思,在新都城墙上加盖了两层红色石条,称其为“城墙戴帽子”,远远看去,好似城墙戴了一顶状元帽。而新都城墙建成不久,流贼廖麻子进军成都,邻近州县的百姓纷纷涌入新都避难,新都因此庇护了数十万临近州县的百姓。

杨升庵的父亲杨廷和1478年中进士,效力于四朝皇帝。其虽然拜官首辅,但教子极严,他告诉杨升庵“读书登科是第二事,修身齐家乃第一事业”“吾立身四字,正、直、忠、厚”,强调做人比读书功名更加重要。

?谨守“四重”“四足”

杨升庵是“明代三才子”之首,一阕脍炙人口的《临江仙》被后世传唱数百年。而他出生的新都杨家“一门五世七进士,四举人,一贡生,两朝宰相状元家”,显赫一时。

杨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很大程度上与其优良家风密不可分。保存至今的光绪乙未本《杨氏族谱》和民国辛未本《新都杨氏家谱》中,记录着杨氏先祖清廉为官的事迹,也记载了杨氏的家规家训。其中最重要的家训是“四重”和“四足”。

“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这是杨家最广为流传的“四重”家训。几百年过去,杨家人一直遵从,并深入骨髓。2016年4月,杨德力的父亲去世。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老人家的最后遗言是帮他交党费。“父亲的言行也深刻影响着我”,杨德力记得,某次接待一个单位参观,对方隐晦地提出要给些讲解费,他婉拒了。后来,对方送来两盆绿色植物摆在宗祠,青翠欲滴。

同样受父辈影响,杨升庵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公元1524年,杨升庵在明朝著名的政治斗争“大礼议”事件中,触怒嘉靖皇帝,被罢官杖责,并终身流放云南。“四足”家训便是杨升庵流放云南前夕与妻子告别时亲笔所书,文中从居住、饮食、娶妻、育儿四个方面强调淡泊名利,节俭持家。

杨升庵在滇南三十多年,恪守清贫而不忘初心。他孜孜不倦博览群书,平生著述百余种。《明史·杨慎传》记载:“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杨升庵个人虽淡泊名利,却时时关心民间疾苦。当时,昆明一带的豪绅以修浚海口为名,勾结地方官吏强占民田,敛财肥私,杨升庵正义凛然地写下《海口行》《后海口行》等诗篇痛加抨击,诗中写道“疏浚海口银十万,委官欢喜海夫怨”。他还写信给云南巡抚,请他制止这种坑害百姓的恶行。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升庵在云南戍地去世,享年71岁。临终前,杨升庵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告诫子孙应坚守原则、重义轻利、见义勇为。

?良好家规引领社会风气

“人们的良好行为,社会的良好风气,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家族、家庭里言传身教出来的。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如果每个人都有良好的家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准则,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气。”新都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钟思勇表示,近年来,新都区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挖掘杨氏文化中“四足”“四重”“为官者清廉自律,为商者兼济大众”的优良家风家训,其思想内涵对当代党员干部极具教育意义。下一步,新都区将着眼“打造城市名片、打造廉洁地标、打造传世佳作”三大目标,打造升庵桂湖暨杨氏宗祠廉洁文化基地,以廉洁主题鲜明、廉洁内容丰富、教育实效突出为方向,有效传承和弘扬升庵廉洁文化、优良家风家规,打响四川廉洁文化品牌。(责编:蒋筱青)

猜你喜欢
新都区杨氏家训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成都市新都区召开2021年工伤预防项目启动会
新都区工资支付信用承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新都区:强化工伤源头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家训伴我成长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朱子家训》(四)
《朱子家训》(二)
《朱子家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