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伟大时代变革的脚步扎根行业发展兴盛的沃土
——《资源再生》杂志出版200期之际的回眸与瞩望

2019-04-29 03:44
资源再生 2019年3期
关键词:杂志历史资源

春分时节。天高气朗,草长莺飞。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了希望与憧憬的当下,我与《资源再生》杂志社的同事们相聚相约,共同迎来了杂志第200期出版的历史时刻。

十八年前,同事们日以继夜地忙碌于这份行业期刊第一期的组稿与出版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耳畔,但是,岁月已然过去了6000多个日日夜夜。同事们约我为这值得纪念的时刻写点儿什么,以壮行色 ,作为杂志创办者之一也是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我的祈愿就是:牢记初心,坚定不移地把共同坚守的事业推向新时代,在为企业服务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路上书写新的篇章。

在波澜壮阔的行业大发展中应运而生

《资源再生》杂志是与中国再生资源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的。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机遇期的开端。制造业的蓬勃兴起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无疑是新世纪最重要的历史转折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众多再生资源企业在中国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而国家管理体制变革的大环境下,全国各地众多企业急需要一个信息沟通交流的平台,需要有一个舆论阵地。于是我们在2001年开始了《资源再生》月刊的筹备。从筹备杂志第一期出版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十八年的不凡岁月。

200个月的时光,6000多个日日夜夜,2000多万字的编辑制作,奉献给全行业的是厚厚的200期杂志。十八年的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短的一瞬,而对于每一个同事鲜活的人生阅历来说,200个月的日出月落,都是大家生命的印记。回望那灯火长明的编辑部,虽经岁月与世事变迁,一些同事或年事已高而步入夕阳红的行列;有些同事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找到了更适合自己岗位,但忆起过往的悠长岁月,那些意气风发的音容笑貌依然在大家的心头萦绕。回望灯火通明的不眠之夜,勤奋的园丁执着坚毅的身影是《资源再生》杂志十八年历程中最靓丽的风景线,他们自信的欢笑与辛勤劳作的场景随着潮起潮涌,已深深地凝结在这一期接着一期的杂志中了。200期杂志是大家风雨兼程的历史见证与砥砺前行的里程碑。

在这风云激荡的十八年里,杂志社的同事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大力传播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先进经验,为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大家聚到一起时,共同的信念就是:要用行家的眼光和全行业发展的视角发现新闻事实和闪光点,要用战略发展的视角俯察瞭望所接触到的观察参访对象。同事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身体力行,忠实地履行了行业发展亲历者和记录者的角色。翻阅这厚重的200期杂志,大家奔波在现场采访的路上以及他们挑灯疾书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在眼前耳畔。这些年来,我们采访过的企业和园区已经难以数的过来,但是大家撰写的一些传神而富有文采的报道和通讯,那些精彩的报道片断依然被同事们清晰地记住了。许多年以后,与那些当初我们曾经采访过的园区和企业的负责人重逢时,他们都还在询问那几位记者的近况,殷殷之情溢于言表。这也许就是职业的荣耀吧?

为树立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杂志记者多次走访企业和园区以及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在行业所有重要活动和论坛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在那一摞摞过往的期刊中,他们依然神采飞扬地诉说着当年的创业与兴业的鲜活历史;而大家也在波澜壮阔的行业发展历史上留下了自己坚实而闪光的足迹。回望那些风雨兼程的日子,许多同事在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青春时光的深深印记。

作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历程的亲身经历者和重大历史进程的忠实记录者,《资源再生》杂志记述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对于行业发展转折点上的精彩时刻与重大新闻都有自己独特的分析与阐述。企业界有的朋友说,那些厚重的杂志就是一部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的编年史。

找准行业的需求 在举办多种活动中扩大杂志的影响力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亟待提高,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十分艰巨。作为一个行业媒体,如何在为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的转型升级服务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服务功能?这是杂志创办初期定位行业服务功能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抉择。借助杂志与行业专家学者联系密切的便利条件,发挥了平台优势,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的路上坚持了下来。在这期间,《资源再生》杂志先后在南京、广州、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昌、汕头、东营等地举办了15届中国铸造铝合金产业链发展论坛和4届中国再生铜产业链发展论坛;参加培训和论坛的企业600多家,总人数达4000多人。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专家学者与企业之间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交流;很多企业在论坛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抓手,不少专家成了企业的顾问,促进了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与生产实践的良好对接,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充分利用传播媒体的延伸扩展功能,每一期的培训开班之前先向读者介绍研修的课程及专家的特长,结业之后把主要课程内容通过杂志和视频渠道发送出去。不仅参加者有感同身受的现场收获,许多未能参加第一线员工也能从后续的文献和影像资料中获得收益。

今天看来,这些活动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具体实践,与此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杂志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借助论坛和培训,编辑记者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企业家与专家实现了互动,设备制造商与用户间有了深度沟通的机会,我们与企业家之间构建起了超出杂志本身的更高层次的联系,这对于杂志的订阅,广告的开发,内容的丰富与题材的精准,都相得益彰。

我们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合作,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暨园区建设论坛,目的就在于通过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的演讲,通过论坛交流与园区实地考察,增进了了解,扩大了眼界。

以传统媒体为依托 探索多媒体融合之路

我们在新媒体的探索上一直未曾停歇,几年前开通的杂志博客和网站以及近几年来颇受欢迎的微信公众平台是我们实现多媒体融合的尝试,但是如何实现创收?过往的岁月里,通过为十多家企业和园区制作20多部电视专题片,解决了杂志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难题。当电视专题片播放之时,我们想到了很多。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一个小小的编辑部能得到委托方的认可,究竟为什么?一位企业家道出了其中奥秘:“这里来了各种规模的制作公司,实力一个比一个强,但听了他们设计方案,我老觉得隔靴搔痒,他挠不到我那个痒处 ,还是你的词儿好,说到了我想说又说不出来的那个东西……”于是我们释怀:能表达独特的企业文化的,源于对于行业的了解,来自于能够传达出企业家内心深处的诉求。

二十年在行业中的摸爬滚打,形成了我们对于行业,对于企业,对于技术进步,对于管理,对于员工,对于第一线的理解和熟悉,而这些正是《资源再生》这片园地历经风雨依然生机勃勃的活水源头。

十八年前那个春天,当我们筹备杂志第一期时,心中既有欣喜更有忐忑,能否拿出业内人士喜欢的东西?当时是迷茫的。而今,这份杂志的行业影响力,它的广告投放量,它背后所承载的行业人脉,它的有形与无形资产,它的生命基因,以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企业界的认可回答了这些命题。200期杂志就在面前,翻检当初的稚嫩,审视创办之初的青涩,一路走来,一切是那般遥远又那么真切。也是十八年来的一茬又一茬的创业者的筚路蓝缕,迎来了今天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值得纪念的时刻。眼下,新的一代正高举着火把,创新的激情与冲动依然澎湃于胸。200期杂志既是那些激情燃烧岁月的丰厚遗存,同时也是新的一代阔步向前的能量积蓄。

面对新时代 高歌阔步一直向前

今天,行业发展又走到一个历史的新起点,《资源再生》杂志将伴随着整个行业转型升级的脚步迈向未来。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也终将成为明天的记忆。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当口,翻开那些过往的一期一期杂志,一种岁月的沧桑感油然而生:那些悠远的岁月已经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因为更加壮阔宏大的现实正把它们推向遥远而成为一种记忆。辞旧,更是为了迎新。今天的再生资源产业正在向着更高的层次递进。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和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再生资源产业在一个更高的阶段上正展现出新的生命意义。十八年前,我们无法预料:许多熟悉的身影,许多熟悉的事情,已随风飘远;而更多的我们不曾熟悉的东西,正在成为当下的瞬息万变的风景线。这就是历史的嬗变。

我们欣喜地看到:过往那些一路相伴的朋友们正以我们不曾想到的宏大史诗般的创新而成为时代引领者;而更多的新面孔正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且看今日,那些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含量的企业正在这个舞台上风生水起;一带一路的建设正迈向新地标,许多年轻的朋友正开山拓路,营造着广阔而未知的新天地。所有这些,都给《资源再生》杂志提供了更加辽远而广阔的发展空间。

眼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信息获取途径已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乃势所必然。如何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的优势并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实现行业信息的高速传播与有效利用,这也是《资源再生》新一代创业者正努力追寻的方向。辞旧迎新,不管世事如何变化,把行业媒体的生命之根深植于产业成长的沃土之中,“基业长青”就不再是虚言空想。我们把创新与传承的重任寄希望于新的一代。

面对新征程,同事们说:与行业的发展相携相伴,我们在路上……

以此作为《资源再生》杂志出版第200期的纪念和期望。

猜你喜欢
杂志历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杂志介绍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