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形成机理与校正思考

2019-04-26 01:12陈朝煜
大经贸 2019年1期
关键词:收入差距技术进步马克思主义

【摘 要】 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国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而社会收入结构不平衡主要因素就是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从基尼系数、劳动收入份额、企业内部收入差别三个方面足以见收入结构不平衡的严重性,导致收入差距形成的症结所在便是企业内部的分配问题。本文回顾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并且利用该理论分析了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形成机理,发现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本质原因,必须转变技术进步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毫不动摇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巩固与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才有利于经济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资本有机构成 技术进步 马克思主义

一、引言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报告中明确提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以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量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是在质的方面已经凸显出严重问题。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国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差距悬殊。而社会收入结构不平衡主要因素就是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均衡。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中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65,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而且有学者研究测算,这个数值还是处于低估情况,可见真实上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不平等是处于严重状态。冯谚晨(2017)根据国家统计局1992年至2013年数据测算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且在近几年内已经低于50%。[1]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合益集团(HayGroup)2015年发布了关于全球薪资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指出,中国企业的高管和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扩大,收入差距有12.7倍。这是世界范围内最高的差距,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数值。所以从基尼系数、劳动收入份额、企业内部收入差别三个方面足以见收入结构不平衡的严重性,而导致形成收入差距的症结所在便是企业内部的分配不均问题。

二、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回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资本的有机构成作了详细的定义。资本的价值构成就是从价值方面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者说,分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总额的比率来决定的。资本的技术构成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须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2]在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势必要保证生产资料或不变资本的增长比例与劳动力的增长比例相适应,因为为了推动一定量的生产资料量始终需要同样量的劳动力。在每一次生产过程中,资本都实现了增殖,获得剩余价值,其中的一部分都会并入下一次的生产过程,随着资本的积累,规模扩大,那么对于劳动力的需要就会超过劳动力的供给,从而使得工人工资的提高,无酬劳动减少。然而“积累过程的机制本身,会在增大资本的同时,增加‘勤劳贫民即雇佣工人的数量,这些雇佣工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转化为日益增长的资本的日益增大的增殖力,并且由此把他们对自己所生产的、但已人格化为资本家的产品的从属关系永久化。” [3]也就是说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但是,一旦劳动价格的提高导致资本可追寻的剩余价值所剩无几,资本的反击也就来临了:收入中投入到下一次生产过程的追加资本的减少,积累速度降低,劳动价格的提高趋势也被遏止住。

在积累过程中,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是促进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赚取超额利润,众多资本家竞相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带来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工人在使用同等劳动力强度的情况下,越多的生产资料的量被消耗使用转化为产品。在这其中,生产资料起着两种作用,它的增长既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结果,同时也是劳动增长率的条件。不管怎样,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最终表现在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又反映在资本价值构成上,即资本价值的不变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所以,在积累过程中不断投入的追加资本,同原有的资本价值构成相比来说,会越来越少地吸收工人,同时资本技术构成跟原有相比不断上升,也会越来越排斥之前所雇佣的工人。“因此,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 [4]过剩的工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社会财富积累的杠杆。马克思形象地将过剩的工人人口比喻成一支可供支配的、绝对从属于资本的产业后备军,随时转化成为追加资本进入生产过程。当社会的财富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工人的绝对数量及其劳动生产力也会不断增大,产业后备军的规模也越大。在社会经济停滞或者缓慢增长的时期,产业后备军的存在让现役劳动军倍感“取代”的压力,不得不加倍努力工作去“证明”自己的价值,甚至于愿意接受更低的工資,加大自己的无酬劳动时间以讨得资本家的欢心;然而在社会经济迅速扩张的时期里,由于有着庞大的产业后备军在身后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投身于生产劳动,使得现役劳动军也并没有能力向资本家索取更多的权益。大体上,同工业周期的各个时期更替相适应的产业后备军的扩大与收缩决定了劳动价格的一般性变动。但是,这一切仅仅是产业后备军与现役劳动军的相互竞争所带来的结果吗?本质上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附属品,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三、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形成机理

(一)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劳动者收入提高的制约因素

中国庞大的劳动人口基数是制约劳动者收入提高的因素。巨大的劳动人口规模形成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后备军,前仆后继进入了改革后的新型生产方式。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抛弃了家乡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投身于大中城市的经济建设进程之中。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没有脱离本质,以追求剩余价值与价值增殖为生产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不断涌入中国,无非就是看上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与庞大的消费市场。由于中国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基数众多,价格低廉,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形成,中国制造的名声也蜚声海内外。中国庞大的劳动人口基数,资本量相对来说太少,从而给资本提供了积累的土壤。在这期间,中国劳动人口就像一个天然的产业后备军,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不断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对于资本所有者来说,廉价劳动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论追加投入多少的生产资料量或者不变资本,所需劳动量或者可变资本的增长速度远远追不上,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升高。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劳动力竞争市场,劳动工资弹性太小,收入难以提高,相对于企业所有者而言,劳动者的收入回报远远比不上他们对这个企业的贡献。

(二)技术进步对缩小企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有限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加速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扩大了产业后备军规模。技术进步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必将促进资本积累的增加和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 导致劳动力的价值占总资本的比例下降,从而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直到近几年随着劳动人口老龄化,虽然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这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相对过剩人口仍然存在。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速度加快,相对过剩人口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劳动者的竞争压力并没有减小。商品市场经济时代,现代企业仍然遵循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规律,以追求剩余价值以及价值增殖为生产目的,而在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过程中有一个先决条件——商品完成“惊险的一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所有者。” [5],也就是说,企业最终所生产的产品在商品市场上要有竞争力,能够满足购买者的使用需要。同样,现代企业的技术创新依然要遵循着剩余价值规律、价值增殖规律、市场竞争规律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三条规律。技术的进步不仅仅缩短了自己企业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时间,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价值得到增殖,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最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加顺利地获得利润。以制造业为例,技术的创新进步,导致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样是生产1单位产品,以前需要1单位的生产资料量和1单位的劳动量的投入,然而经过了技术创新,生产技艺提升,现在只需要投入1单位的生产资料量和0.5单位的劳动量。资本的技术构成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但是同时也意味着企业需要的相对劳动量减少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追加资本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例比可变资本的比例将会逐渐拉大,资本有机构成逐渐提高。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一方面使得企业对简单劳动的需求降低,而中国的多数劳动人口素质普遍较低,难免在劳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逐渐被淘汰,也就是说,产业后备军在大比例上是由提供简单劳动的工人组成,由此可见,现役劳动军里简单劳动工人的生存境地不容乐观,几乎没有能力去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使得企业对复杂劳动的需求增加,逐渐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追加资本转化为追加的劳动基金,大部分是用来雇佣具有“高新技术”劳动能力的工人,相对于那些普通的简单劳动提供者,新的劳动技术、新的劳动思维、新的管理劳动等方面的劳动技能在暂时阶段上给予了这些劳动者一些丰厚的回报。但是同样也给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利润,“资本主义积累的本性,绝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机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在生产。” [6]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产的劳动力由于生存压力不得不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补充这些劳动技能,也就使得原本这种复杂劳动失去了优势,又与当前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更“高新”的劳动技能相对比,变得相对“简单”而甚至成为现代劳动者的必备素质。所以,技术创新给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也给劳动者阶级带来了福利待遇的提高,但是并不能彻底解决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形成的本质原因

归根结底,企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内部收入差距形成的本质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经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在现实中,资本家为了资本的价值增殖及追求剩余价值,雇佣劳动力为其生产,其雇佣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正是劳动力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不一致性,才使得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有了攫取剩余价值的机会。“从资本家的观点看来,劳动过程只是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商品,而他只有把生产资料加到劳动力上才能消费劳动力。劳动过程是资本家购买的各种物之间的过程,是归他所有的各种物之间的过程。因此,这个过程的产品归他所有。” [7]在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的性质仍然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企业仍然是以利润获得为导向。现代企业的利润分配方式仍然是有利于企业所有者,剩余利润由股东、高管所侵占,一般员工很难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获利有限。就一般的中国制造业加工企业而言,所获得的利润全部归企业所有者所有,甚至在苛刻的生产条件下,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工资一无所有。而且,现代企业一旦成功上市,市值扩大好几倍,甚至好几十倍,持股人的资产也迅速膨胀,而企业劳工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薪资的微末补偿。现代企业的生产资料私有注定了企业股东是最大的受益者,企业员工仍然没有摆脱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剥削本质,这也是二者的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根本原因。

四、校正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理性思考

(一)转变技术进步方式

技术进步的方式其实有三种: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通常上人们所认为基本是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的确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也使得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工人的生产地位越来越低,遭到生产排挤,最终失去工作。但是这也并不是要否定这一类型的技术进步,而是应该更多地鼓励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劳动的生产效率的增加比资本的高,使企业的生产更加依赖于劳动,企业规模扩大时也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劳动者的生存境况有所改善。但是,技术进步的本质就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不管哪一种类型的技术进步,都是为了生产过程中用同量的生产资料与劳动量生产出更多量的产品。所以,即使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有助于缓解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是也不会彻底解决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

(二)企业所有权制度改革

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企业所有者与员工的收入有所差距,想要从根本上改变或者扭转收入差距悬殊的情况,还是得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企业所有权私有制固然释放了市场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不能够同时兼顾公平。经过一百多年的斗争之后,劳动者的生存境况有所好转,甚至现在很多公司都有员工持股计划,让员工持有公司股票,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在私营企业能够缩小内部收入差距的方法之一。但是毕竟这一类的企业在总体上是少数,而且企业能给予员工(部分有突出贡献的)的股份也只是总量的少数。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仍然沒有改变被资本家所剥削的本质,剩余价值仍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物质资料的使用也是生产过程实现的基础,所以生产资料所有者对剩余价值的部分索取可以视作所有者为创造生产过程提供生产条件的报酬。如果生产资料所有者在生产过程中“分文未得”,那样所谓的生产也无谈起。谁占有物质资料,谁支配生产劳动。因此唯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坚持以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发展方式,才能够有效遏制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但是按劳分配的具体的实践中存在技术困难,难以去衡量在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量的使用。因此,现阶段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巩固与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有利于经济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人民为主体,始终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仍然是解决收入差距的关键,但是同时发展也应当遵循科学的发展道路,坚定充分、平衡的发展目标。摒弃以往的粗鲁的唯经济增长的思路,将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协调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社会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形成稳定良好的社会收入结构,能够充分满足越发广泛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以广大生产劳动者为中心,他们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也是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即使是私有制为基础的企业也应有责任有理由为此而奋斗。现代企业不仅仅只追求利润,同样也需要以员工集体发展为主体,以充分平衡可持续为目标,唯有如此才是企业长期稳定存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谚晨.工业企业中要素价格扭曲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析[J/OL].经济经纬,2018(02):1-11

[2]-[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8] 王艺明.经济增长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收入和财富分配[J].经济研究,2017,52(11):27-42.

作者简介:陈朝煜(1994.10—),男,汉族,福建莆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观经济理论与公司发展战略。

猜你喜欢
收入差距技术进步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