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正史《日本书纪》古写本综述

2019-04-28 10:30刘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4期

内容摘要:《日本书纪》是日本第一部编年体正史,自成书以来便具有极高的权威,后代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其开展了各种研究。其成果便是留存至今的各时期古写本及注释书。现存《日本书纪》古写本数量众多且情况多样,本文旨在梳理现存各时期《日本书纪》古写本,使《日本书纪》的版本情况更为清晰明朗。

关键词:日本书纪 汉文正史 古写本

1.引言

《日本书纪》是日本第一部编年体正史,全书除歌谣部分外皆采用纯正汉文书写,记载了

神代至持统天皇(697年)时代的历史,为日本“六国史①”之首。现存各时期的写本虽无三十卷的全本,却是探索《日本书纪》原貌的重要线索和依据。目前刊行的几种校订本,即是以二十八卷的兼右本(写本)及全三十卷的宽文九年本(刊本)为底本,并参考其他古写本及相关史籍文献汇校而成。如《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书纪》(吉川弘文馆,1951-1952年初版)、《日本古典文学大系日本书纪》(岩波书店,1965下卷、1967年上卷)、《新编日本古典文学全集》(小学馆,1994-1998年)。其中《日本古典文学大系日本书纪》不但附有原文还包括训读文②及对原文的注释,《新编日本古典文学全集》则进一步增加了现代日语译文。这些都为《日本书纪》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完备的基础条件。

本文旨在梳理现存各时期《日本书纪》古写本,使《日本书纪》的版本情况更为清晰明朗。同时对现存古写本中价值较高且已有影印版或翻刻版出版的主要写本进行介绍,以期为开展日本古代文献相关研究的国内学者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

2.古本系统

日本学者大野晋、小岛宪之将《日本书纪》现存古写本分为两大类,即古本系统与卜部

家本系统。将书写年代在卜部家本之前或非卜部家本系统的写本统称为古本系统。古本系统写本的书写年代较早,具有重要价值。

(1)佐佐木本。佐佐木信纲所藏,平安时代前期书写,现存为第1卷的残卷,仅十行共计237字,其纸背书写着弘法大师空海的遍照発揮性霊集》卷三。其影印本有《秘籍大観》第一輯帖之部日本書紀神代巻上残巻(1926-1927)、《定本日本書紀》上巻(1966)、《国宝·重要文化財大全》七 书籍上卷(1998)。

(2)猪熊本。猪熊信男所藏,收藏于猪熊家恩赖堂文库,现存仅为三行共计59字。其影印本有《日本書紀第二》(1941)、《定本日本書紀》上巻(1966)。山田(1941)指出猪熊本与佐佐木本皆为神代卷的残卷,如果可以确定其书写笔迹相同,即可判定猪熊本与佐佐木本原为同一写本的残卷。

(3)四天王寺本。四天王寺所藏,现存仅为两页,分别为四行共计62字及两行共计55字,其纸背同样书写着弘法大师空海的《遍照発揮性霊集》卷三。影印本有《(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书纪》、《国宝·重要文化財大全》七 书籍上卷(1998)。

(4)田中本。为田中教忠所藏,故被称为田中本。现存仅为第10卷一卷,且卷首卷尾及跋文部分残缺,推测其书写年代为平安时代初期,为现存《日本书纪》最古的写本。收藏于《秘籍大観》第一輯卷之部(1926),其纸背也同样书写了弘法大师空海的《遍照発揮性霊集》卷三。

(5)岩崎本。现存第22,24卷,两卷皆为平安时代中期书写,且原文两侧有后世添加的训点,为《日本书纪》训点本中最古。原为广桥家旧藏本,故也被称为广桥本,其后为岩崎家收藏,现保管于京都国立博物馆。两卷的卷末皆有一条兼良的押字③,说明岩崎本曾为一条兼良所收藏。影印本有《秘籍大観》第一輯卷之部(1926),《日本书纪 卷第二十二(推古)》、《日本书纪 卷第二十四(皇极)》(1972)。翻刻本有《東洋文庫蔵岩崎本日本書紀本文と索引》(1978)。彩色复制本为《京都国立博物馆所藏国宝岩崎本日本书纪》(2014)。

(6)前田本。现存四卷,为十一世纪的平安时代后期书写,现藏于前田育德会,亦被称为尊经阁本,此写本含有大量训点。此外,其第14,17,20卷的行间还添加了少量简单的注释,且通过对原文的校对可知其与宫内厅所藏的图书寮本之间有密切关系。影印本有《秘籍大観》第一輯卷之部(1926),《尊经阁善本影印集成二六 日本书纪》(2002),翻刻本有《尊經阁文库本日本书纪 本文·训点总索引》(2007)。

(7)图书寮本。亦被称为宫内厅本,现存十二卷。此写本原为卷子本,后改为折子本,每一卷的书写者及书写年代各不相同。其中卷二根据其跋文可知书写年代为十四世纪的室町时代,且属于卜部家本系统。影印本有《秘籍大観》第一輯 贴之部(1926),影印翻刻本为《宫内厅书陵部本影印集成 一~四 日本书纪》(2006)。

(8)北野本。现存二十八卷,收藏于北野天满宫。各卷的字体不同,由此推断其书写年代并不相同。按照其各卷的书写年代可分为五类,其中第一类为22-27卷,根据原文汉字字体及训点的假名字体判断为院政时期书写,属于古本系统,其他四类则为卜部家本系统。影印本有《国宝北野本日本书纪》(1941)。

3.卜部家本系统

日本平安时代到近世,卜部家族作为掌管朝廷祭祀活动的神祇官员及研究神道学的学者,一直进行《日本书纪》神代卷的研究,并撰写了注释书《释日本纪》。卜部家本系统写本是作为卜部氏的家本流传下来的。

(1)吉田本。吉田本《日本书纪》原为卜部氏吉田家所藏,故被称为吉田本,现收藏于京都国立博物馆,原文的两侧加有大量的训点和注释。吉田本是现存卜部家本系统写本中书写时代最早的写本,被视为卜部家本的祖本。影印本有《国宝卜部兼方自笔日本书纪神代卷》(1971);《京都国立博物馆所藏国宝吉田本日本书纪》(2014)。

(2)乾元本。乾元本《日本书纪》由卜部兼夏于乾元二年(1303年)书写,因此又被称为卜部兼夏本。兼夏本书写年代稍晚于吉田本,与吉田本卷数相同,现存为神代卷两卷,原文中加有大量的训点和注释。影印本有《天理图书馆善本叢书和书之部1古代史籍集》(1972),《新天理图书馆善本叢书2·3日本书纪 乾元本1·2神代上下》(2015)。

(3)水户本。嘉历三年(1328年)由沙门云春书写于镰仓建长寺,现收藏于彰考馆,根据其书写年代、地点及收藏地,此写本也被称为嘉历本、镰仓本、彰考馆本。影印本有《日本文献学会叢刊之一日本书纪卷一·二》(1944)。

(4)热田本。热田本现存十五卷,也被称为永和本或金莲寺本,书写于永和元年(1375年)~永和三年(1378年)之间,是十四世纪书写的卜部家本系统写本中较为重要的写本之一。根据此写本中所附寄進状(捐赠信)记载,热田本原藏于京都四条的金莲寺,后捐赠给热田神宫,作为神书供奉于神殿。此写本中同样写有大量的训读和注释。2017年由八木书店出版发行了高清彩色影印本《热田本日本书纪》(2017)。

(5)北野本。北野本现存二十八卷,根据书写年代分为五类,第一类为院政时期书写,属于古本系统。卜部家本系统为镰仓时代书写的第28-30卷(第二类);南北朝时代书写的第1,4,5,7-10,12,13,15, 17-21卷(第三类);室町时代书写的第3,6,11卷(第四类);江户时代书写的第16卷(第五类)。从书写年代来看,北野本的第4-9,18-19卷为现存写本中最早的版本,因此在进行原文校勘及训点研究时,是必不可少的资料。影印本有《国宝北野本日本书纪》(1941)。

(6)兼右本(第3-30卷)。由卜部兼右于天文九年(1540年)書写,藏于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图书馆。除神代卷外,为人皇卷部分的全本,共二十八卷,同时也是室町时代前书写的写本中现存卷数最多的写本。影印本有《天理图书馆善本叢书和书之部五四~五六 日本书纪兼右本一~三》(1983)。

4.结语

《日本书纪》是日本古代大和朝廷主导编写的史书,自成书以来便具有极高的权威,后代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其开展了各种研究。其成果便是留存至今的各时期古写本及注释书。如上文所述,现存《日本书纪》古写本数量较多,其中一些写本还被制定为“国宝或重要文化遗产”,足可见此文献的重要性。此外,现存各古写本中都加有日本历代汉学家所注的训点,这样的写本亦被称为训点本,是研究日语史及中日语言文字交流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今后对于各个写本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找到各古写本之间的关系,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植田麦.非卜部系統『日本書紀』写本群について[J].別冊日本文学,1995,49.

[2]中村啓信.古事記日本書紀諸本·注釈書解説[J].別冊日本文学,1995,49.

[3]遠藤慶太.六国史―日本書紀に始まる古代の「正史」(中公新書2362)[M].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16:27-67.

[4]坂本太郎ほか校注.日本古典文学大系·日本書紀(上下)[M].東京:岩波書店,1965-1967:3-73.

[5]黒板勝美,国史大系編修会編.新訂増補国史大系·日本書紀(前編·後編)[M].東京:吉川弘文館,1966:1-18.

[6]山田孝雄.猪熊信男氏蔵日本書紀巻一断簡解説[J].日本書紀第二.古典保存会,1941.

注 释

①日本奈良~平安时期的181年间,由当时的政府主导编写的日本国史,前后共计六部,统称为“六国史”。

②训读(汉文训读)是指日本人阅读学习中国古典文献时,将古代汉文依据日语的语序及语法规则进行调整,并采用固定的词语来经行译读的方式。

③古代文书末尾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殊符号,亦称“花押”,相当于现代的个人签名。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日本书纪》所引唐代口语词汇及其训读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10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得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作者介绍:刘琳,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