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个美食家

2019-04-26 02:42二毛
家教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士卒官渡鸡肋

□二毛

曹操不但是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美食家,一个美食精神的先驱。

曹操著有一本美食专著——《四时食制》。这本书对后代的豫菜(也就是河南菜)四季分明的特点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四时食制》记载了许多佳肴,其中的一道名菜是羹鲇,即用鲇鱼做的肉汤,鲇鱼是夏天吃的美味。

曹操的美食家封号并不是浪得虚名,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三国演义》中,在饭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曹操,这虽然经不起历史考证,但至少说明了曹操是个很爱吃、很会吃的人。

《四时食制》记载,曹操很爱吃鸡肉,对鸡身上各个部位的味道非常了解。这一爱好甚至深入到其行军口令中,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鸡肋”故事。

当年曹操进攻汉中,久攻不下,准备撤兵,但又心有不甘,犹豫不决。一晚,厨师送鸡汤来给曹操,汤中有鸡肋,这时恰巧夏侯惇来问当晚的军令口号,曹操有所感触,随口说道:“鸡肋。”众将不解其意,只有主簿杨修理解,让手下人收拾行囊,并说:“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魏王不久要班师矣。”曹操被杨修猜中心思,恼羞成怒,以扰乱军心为名,杀了杨修。过了不久,他还是班师回中原了。

还有一道菜是曹操亲自命名的,叫作“官渡泥鳅”。据说,曹操率军在官渡和袁术对峙的时候,由于军粮匮乏,一个饿得不行的士卒在水泽中抓泥鳅烧着吃,被以违反军纪的罪名抓来交给曹操处罚,曹操却让这个士卒依样烧了两条吃,他觉得味道非常鲜美,所以没有处罚这个士卒,反而让他将这道菜推广到全军,并因此解除了这次饥荒。官渡之战大胜后,曹操再次奖赏这名士卒,而且把这道菜命名为“官渡泥鳅”。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大家很熟悉的,北方匈奴进献了一道点心,曹操很高兴,挥笔题字“一合酥”,杨修解为“一人一口酥”,让大家分吃了。这一合酥后来也成为了曹操府中名菜。

曹操命名的这个点心应该是面做的。在唐代以前,点心又叫“毕罗”,一般是把面粉先做成片,然后再卷或者按压成形,经过蒸或者烤制而成的。南朝梁顾野王在《玉篇》中就说“毕罗,饼属”。遗憾的是,这种点心的做法已经失传了。

限于历史资料,只能拼出曹操作为美食家的破碎背影,希望有兴趣的人可以继续研究,开掘出更多的曹操美食。

猜你喜欢
士卒官渡鸡肋
古渡熙攘千帆竞 滇池北岸谱华章 守正创新强承载 起航奋进新中心——这里是官渡,这就是官渡
昆明官渡古镇休闲旅游的发展研究
望梅止渴 废寝忘食
吴起治军
唯美食不可辜负
细雨中奔跑的官渡小鹿
一曲征歌写华章
鸡肋再好还是鸡肋
鸡肋再好,还是鸡肋
这功能是不是“鸡肋”——话说“飞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