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与运用练习(一)

2019-04-29 13:26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病句本题参考答案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南怀谨先生说过,儒道佛三家分别开着不同的店,店内商品_______ ,有钱没钱都可以进去逛逛。中国文化_______,是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历史_______,从传承传统文化入手,加强家风建设,救治浮躁的人心,再造_______的时代新风,确实是远见卓识之举。

A.奇货可居 枝繁叶茂 积淀 目不窥园

B.奇货可居 源远流长 积蓄 目不窥园

C.琳琅满目 源远流长 积淀 路不拾遗

D.琳琅满目 枝繁叶茂 积蓄 路不拾遗

【解题思路】

在语言运用题中,成语误用常见类型有:望文生义、不明褒贬、不明范围、不辨差异、不明谦敬等。

【参考答案】C

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奇货可居: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第一条横线处强调商品丰富,当选“琳琅满目”。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枝繁叶茂:形容枝叶繁盛茂密;或比喻家族人丁兴旺,后代子孙多。第二条横线后的句子的意思是强调历史悠久,据此可知此处当选“源远流长”。积淀:指积累沉淀,也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积蓄:积聚;贮藏。“积淀”比“积蓄”含义丰富,与“文化”搭配当用“积淀”。路不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最后一条横线处的意思显然是强调社会风气,只能用“路不拾遗”。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爷爷奶奶主动为他家照看孩子,他家也经常带我们兄妹到苏州、无锡等江南城市旅游,两家人和睦友好,相敬如宾,被小区评为模范邻里。

②就在战刀劈下的一瞬间,他左脚斜向左前方跨了一大步,间不容发之际躲过劈来的刀锋,右手化掌翻腕向后一甩,正击在鬼子的后心部位上。

③带电检修,一不小心就会被强电流击中,检修工王进凭借年深日久淬炼而成的“秋千法”,以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万民康乐。

④我们班同学来自全县各地,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而张胜则是有名的“学霸”,连那些被外界称为王牌教师的科任老师,在课堂上都对他另眼相看。

⑤为什么中华民族文明的火种能够薪火相传,就是因为我们民族有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周岳华这样一批对祖国和人民披肝沥胆的仁人志士。

⑥令人厌恶的蚊蝇,抑或美丽可人的花草,变幻莫测的星空,抑或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⑤⑥

【解题思路】

对照在第1题解题思路中提到的常见设题错误,可以发现,在本题中都有对应。

【参考答案】A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①句“相敬如宾”用错对象。间不容发: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②句“间不容发”使用正确。年深日久:形容时间久远。③句“年深日久”应改为“经年累月”。参差不齐:指不整齐,用于人,指人的水平不一。④句“参差不齐”使用正确。“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⑤“披肝沥胆”使用正确。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⑥句应当用“鬼斧神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周學斌董事长的车队到达建湖,来到森达大楼外下车,与朱相桂董事长和肖书记等人一一握手,然后参观森达皮鞋厂生产车间。

B.由山东影视集团出品的大型长篇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知青》塑造了赵天亮、赵曙光、冯晓兰、武红兵等一个个鲜活、饱满的知青群像。

C.北京市最近推出了共有产权住房,相比于广州、武汉等城市加快培育的租赁市场,这种共有产权住房为平抑房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D.漫步在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看到的尽是各种小广告,办假证的、卖楼房的、通下水道的、招生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解题思路】

高考框定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其中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这四类是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两类是语意、逻辑方面的问题。尽管高考时辨析病句不在病句类型概念上做要求,但要尽可能地掌握病句类型。如搭配不当中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等。

【参考答案】C

本题A项,偷换主语,“来到森达大楼外下车”及其后句子的主语不能是“车队”,而应该是“周学斌董事长”。B项,自相矛盾,既是“一个个”,又是“群像”,应将“群像”改为“形象”。D项,赘余,“目之所及”和“看到”同意反复,删除其中一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们身着统一服装,同举朝鲜半岛旗,这是继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两国共同入场之后又一“携手共进”的镜头,必将作为体育外交一大进展载入史册。

B.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不仅刷新了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这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也是勇于创新的必然结果。

C.林黛玉对广大中学生并不陌生,为父母早逝流泪,为寄人篱下流泪,为孤独无依流泪,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整个林黛玉就是一个泪人儿。

D.在这次接待活动中,大家不辞辛苦,连续作战,全县上下做了许多工作,无论是参观点,還是外围环境整治,各项工作都达到了最高标准。

【解题思路】

分析语句,既要学会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又要在多做多练典型题的基础上培养语感。同时要注意句子中的标志性词语:介词、关联词、并列词、两面词、否定词、数词,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很有可能是病句。尤其要注意句中动词的搭配,此外,还要警惕“是”字句、“把”字句和“被”字句。

【参考答案】A

本题B项,分句逻辑混乱,应是“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也刷新了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C项,主客颠倒,“林黛玉对广大中学生并不陌生”可以改为“林黛玉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或者“广大中学生对林黛玉并不陌生”。D项,不合逻辑,“参观点”不是“工作”,不能与“外围环境整治”并列。

5.在横线上填写句子,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①干道两侧,一串红竞相开放,远看一片火红,野菊花也不甘示弱,随处留有它们圣洁的身影,

②我看见有一团火焰紧拉着整个大地燃烧起来,构成一幅壮美的图画,凄婉中渗透出不灭的豪情,

A.①将秋日的田野点缀得春意盎然。

②难道不能给人以巨大力量吗?

B.①将秋日的田野点缀得春意盎然。

②顿时有一股力量从心头升起。

C.①秋日的田野被点缀得春意盎然。

②顿时有一股力量从心头升起。

D.①秋日的田野被点缀得春意盎然。

②难道不能给人以巨大力量吗?

【解题思路】

要实现语言连贯的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保持话题前后的一致性;二、保持结构、句式的一致性;三、保持顺序的合理性;四、保持氛围(意境)的协调性;五、保持语言形式上的衔接与呼应。

【参考答案】B

本题①句以“一串红”和“野菊花”为描写对象,用主动句“将秋日的田野点缀得春意盎然”,前后主语即陈述对象一致。②句以“我”为陈述对象,用一般陈述句“顿时一股力量从心头升起”,保持陈述对象一致。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教育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怎样处理学生,如果不涉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

______________ ,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就是了。

①若对此有异议

②如果老师违规或者存在师德师风等问题

③还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或者投诉举报

④都属于教育方式方法的范畴

⑤涉及违法犯罪的则有相应的法律解决渠道

⑥可以通过与学校、老师沟通的方式来解决

A.⑥②④①③⑤ B.⑥⑤②④①③

C.④①⑥②③⑤ D.④⑤①⑥②③

【解题思路】

做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其中“试排”环节的解题思路有:确保话题一致性,把同一话题语句排起来:确定句子间的合理顺序性,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推理;确证句子代词指代的内容,或两句有重复的词语;确切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等,注意关联词语和总括性的词语;确保内容上的前后照应。

【参考答案】C

本语段侧重阐述老师处理学生不当的应对方法。从相关语句可以看出,老师处理学生不当有三种情况:“不涉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空缺前语);“违规或者存在师德师风等问题”(②所言);“涉及违法犯罪”(⑤所言)。作答时先按处理不当的程度,由轻及重安排语句的基本顺序,同时找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先生大作已经收到,准备下月付梓,以就正于广大读者,不知意下如何?

B.这件事怪我,请同学们看在快同窗三年的份上,高抬贵手,放兄弟一马。

C.大婶,你摊子上的西红柿非常新鲜,观感很好,请问每千克多少人民币?

D.今日拜访贵府,承蒙款待,不胜感谢,先生请暂且留步,在下就此告辞。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得体的能力。解题时,一要注意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二要正确使用谦敬词语;三要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

【参考答案】D

本题A项,“就正”是谦词,用于称自己的作品请求别人指正。B项,“高抬贵手,放兄弟一马”,为江湖用语,非健康语言。C项,“观感”为书面语,“千克”“人民币”也非口语。D项,“贵府”“承蒙”是敬称,“在下”是谦称,运用恰当。

猜你喜欢
病句本题参考答案
怪才
浅谈修改病句教学的几点思考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今天是几月几日
小学生作文中的“病句专项练习”
找规律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