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最后一刻,他依然整装待发

2019-04-25 17:14郑友
当代党员 2019年7期
关键词:岗亭公安分局渝中区

郑友

3月12日,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双龙大队202办公室,房门虚掩着。

作为姜瑞华生前的最后一站,这里却再也看不到他伏案工作的情形。1月16日清晨,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依然整装待发的场景,成为整个支队最悲伤的画面。

不管是在渝中区原交警大队临江门岗组、市公安局原交警总队指挥中心,还是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双龙大队,姜瑞华都是兢兢业业,走一地爱一处。

回忆起这位同事,战友们无不潸然泪下。

“他往岗亭一站,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1986年,姜瑞华进入交警系统工作。

8年后,也就是1994年,当时的渝中区交警大队临江门岗组正式命名成立。不顾妻子“更顾不了家”的抱怨,31岁的姜瑞华以“大龄青年”的角色担任岗组组长。

现任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解放碑大队副大队长的李永忠,和姜瑞华关系要好,两人曾经常一起执勤。3月11日上午,向记者说起这位原同事,他饱含泪水。

临江门岗组地处渝中区临江门路口,该路口是连接渝中区南、北、中干线的交通枢纽,也是进出全市最大的商业中心解放碑CBD的重要门户。

在主城区,对临江门十字路口的那个交通岗亭,稍微上年纪的人都有印象,这正是姜瑞华和同事们指挥交通的地方。

李永忠清楚地记得,那时候还没有换装,大家穿的还是“89式”警服,草绿色。

随着视线的模糊,李永忠仿佛回到当年,姜瑞华如青松挺立在岗亭上……“他是模范、是标杆,往岗亭一站,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那时,他和同事们每天在岗位工作7个半小时,晴天一身灰一身汗,雨天一身水一身泥。”李永忠清楚地记得,由于每天太阳暴晒,姜瑞华得了严重的皮肤病,浑身皮肤发白发痒,有时痒到受不了时,皮肤都被自己抓烂了,可是他依旧咬牙坚持,没有请过一天假。

同样作为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解放碑大队副大队长的蒲剑,也和姜瑞华一起战斗过。

“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就是他勤奋的身影。”3月11日上午,回忆起姜瑞华时,蒲剑数度哽咽,“得知他的消息,是在老战友群里的一则《去世通知》上。冰冷的手机,煞白的屏幕,刺眼的文字,讓我如坠冰窟。”

临江门岗亭地处解放碑咽喉要道,对民警的一言一行要求格外严格。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天下班后,他顾不上休息,比着上级下发的交警手势标准册,对着镜子一遍一遍地反复练习。动作练习标准了,才放自己回家。”蒲剑记得,姜瑞华不止一次地要求大家:“一定要站出重庆交警的形象!”

姜瑞华很快成了岗组里指挥手势最标准的民警。“在他的带领下,岗组民警的指挥手势成为辖区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天,民警在岗亭中用标准的手势指挥交通时,天桥上都会挤满围观的群众。”蒲剑至今记忆犹新。

在蒲剑的印象里,指挥交通、辖区巡逻、帮扶群众,姜瑞华就像上了发条的钟表一样,没有停歇过,当时交警有句标语“在岗一分钟,作为60秒”,他切切实实地做到了!

3月11日下午,记者从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了解到,正是在姜瑞华的带领下,临江门岗组才取得骄人成绩。

1995年,岗组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奖牌是姜瑞华从北京捧回来的,挂在岗亭的顶梁上。同年,岗组被共青团重庆市委命名为全市“十佳青年文明号”,被重庆市政府授予“优秀交通岗组”。1996年,岗组被评为“全国优秀交通岗组”,再次荣获“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1997年,姜瑞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临江门岗组第七任组长马野说,最佩服的,还是姜瑞华领先时代的执法理念,“他在岗组提出‘文明交通,要求岗组成员在纠正违法行为时,坚持‘一上前、两个礼、三个请、四句话,至今依然不落伍”。

“指挥调度多面手”

1999年2月,姜瑞华服从组织安排,从渝中区原交警支队调任市公安局原交警总队指挥中心副主任。在这个岗位工作的3年多时间里,姜瑞华带领同事共计指挥受理各类群众报警求助5万余起。

“对群众求助,他要求全体值班人员,无论警情大小,都必须做到一视同仁。”时任指挥中心副主任刘波至今还记得姜瑞华的口头禅:“群众的困难必须当成我们的困难,只有始终以真心真情对待报警群众,广大群众才会更加理解公安机关、支持公安机关。”

作为搭档,刘波说,自己从姜瑞华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姜瑞华大胆推行以规章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坚持月小结、季度考评、半年总结,评出“优秀值班组”予以奖励,对工作落后者实施相应处罚,奖勤罚懒。

“他始终认为,交通监控指挥中心是全市交通管理的‘大脑,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其中,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是关键。”刘波回忆说。

为此,姜瑞华多次组织优秀值班员到兄弟省市考察学习。

结合多年来中心接处警系统运行机制和管理经验,姜瑞华先后制定完善了值班、回访、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提出了“着装要整齐、内务要整洁、用语要文明、服务要热情、处事要沉着、思考要周密、判断要准确、指挥要果断”的“值班八要”标准。

“正是在他的倾情付出下,指挥中心民警的工作积极性逐渐高涨起来,队伍也更加团结奋进了。”时任指挥中心民警杨昌学回忆道。

对当年的指挥中心主任、现任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政委的魏实来说,印象最深的当属姜瑞华在2005年“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中的表现了。

“姜瑞华充分发挥指挥调度多面手的作用,灵活机动地调配警力疏导交通,消除事故、故障车影响交通的因素,维护好道路交通秩序,始终做到了部门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力地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魏实说。

让魏实尤为佩服的是,姜瑞华坚持每天早上比任务民警提前1个小时到达工作岗位,熟悉当天任务情况,督促相关单位和岗组安排民警上路,接受一线民警对任务安排情况的咨询。

“那段时间,他天天都持续工作到次日凌晨1点多,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对这位昔日的助手,魏实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

“苦活累活先由领导带头来做”

今年1月16日清晨6点,灰蒙蒙的天,还没敞亮开来。

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双龙大队队部,202房间亮起灯光。起床、叠被、洗漱……姜瑞华麻利的身影,透过窗户玻璃映射出来。和往常一样,当天他要前往绿梦立交执行早高峰交通畅通保障任务。

从高低床的上层拿下警服,姜瑞华认真地穿上。然而,还没来得及扣上执勤腰带,一场来势汹汹的疾病——脑溢血,夺走了他的生命。

3月12日下午,双龙大队大队长黄唯有告诉记者,作为大队唯一一名三级警监,姜瑞华绝对算得上是德高望重,但身着白衬衣的他主动要求到一线执勤,并数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来。

“‘白衬衣站马路,在不少人看来会有点委屈。”黄唯有说,姜瑞华不这样想,就在去世前一刻,他还准备前往执勤点位执行任务。

“绿梦立交是一个拥有12个出入口,连接多条交通要道的枢纽,进出渝北两路城区畅通不畅通,就看绿梦广场转盘通不通。这里一旦发生拥堵,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大面积交通梗阻。这个岗位,是既考体力又考智力的工作。”黄唯有说,姜瑞华之所以将执勤点位选在绿梦立交,有一个故事。

曾经有执勤民警心生畏难情绪,认为绿梦广场转盘交通管理难度大,既苦又累,不管工作怎么做都是“费力不讨好”。姜瑞华得知后,和大队班子成员商量,提出苦活累活先由领导带头来做,大队领导将绿梦广场转盘的勤务“承包”下来,轮流执勤。

渝北区公安分局政委卢政介绍,最近6年来,姜瑞华牵头查获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万余起,策动相关部门整改并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56处,组织交通安全宣传活动106次,受教育群众达21000余人。

“辖区交通事故和受伤人数连年降低,未发生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在卢政看来,这就是对姜瑞华工作的最好印证。

猜你喜欢
岗亭公安分局渝中区
基于C#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岗亭云管理系统
小螃蟹上学校
图辑 职工书画
节能型收费岗亭冬季室内热舒适性研究★
“猫头鹰”岗亭(大家拍世界)
重庆市渝中区噪声污染现状、问题及防治对策
摄 影
医疗公安分局非“治本之方”
开展个性化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策略探析——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