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气

2019-04-28 12:36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缝纫缝纫机底气

每日放学,我都会经过一家便民缝纫店。那窄小逼仄的门面夹在其他高大明亮的店堂间,显得十分可怜。因经济上的困窘,缝纫店里并没有安装空调,每逢夏日,女主人便静坐在梧桐树下的藤椅上纳凉,偶谈及房东,那眉目间依旧蓄着笑。

那样的门面,自是能够一眼望到底的——女主人的儿子正值少年,一张缝纫机充作书桌,哪里安放得下他的长手长脚呢?他只得微蜷着身子,伏低着脑袋苦读。然而,清秀的面容如早春的湖面,安宁平静得一丝波澜也没有。我不免好奇,这对母子面对这几乎称得上黯淡、凄楚的日子,竟如此笃定与从容,何来这份底气呢?

一日,我正对着一条因试穿时草率大意而长出二指有余的牛仔裤发愣,忽而想到那家缝纫店。我来到缝纫店说明了来意,女主人便接过牛仔裤,按我的身材比画着,再用蓝白二色的粉笔画下需要裁剪的范围。她手指划过一扎扎线圈,呵!我从不知道,光是蓝色,就有深浅不同的十几种。她的两道浓眉似两根拧紧的琴弦,取下线圈同牛仔裤比照着,希望找到色彩最为相似的那一扎。待选定,她的一只手紧按着裤腿贴着缝纫机,另一只手随缝纫机的摆动而律动着,使针线伏贴地落下,那份庄重如书画家考虑着如何落下那最具神韵的一笔。

我转过身子,正瞧见那少年的课本摞在一侧的地面上,想必是出门前怕误了母亲的工作,自那“书桌”上取下的。我翻开其中的一本,是本高二年级的生物书。那工整的笔记,于课本的空白处记下方便计算的公式,而红蓝二色的水笔,又细细绘下生物的膜结构示意图,分明地标注着不同部分的名称与功能。我不免有几分惊异:那少年竟是于这样困窘的环境下,完成了如此细致缜密的“工作”吗?

正走神间,女主人递给我牛仔裤,并嘱咐我若有不合适仍可来找她。我端详着牛仔裤,不禁赞叹她高超的手艺,牛仔裤上竟丝毫不留下改动的痕迹。她听闻此,唇边浮起甜而淡的笑容,小小的自得与满足仿佛将周身的空气都渲染得生动活泼起来。

我正欲出门,恰撞上那少年归来。他的掌心紧捂着一个食盒,递到母亲面前说:“妈!刚出炉的生煎!”她急急背过手去,在衣服的后腰处揩了揩,一面接过一面说道:“怎么又排那么长的队等生煎出炉呢!”昔日我看他蜷着身子,如今他挺拔地站立着,如盛夏时节的樟木伸展开每一片枝叶;昔日我看他面容安宁平和,如今他眉眼弯成两道新月,而周身流转淡淡的光华如曈曈的初日;昔日我看他静伏着苦读,如今听得他笑应道:“妈,没事儿!”

回了家,我再试那裤子,正合适。我忽然明白那对母子的底气何来,于学习与工作中获得的是充实感与归属感,于家庭生活中获得的是彼此的支持与温暖,这两股力量交织,自使他们有了面对生活的信心与力量。

思及此,我亦开始学着他们的样子,唇边绽开一个无声的微笑,多了几分“笑对花开花落,傲看云卷云舒”的底气。

【评点】

这篇记叙文小中见大,生动地再现了母子俩战胜生活困窘、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精神是一种力量,没有这种力量,富贵者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了这种力量,绳床瓦灶又何妨襟怀?

作者以一双慧眼,从一对贫穷母子的身上看到了他们的“底气”。文中对人物的刻画十分细腻,如描写女主人量体裁衣时的动作、神态等,塑造出女主人工作认真、手艺娴熟的裁缝形象;而对少年生物书的描写,从侧面巧妙地表现出少年学习认真刻苦的特点。除此之外,文章在叙事后的點题很是到位,最后一段借助作者的心理变化,升华了全文的主旨。

猜你喜欢
缝纫缝纫机底气
企稳的底气
自制焊钳:熔铸“钢铁缝纫师”的匠心
动物界的缝纫大师
为政底气
猫须镇的缝纫机
拉链的缝纫平整度与缝纫工艺参数的关系
缝纫机测振装置专用改造研究
缝纫机也玩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