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包容看盛唐

2019-04-26 12:31陈泰山
共产党员·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大唐帝国日本

陈泰山

中国的开放亘古有之。历朝历代,或多或少都与境外开展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纵观中国历史,开放是历史常态。各个时期的开放程度不同,发展状况也不相同。而唐代的开放,是促使其盛世形成的主要因素,其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博大恢宏也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唐朝国力强大,威名远及四方。贞观四年,唐太宗被西北各族领袖尊称为“天可汗”,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到了盛唐时期,更是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

大唐的开放包容是多方面的。

在经济上,唐帝国与各国及周边少数民族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随着国力强大而扩展到更为广阔的国家和地区。在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上都有对外贸易通道,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在往西的方向上,打通了隋末一度受阻的丝绸之路,直接通往西域,穿越帕米尔高原和天山的山口,到达中亚、南亚,甚至远达欧洲。

外国商人来大唐销售的商品主要是珠宝、玉石、香料、马匹、药材及各种土特产品,而大唐向外销售的主要是丝绸。唐中期以后,由于战乱等因素,海上丝绸之路又进一步兴起,“广州通海夷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在长安、洛阳等城市,有大量外国商人经营各种生意,酒坊里有异域少女表演舞蹈,大街上有外国艺人表演吞刀吐火杂技。城市中有专门接待外商的邸店和住坊,还有供外国人居住的蕃房。朝廷为规范外商的经营,专门在沿海重要港口城市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南海商船来大食,西京祆寺建波斯。远人尽有如归乐,知是唐家全盛时。”王国维的《读史》诗是唐帝国积极开展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

在政治上,唐帝国也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允许异族和外国人入朝为官。

有唐一朝,有外族宰相29人,其中最著名的是鲜卑族人长孙无忌。他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最大的功绩是在《贞观律》的基础上主持修订了《唐律疏议》,使之成为古代中国非常完善的一部法律。

除宰相外,在中央各部、军队及地方节度使等重要岗位上,也有不少人出自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如波斯人卑路斯曾被任命为大都督,突厥人哥舒翰曾任右武卫员外将军、尚书左仆射等职,中期名将高仙芝是朝鲜(高丽)人,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李光弼是契丹人。还有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即晁衡,曾做过御史中丞、秘书监、安南节度使等,与李白、王维等交情深厚。“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的这首诗反映出他们深厚的友情。

当时,远近各国纷纷遣使来访,远的有拜占庭帝国、波斯帝国、大食帝国,近的有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阿富汗、日本、越南等,不少人入住中原,与汉族杂居,或娶妻生子,或在當地入籍,带来了异域风俗和文化。唐帝国积极引进外来音乐,将康国乐、龟兹乐、高昌乐、天竺乐等列入国家大典演奏的乐曲之中。异域舞蹈也深受唐人喜爱,穿胡服、戴胡帽成为当时的时尚。异族风俗和异国文化的盛行曾引起世人的担忧,但唐帝国不但没有禁止,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将异域风俗和文化融入到中华文明之中,创造出绚烂多彩的盛唐文化。

唐太宗曾表示:“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唐帝国以开放与包容的姿态,接受其他国家来学习,当时长安的外国留学生近万人。贞观盛世时,高丽、百济、新罗及高昌、吐蕃等国首领,都把自己的子弟派到大唐来学习。到穆宗时,朝廷为外国留学生设置了专门的科举考试——“宾贡”,对周边国家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来自朝鲜半岛新罗的崔致远登科后,选择了继续留在大唐发展,担任过江苏溧水县县尉、幕府都统巡官。在朝鲜半岛,崔致远享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的称誉,他创作的《桂苑笔耕》文集还收录在《四库全书》中。

日本向唐帝国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最多时人数达500余人。日本派来的大量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回国后,将唐文化与典章制度带回了日本。日本参照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相关制度。在医学上,日本也吸收中医学的医疗技术,逐渐发展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汉方医学”。在文字上,日本利用汉字的简化笔画或是汉字的偏旁、冠盖作为字符,创制了日本文字。

唐代对宗教也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高僧玄奘于贞观元年开始西行,跋涉5万里,历尽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前后17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佛教各种学说,后返回长安,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并著有《大唐西域记》12卷。古典名著《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唐代帝王深知宗教在治理国家、调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既尊儒,又崇道,不抑佛。随着外国人和少数民族的到来,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等也在唐帝国广泛传播。这些宗教在长安等地设有寺院,其教会长老则由政府授以官位品职。外来宗教渗透到唐朝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哲学、文学、语言学、建筑、艺术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是中华民族空前兴盛的朝代。唐朝的兴盛,除了帝国的文治武功,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还有文化的空前繁荣,出现了脍炙人口的李杜诗篇、影响千年的韩柳古文、端庄刚劲的颜柳书法。它们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最耀眼的明珠。这一时代,促成了中华文化圈形成,中华文化泽被远方,有力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进程。今天西方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称华人居住地为“唐人街”,显示了唐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影响。

重读唐史,对于我们今天最重要的启示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只有实行全面开放,才是实现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

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已走过40个年头,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到沿海城市对外开放,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类社会发展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扩大开放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猜你喜欢
大唐帝国日本
探寻日本
皮克斯的动画帝国
访襄阳大唐影视城
西安大唐不夜城灯光璀璨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六 大不列颠空战(下)
日本神社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四 战争魔影(下)
遭遇大唐
“帝国警察”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