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的文化生活你懂吗

2019-04-28 07:23文朱彩云
时代风采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镇文化

文朱彩云

一首发在抖音上的歌曲让“小镇青年”李昃佑一夜涨了100万粉丝,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他体会到“一夜爆红”的滋味。成为公众人物以后,他开始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如何将正能量带给更多年轻人。

他们是“小镇青年”

李昃佑家在四川绵阳,这个爱唱歌的年轻人萌发当明星的想法时,父母都觉得太不靠谱。“咱们祖孙三代都没人搞艺术,你还是实实在在地读书吧。”父亲对他说。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短视频平台上翻唱的一首《爱的就是你》,点击量竟然高达6亿次。

“我很感谢这个时代。”爱唱歌的李昃佑说,“互联网时代的这些新媒体平台,给很多普通人创造了机会。”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开启了李昃佑的演艺之路,为他提供了更多展示的平台。像他一样,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打开手机,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

不久前,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小镇青年”自画像调查报告表明,“小镇青年”的大部分业余时间在网上度过,近九成“小镇青年”通过网络享受文化生活,他们参与线下文化活动的比例较低。其中近1/4的青年,从未有过看展览、听音乐会、看演出等文化活动的经历。

同为“小镇青年”的卢捷对此深有感触,他的不少同伴都是古装、玄幻、爱情类网剧的忠实观众,业余时间看电视或看剧是主要的休闲方式。

青年演员于朦胧也经历过这样的生活。这个从IP网剧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老家在乌鲁木齐,“很多喜欢的歌手、演员可能没那么多机会来我们这儿开演唱会。”于朦胧说。

“比如我的老家,没有大型的会展中心,展览没地方办,投资方也不愿意投钱在小城市办演唱会或者展览。”卢捷说,自己和同伴要看演唱会,到省会城市或附近的一线城市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小镇青年’的线下文化生活过于匮乏,文化设施稀缺,很多人只好通过手机来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全国政协委员刘月宁说。

“生活是多元的,网络上的世界也好,线下的现实生活也好,都需要一个平衡。”经常和儿子交流的刘月宁坦言,让青年完全放下手机不太可能,但希望他们能多接触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文化作品。

“小镇青年”的消费崛起

数据显示,如今的电影票房中,三四线城市观众占很大比重。院线老板们从七八年前就开始在县城里布局新屏幕,而他们现在收到了回报——小镇青年已经成为中国电影进一步繁荣的希望。

在云南普米族的寨子里,云南大学的孙信茹老师发现,这里的年轻人在使用一款名叫“全民K歌”的软件,用方言演唱《母亲》。

但和以往任何时候都不一样的是,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里,小镇里的青年不只是观众,也是主演。他们是日活1.2亿的“快手”里的搬砖小工,也是“全民K歌”里每天坚持演唱(哪怕走调)的东莞女工。有数据统计,小镇青年中的90后群体已超过2亿。

这些热爱“拼多多”的年轻人们,虽然很在乎价格,真实的消费能力却不弱。因为不需要在买房上投入太多钱,日子比一二线城市的同龄人过得更逍遥。甚至在几年前,很多一线品牌的购买量和购买频率,一些县域用户就超过了一二线城市。文化消费不过是第一个被打开的市场。

在令“小镇青年”着迷的网络世界里,一批质量上乘的文化产品正在涌现。卢捷发现身边有不少影视公司已开始制作一些小成本、大情怀的影片,这些传递正能量的片子大多出自90后甚至00后青年之手。身为创业青年的他也会经常举办一些交流活动,让青年创业者聚在一起,同时邀请一些著名投资人分享自己成功的经历与失败的教训。“这对青年创业者经验的提升和积累都有很大帮助。”卢捷说。

关于“小镇青年”

近来,“小镇青年”正不断走进大众视野,不仅成为中国电影进一步繁荣的希望,更因为消费能力强而成为中国新生代消费主力军,备受瞩目。

大致来说,“小镇青年”就是互联网一代。他们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较早使用互联网,并在社交网络里接受过不同文化和价值洗礼。他们是网络社交的受益者,在网络上接受到更为多元开放的文化教育,一部分青年还成长为网络意见领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较于上世纪80年代的所谓“启蒙一代”,互联网青年秉持的文化资源更多,关心的议题更广泛,思想也更多元。

“小镇青年”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受益于较为均等的教育,离开了“小镇”的青年。他们面临的处境也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在城市有稳定工作,算是“白领”阶层,但这些年所谓的中产焦虑,他们也都没有逃脱。甚至于,他们的品位和格调也差不多,“屌丝”也好,“小资”也罢,都是“白领”生活的不同侧面——他们没有财务自由,有生活压力,说是“屌丝”也无妨,但他们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底层”。他们有点资产,当然也可以说是“小资产阶级”,但也谈不上是“人上人”。

“小镇青年”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标签,脸谱化的色彩较为浓厚。这恰恰说明,中国社会已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多元社会中,任何标签都失之偏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持中等收入群体的稳定。今天的中国已经塑造了一大批“白领”阶层,他们虽属于同一个阶层,但思想和意识形态取向却极其复杂,这是过去几十年经济社会转型的成果,亦是将来社会发展的基础。

一些被互联网平台改变命运的“小镇青年”,如今也在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不管粉丝有几百万,还是几千万,作为公众人物,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去回馈社会,这是我的责任。”李昃佑很荣幸能成为北京市东城区最年轻的一位新联会理事会理事。去年,他和10多位网络名人一起,参与了中共东城区委宣传部与新浪微博联合组织的主题活动“不忘初心跟党走 光辉起点东城行”。

同样拥有大量粉丝的于朦胧,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发挥好青年偶像的引导作用。“要选择优质的作品出演,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把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他说。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也最终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在刘月宁看来,“每个执着追求梦想的故事都能触动人心。”她希望,这些青年代表能将自己的精神与能量传递给更多人,用榜样的力量引导更多青年走好人生路。(来源:中青网)

猜你喜欢
小镇文化
安安静静小镇
文化与人
“CK小镇”的美好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熊的小镇
小镇
忙碌的小镇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