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慕课建设现状研究

2019-04-24 02:20王伟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科课程建设

王伟

摘 要:《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和《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对新时代我国慕课(MOOCs)(以下简称慕课)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分析研究当前我国慕课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助推慕课加快发展的途径是高等教育实现“四个回归”的重点任务。通过对“中国大学MOOC”等最具影响力的六大慕课平台上线的5,371门高等教育慕课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慕课建设存在学科覆盖面深度不够、慕课课程质量精度不够、高校参与慕课建设的力度不够、教师参与慕课建设的广度不够以及学生选学慕课的密度不够五个方面问题。为此,教育部门应着力构建慕课建设标准,高校应着力完善慕课上线配套设施,高校教师应着力推动慕课内容创新与反思,学生应着力参与慕课学习与讨论,四者合力构建我国慕课良好建设发展链,从而助推我国慕课“质”“量”并重和快速发展。

关键词:慕课建设现状;高等教育

慕课,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高等教育”知识网络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1]指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慕课平台开放力度,打造更多精品慕课”,中国慕课建设面临着新的要求和发展机遇。中国慕课的建设发展始于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入美国慕课平台edX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盟全球最大慕课平台Cousera,之后“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网络慕课平台兴起并大力发展,带动了中国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的慕课课程建设,2013年以来也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发展慕课的机遇和挑战。瞿振元(2014年)[2]指出慕课发展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最好契机。解德渤等(2015年)[3]认为慕课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方面均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师和学生形成了很大冲击。二是中国慕课教学模式革新和课程设计。孙雨生等(2015年)[4]构建了教师团队预先设置、学生预习、在线讨论和测验等高校普适性慕课教学模式。曾明星等(2016年)[5],李炜(2018年)[6]探讨了慕课与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教学方式的结合与革新。三是慕课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应用等方面。陈坚林(2015年)[7]、汪潇潇等(2016年)[8]、王海波等(2018年)[9],以及众多学者研究了慕课在外语、思政、人文等学科方面的课堂教学实践。

当前,国内关于慕课的学术研究还没有从宏观上对中国高等教育慕课建设现状进行摸底研究,因此聚焦“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慕课平台,收集、整理和聚类分析中国慕课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对进一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构建中国高等教育慕课课程体系、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分析对象与数据来源

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慕课课程模式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新先后发展了cMOOC模式和xMOOC模式。本研究侧重研究xMOOC模式下的慕课课程,把有无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作为主要界定选择标准。研究从慕课名称、开设单位、开设单位性质(国内高校、社會及科研机构、境内单位)、开设教师、开设教师职称、选学人数、开设慕课所属学科(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七个维度对慕课课程进行编码。

研究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当前最具影响的“中国大学MOOC”(2,252门)、“学堂在线”(1,697门)、“好大学在线”(946门)、“华文慕课”(99门)、“优课联盟”(310门)和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67门)六大慕课互联网平台的5,371门课程可得数据,时间截至2018年11月30日。进一步参照慕课开设唯一性(一些慕课多平台同时开设或同一个平台重复开设)、是否高等教育慕课(一些课程非慕课或非大学慕课)、数据完整性(一些数据教师职称缺失)等标准对数据进行二次筛选和补充,并对慕课课程所属学科进行科学归类划分,最终形成除军事学学科外11个学科门类、3,359门有效慕课课程数据,并形成数据库。

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国高等教育慕课建设现状

1.高等教育慕课开设情况

通过对各学科慕课课程数据的系统分析发现:截至2018年11月底,开设慕课门数最多的学科门类分别是工学(1,046门)、文学(593门)和理学(324门),最少的是历史学(40门)、哲学(54门)和经济学(110门)。进一步数据分析发现:工学、文学、理学和管理学四个学科门类下慕课开设总门数占比69.0%,仅工学一个学科门类所开设的慕课门数就占31.4%,说明当前中国的慕课建设学科分布过于集中。慕课集中于理工学科,主要由于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创造和推动者。因此,随着慕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其先进教育发展理念和网络技术易于被理工科教师所接受并大力应用。

2.高校参与慕课建设情况

中国当前的慕课建设已形成“以大陆境内高校自建为主、境外高校和社会科研机构参与建设为辅”的建设格局。在全部3,359门慕课中,中国大陆境内高校参与建设3,045门,占总慕课数的90.6%,社会科研机构和大陆境外高校分别占5.2%和4.2%。高校是慕课建设的主要承建主体。数据分析发现:目前,中国有282所高校参与建设了3,054门慕课,其中慕课开设门数超过50门以上的高校有16所:清华大学(238门)、北京大学(147门)、哈尔滨工业大学(94门)、深圳大学(80门)、电子科技大学(74门)等,开设慕课较多的高校主要集中在“985工程”“211工程”等高校,少部分高校是中国慕课建设的主力军。一方面,由于这些高校有着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开设慕课的受众人群较多;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走在时代前列,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技术。

3.教师参与慕课建设情况

教师是高校慕课的开设者,数据分析显示:当前,有2,903位不同高校、社会机构和科研单位的境内外教师和专家学者参与了六大平台3,359门慕课建设,其中,中国大陆有2,677位教师,参与建设慕课的教师并不是很多。进一步依据开设教师职称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教授或相当于教授职称的教师有1,547人,占比57.8%,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职称占比33.1%,讲师占比9.1%,说明职称为教授和副教授的专业教师是中国慕课开设的主力军,讲师是有效补充。这主要因为慕课是知识传播的最新形式,教授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慕课发展相得益彰;同时,慕课开设不仅沿用了新技术和新方法,而且还会促使教师进行反思。因此,副教授和教师也有积极参与的动力。

4.学生参加慕课学习情况

学生是高校慕课的践行者,继2014年中国核心慕课平台推出上线以后,慕课注册用户突飞猛涨。《2016中国慕课行业报告》和人民网刊文披露数据显示:2014年至今,慕课平台的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人数从2014年150万人次,增长了近50倍;截至2018年4月,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逾1,1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慕课已成为高校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兴趣、拓宽知识的最有力渠道。

中国高等教育慕课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慕课课程学科面覆盖程度不够

当前,六个平台的慕课门数仅为3,359门,去掉重复慕课数据,仅有2,703门不重复的慕课课程,相对高校万门以上线下课程,慕课建设门数还比较少,深度远远不够。一些学科专业还没有启动慕课建设或者大部分专业刚开始慕课建设。同时,慕课开设的学科布局显示:当前的慕课建设过于集中分布在工学、理学、文学和管理学四个学科门类,哲学、历史学等学科这些年仅开设了50门左右慕课,慕课开设的学科覆盖程度明显不够,各学科需加强学科特色挖掘,鼓励学科建设教师加大慕课开设力度。

2.慕课课程质量有待提高

当前,代表中国慕课建设质量的国家精品课程在慕课网络平台上线后,一些课程选学人数超过100万,但在高校自行开设的慕课中却存在有部分慕课少有人问津的情形。依据慕课选学人数指标统计,有19.1%的慕课选学人数不及千人,有3.8%的慕课选学人数甚至不及百人;同时,选学人数超过万人以上的占20.0%,其中,超过10万人选学的仅占3.3%。在当前慕课质量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形下,选学人数指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慕课质量的高低。千人以下选学的慕课课程,虽可能受开设时间短等原因影响,但也确实存在着部分慕课课程质量不高、课程吸引力不足导致少有人选学。同时,“10万+”以上选学的慕课占比较低,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当前中国高质量慕课课程还较少,慕课课程质量有待提高。

3.高校参与慕课建设的力度不够

六大慕课平台披露加盟院校和社会机构仅从4所到207所不等,同时研究数据分析显示:当前,中国仅有282所高校参与建设慕课,占中国高校总数的比例仅十分之一左右或接近十分之一,充分说明当前开设慕课的高校并不多,高校参与慕课建设的力度不够。高校参与慕课建设的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高校教育资源的不对等和不平衡,一些高校还紧守教育壁垒,没有树立教育开放理念;同时,还有一些高校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学经验不足而滋生强烈的“搭便车”心理,从而致使开设慕课动力不足。

4.教师参与慕课建设的广度不够

在当前六大平台的3,045门(中国大陆)慕课中,有2,677位教师或者教师组主导参与建设了慕课,同时以教授、副教授为主,讲师参与度较低。我国有专任教师约163万人,可见教师参与慕课建设的广度远远不够,参与慕课开设的教师占比约0.16%,还不到1%,99%以上的教师未曾参与或未有动力参与慕课建设。探究教师参与慕课广度不够的背后,主要因为慕课教学由之前的有形(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变为无形(学生网络虚拟化学习),制作高质量的慕课内容对教师的挑战巨大;同时,慕课通过测验、问题解答等实现虚拟互动,这将占用教师大部分的时间,而在当前以科研考核为主的大学考核体系中,教师会抵触或者不接受开設慕课。

5.学生选学慕课的密度不够

慕课打破了高校围墙,颠覆了教学时空,为学生提供了碎片化学习、定制化学习的渠道。数据显示:从2013年1月到2018年4月,仅有1,100万学生选学慕课获得学分,仅略高于我国高校每年的新生入学人数,虽然这个数据不能代表实际注册并选学慕课的学生人数,但也说明当前我国选学慕课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学生参与慕课学习的密度不够。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开展和启用慕课,部分学生零获取慕课信息;另一方面,还因为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制定关于认可跨校慕课选学的学分制度,高校学生在学习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自觉通过慕课平台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的积极性没有被激发。

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慕课加快建设的途径

1.教育主管部门着力构建慕课建设标准,引导慕课长效发展

在教育步入慕课时代,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牵头构建慕课建设质量标准,从国家层面建立慕课奖评机制,引导慕课长效发展。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借鉴国外成熟课程评价体系经验,在慕课模块内容、展现形式、师生交互等方面建立我国慕课建设标准,指导各高校高质量、严标准建设和发展慕课,引导慕课长效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从高校、高校教师建设慕课的角色出发,可根据内容质量及选学人数等指标遴选优质慕课,对优质慕课承建单位和教师配套奖励资金,鼓励高校和教师二次、三次甚至多次重构慕课,不断提升慕课质量。同时,给予优质慕课教师(如称号、等级)等奖励,使优质慕课遴选与教师职称评选自然发生联系,全面激发高校教师建设慕课的积极性。

2.高校着力完善慕课上线配套设施,承担服务社会责任

一直以来,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慕课建设的推动者。为加快慕课建设进程,高校首先要完善慕课上线配套服务设施,为教师建设慕课和学生选学提供网络后勤保障。一方面,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和软件、硬件支持,制定出台教师开设慕课工作量界定标准和奖励措施,为教师建设慕课构建优良的生态环境;建立跨院、跨校、跨国慕课选学学分认可制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选修慕课和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树立从课程开放到大学开放的办学思想。在持续推进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等转变和改革的同时,开放网络课堂,开放慕课知识传授,主动承担并持续做好服务社会大众的责任。

3.教师着力慕课内容创新与反思,建设优质慕课资源

教师是慕课课程的建设者,慕课的发展取决于高校教师对慕课课程内容的创新和不断反思。在慕课时代下,高校教师应变革教学理念,树立以“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一方面,快速适应慕课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创新设计和准备慕课中每一节视频的主题、目的和问题,推动课堂革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图片、图画、视频等技术进行视觉、听觉“轰炸”,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加强教学互动,注重学生反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高校教师要重视课程反思,通过课程观摩、学生提问、学术研究等不断进行反思,持续进行慕课的二次、三次甚至多次重构,不断提升慕课的课程质量。

4.学生着力参与慕课学习与讨论,提升自我知识水平

在慕课时代下,高校学生要自行“增负”,加强学习的“主角”意识,利用慕课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通过持续的碎片化学習不断完善自身知识架构;同时,多方面、多渠道参与慕课学习,积极参与慕课教学互动,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不仅通过提问解决知识疑惑,而且积极协同教师回答其他同学问题,构建慕课良性学习社区环境。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校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要尽快规划“推出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设”[10],中国慕课建设任重而道远。对传统高等教育进行颠覆变革的慕课是我国构建终身化学习体系最有力的渠道。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紧抓慕课时代风潮,设计中国慕课质量建设标准,优化奖励和配套措施,借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鼓励高校教师迎接慕课挑战创新建设慕课,不仅要实现中国慕课“量”的突破,而且还要追求“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EB/OL].(2018-06-22)[2018-10-31].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622/sfcl/201806/t20180622_340649.html.

[2]瞿振元.以MOOC发展为契机 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6):1.

[3]解德渤,王洪才.“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J].江苏高教,2015(3):71.

[4]孙雨生,程亚南,朱礼军.基于MOOC的高校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3):65.

[5]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42-43.

[6]李炜.MOOC背景下三种常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S1):5-7.

[7]陈坚林.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挑战与机遇[J].外语电化教学,2015(1):6-8.

[8]汪潇潇,聂风华,吴瑕.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的建设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6(8):83-88.

[9]王海波,李金凤.慕课背景下理工院校人文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构建[J].教育评论,2018(4):137-141.

[10]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8-10-18)[2018-10-3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学科课程建设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寒露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