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超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04-29 08:11林璐璐
医疗装备 2019年7期
关键词:腓总神经疼痛

林璐璐

龙岩市第二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临床表现为感觉异常、对称性疼痛、发热、虫爬、麻木等感觉,一旦累及运动神经,即会导致肌力减退,患者生命质量严重下降,因此纠正、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述,因此,医师在治疗时多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改善微循环、扩血管及营养神经治疗,效果并不确切。本研究探讨低频超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9~70岁,平均(58.69±3.33)岁;糖尿病病程5~21年,平均(13.69±3.85)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8~71岁,平均(58.57±3.40)岁;糖尿病病程5~20年,平均(13.76±3.9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晓本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生命体征稳定;肌腱反射、浅感觉减弱或消失;四肢感觉功能异常、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排除标准:酒精中毒、脑梗死、颈腰椎病变、癌肿浸润等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疼痛患者;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1个月内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具体为:甲钴胺片(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26),0.5 mg/次,3次/d;α硫辛酸(Hameln Pharmaceuticals GmbH;注册证号H20150670),将600 mg α硫辛酸溶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维持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L。

试验组在以上基础上配合低频超声治疗,仪器为意大利爱美优电疗超声波复合治疗仪Mixing 2 EVO型,治疗时保持适宜温度,患者取仰卧体位。治疗仪设置为脉冲模式,频率为0.8 MHz,平均声强为1.2 W/cm2,占空比为100%。超声头放置于患者肢端疼痛区域,声头移动速度为1~2 cm/s,20 min/次,2次 /d。

两组均治疗4个月。

1.3 临床评价

(1)治疗后,采用英国Medelec Synergy 5通道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定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2)依照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对疼痛、烧灼、麻木、感觉异常4种症状进行评分,TSS评分0~3.5分:轻度;3.6~6.5分:中度;6.6~10分:重度[3-4]。(3)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肢体疼痛、烧灼、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消失,MCV基本恢复正常或与治疗前比较至少增加5.0 m/s,深、浅感觉功能恢复正常;有效,肢体疼痛、烧灼、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明显缓解、减轻,MCV增加不足5.0 m/s,深、浅感觉功能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MCV、SCV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MCV、SC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MCV、SCV比较(m/s,±s)

表2 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MCV、SCV比较(m/s,±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试验组 40 MCV 57.26±6.02a 55.00±8.69a 58.95±7.77a SCV 46.55±5.36a 44.81±9.07a 46.65±6.58a对照组 40 MCV 50.07±5.81 51.10±6.38 49.70±5.01 SCV 34.47±6.62 31.17±5.50 38.04±4.44

2.3 两组各症状评分比较

试验组疼痛、烧灼、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长期控制不当,则体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微炎症状态,高糖刺激多元醇通路,并引起糖基化产物增加,身体氧化应激反应持续加重,加速周围神经细胞程序性凋亡,进而引起肢体神经功能减退,出现烧灼、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为32.7%,部分患者以截肢为最终结局,因此,积极控制血糖、改善神经传导、增加神经营养活性、促进减退神经功能的恢复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

表3 两组各症状评分比较(分, ±s)

表3 两组各症状评分比较(分, ±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试验组 40 2.00±0.38a 2.03±0.44a 1.85±0.35a 2.11±0.40a对照组 40 4.01±0.61 4.05±0.60 3.86±0.48 3.94±0.52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虽然尚未完全明确,但代谢紊乱、血管病变、神经生长因子减少等多因素已经被证实在疾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病理基础为神经纤维出现节段性脱髓鞘改变,轴索再生能力受损,并“退化”,患者多为一般感觉神经受累,其次向其他神经波及。本次治疗中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以甲钴胺、α硫辛酸为药物治疗方案,甲钴胺为甲基维生素B12,通过甲基化反应,可促进蛋白质、细胞核酸及卵磷脂合成,形成髓腔、轴索,促进损伤神经组织的恢复。α硫辛酸为少数细胞内合成的二硫化合物,为多功能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修复受氧化蛋白、协助内源性抗氧化剂再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试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低频超声治疗仪治疗,其工作原理为,超声源发出的声能量,经介质聚焦后,刺激身体组织出现系列生物反应以达到治疗的效果。超声疗法能够改善细胞功能、细胞膜结构及通透性,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效果、MCV、SCV、各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低频超声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能够缓解疼痛,改善相关症状,加速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总之,低频超声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症状,缓解疼痛。

猜你喜欢
腓总神经疼痛
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1 例*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疼痛不简单
腓总神经损伤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结果分析
腘窝段腓总神经及其分支MR检查方案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神经”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