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区太和牛灯舞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9-04-29 03:53周钰涵
神州·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郫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太和牛灯舞是成都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牛”文化入手,从“牛灯舞历史渊源”、“牛灯舞改造”、“传承现状”及“保护措施”四个方面入手,对成都市郫都区太和牛灯舞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郫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牛灯舞;保护;传承

一、牛灯舞历史渊源

《说文解字》中提到“牛”乃是:“牛,大牲也”。在民间传说里,“牛王”是“二十八宿”之一的“丑宿星君”,是天上专管草籽的神。[1]千百年来,中国这样一个农耕社会,不管是耕地还是运输都离不开耕牛,耕牛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为农民减轻了相当部分的劳动力,因此农民对耕牛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們都视牛为家中之宝,万分珍惜、爱护。与此相应的,农耕文化中的“牛文化”在民族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逢年过节以及庆祝丰收喜悦时,人们逐渐开始以“牛耕田”为娱乐基调创造了“牛灯舞”这一民间文化艺术。

据史料记载,郫都区团结镇的太和牛灯舞最早起源于汉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说当时居住在鹃城(今郫都区)附近有一个叫张胜的人,他在耕地、放牛时观察到了牛的各种动作,他想何不仿照牛的形状制作一个牛灯,再辅助牛的各种动作进行舞弄。这样既可以给老百姓的农忙时刻带来娱乐,让他们放松心情劳动,又可以丰富文化活动。于是他与几个要好的朋友开始尝试进行牛灯的制作及编排工作。他们用撮箕做牛头,麻布做牛身和牛尾,计划两人耍灯,一人充当放牛娃,一人捡牛粪。当他们制作完成之后,把牛衣一穿牛头一戴,就开始各种嬉戏玩闹,当时看过的人都说这样耍起来还真有几分味道。[2]

由于当时的老百姓的文化活动比较匮乏,所以当邻里百姓听说张胜他们制作了牛灯,并且有牛灯表演时,纷纷前来观看,大家都觉得十分稀奇,特别是小孩子尤为喜爱。随着张胜牛灯“名片效应”作用的发挥,耍弄牛灯舞的地区逐步扩大,牛灯舞的耍弄技术也不断提高。随着年代的更迭,以太和场制作的牛灯最具特色,牛灯舞的耍弄技巧也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太和牛灯舞远近闻名。

在蜀国时期,望帝和丛帝教民务耕,发展农业生产。每年丰收后,农民为了表达对二位帝王的崇敬与感激之情,就向他们展示太和牛灯舞。据说,当时居住在鹃城里的望丛二帝还坐在轿子上街观灯,与民同乐。

随着牛灯一代一代地传承,不管是牛灯的制作技术还是耍灯技术都有了很大地改进,而且表演效果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和翻新。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太和场附近基本上形成了村村有灯队,户户看观灯的景象。凡是逢年过节,牛灯还要走村串户给老百姓拜年或祝贺,当然各种庆祝活动也少不了牛灯助阵,牛灯表演时的场面十分热闹。

新中国成立时,当时的乡公所就组织牛灯上街表演庆贺,随后在成立农会、清匪反霸、庆祝“九大”等重大节目时,太和牛灯舞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文化大革命反“四旧”时,太和牛灯舞表演暂停,直到1983年恢复望丛赛歌会,太和牛灯舞才重新在观众面前展现。[1]

二、牛灯舞改造

在最初之时,做牛灯就是一个撮箕加一块麻布,这些东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所以制作和保存都非常简单,就是用竹编一个牛头(一般是仿水牛模样),糊上白纸,画上牛眼、牛鼻、牛嘴巴,用一块黑色平绒布连接在牛头上,做成牛身、牛皮(也有的用两三件蓑衣连缀而成),再裁上一个牛尾巴,这就是牛灯的原始制作方法。再加上耍弄牛灯时对表演的地点也没有什么要求,田间地头都是广阔的舞台,因此,当很多民间艺术都面临消亡的时候,太和牛灯舞却完整地保存并流传了下来。[1]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在保持牛灯舞原生态文化艺术形式的前提下,太和牛灯舞也历经了几次重要的改造和创新。最显著的一次改编创新是以放牧、农耕为背景,精心改造了牛头与牛衣,仿照牛的各种动作并加以提炼,配上打击乐或者背景乐,以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还原了人与牛的关系,为了映衬社会和谐的主题,不仅有两头大黑牛与牵牛娃的互动,还加入了两头小黑牛与大牛和牵牛娃之间的互动环节。

最开始的时候太和牛灯舞是由六个人耍弄,四名身强力壮的男同志分别在两头大黑牛的牛身里舞弄牛灯,两名看牛匠分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跟两头大黑牛“插科打诨”。牵牛娃不仅需要做出给大黑牛喂草、喝水、刮背、捡牛粪、捉虱子和打蚊子等举动,还需要做爬牛背、刷尾巴、吹牧笛等各种调皮动作。只见这时大黑牛会时不时地摆牛头、卧下、提脚、打滚、吃草、奔跳和戏耍,偶尔也会见到两头大黑牛相斗。

到目前为止不仅有两头大黑牛还有两头小黑牛。每头大黑牛一般是由四个人耍弄,两名身强力壮的男同志舞弄,一人扮牛头,一人扮牛尾;一人是放牛娃,一人是看牛匠。因为角色的需要,放牛娃由女同志扮演,她们在表演时需要扎两个羊角辫,涂两个大红脸,穿一身大花红袍,随着牵牛娃的耍弄动作与大黑牛共同完成各种动作。小黑牛则分别由一名女同志舞弄,她们需要在与大黑牛的互动中,表现出小牛特有的活泼和对大黑牛的依赖感。在与人的互动中,要表现出憨厚、勇敢、无畏的特性。

前期的太和牛灯舞表演大部分时间是在节日时的游街拜贺,发展到后面就变成了大部分时间在各地进行演出。前期由最单纯的牛灯舞表演,演化为之后加入了舞蹈元素,使得太和牛灯舞的表演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演出场次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这样原生态的表演艺术形式。

三、传承现状

太和牛灯舞发展至今,已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并且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输出。但也正是因为市场的商业性增强,反而导致了传承的民俗性减弱,笔者认为这是太和牛灯舞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弊端。

在历年的望丛歌会中,郫县政府都会组织4-8头牛灯参加街头游行和台上表演,曾多次获得一等奖和组织奖,省市新闻单位也进行了报道,1986年中央电视台还作了专门采访,并在“九州方圆”节目中播放。太和牛灯舞还作为地方特色先后应邀参加了绵阳乡村旅游节成都市武侯区、新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的演出,受到了一致好评。2007年6月、2009年6月参加了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郫县主题日的表演。在2016年还参与到了湖北卫视的网络春晚的录制,并在春节期间在网络上进行全网播放。在2018年3月2日作为乡村贺岁的节目登上CCTV-7的《乡村大世界》。

但是太和牛灯舞的传承有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虽然牛灯舞这一民间文化艺术是保留下来了,但是却没有一个文化传承人,团结牛灯队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制作团队,包括牛头牛身的制作,包括舞蹈的编排。除了这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在团结牛灯队里表演者的平均年龄大概是在50岁左右,特别是舞牛头和牛尾的四名男同志平均年龄甚至达到了55岁左右。在这样的趋势下,急需新鲜血液的加入,但是年轻的一代一是对牛灯舞这一民间文化艺术不感兴趣,二是对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没有深刻认知。这些原因可能都会导致了文化传承断代性的发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容忽视的威胁,值得所有人的严阵以待。

四、解决方案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我们不能忽视保护对象所赖以生存、延续的环境,因为它的存在离不开其生存土壤,更离不开承载它的人群和生态。[3]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就是依托人而存在,传承和传播主要依靠人的行为,以声音、行为、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通过口传心授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4]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理论的实质,不止是看护和守成,还要保证遗产始终不丧失魅力,不失去被价值化的各种现代机会和未来的机会。[5]所以基于传承现状的 考量,有如下的解决方案方便太和牛灯舞进行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一)提升保护和传承意识

在太和牛灯舞的传承过程中,大部分的文化建设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较为成熟的文化活动中,对于太和牛灯舞这种鲜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有些缺乏保护和传承的力度。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太和牛灯舞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文化建设者不仅需要加强对太和牛灯舞的文化建设,还需要改善人们对太和牛灯舞的认知,因此太和牛灯舞的保护和传承应该从思想意识以及行动上进行保护。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提升人们对于太和牛灯舞的保护和传承观念,就必须让人们明白太和牛灯舞不仅仅是节日的一个庆祝节目,而且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让他们明白尊重远比享受更为重要。因此团结甚至郫都区政府作为保护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既需要通过政策和宣传等方式提高人们对太和牛灯舞的保护意识,[6]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更好地促进太和牛灯舞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将传承保护的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二)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想要较好传承太和牛灯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和基础是加强对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这其中包括牛灯的整体制作,专属歌曲的创作,太和牛灯舞的独特舞台设计,以及舞台表演的更深层次的编排。最初的太和牛灯表演仅仅只有锣鼓为其伴奏,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是运用现代歌曲为其支撑,再辅以舞蹈为其增色,但是最近几年太和牛灯舞的表演不管是歌曲还是舞蹈都有些趋于平淡,没有更多的创新。所以当务之急应该多在歌曲创作與舞蹈的编排方面进行创新,不仅创作出独属于太和牛灯舞的音乐,还编排出适合太和牛灯舞表演的舞蹈。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各硬件设备都完善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去各个地方进行演出,才能够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太和牛灯舞,从而从侧面对太和牛灯舞进行了保护和传承。

(三)多途径培养传承人

在太和牛灯舞的传承中,传承人是决定传承工作能够正常进行重要因素。因为太和牛灯舞缺乏专业的传承人,所以在团结文化站工作的文化工作者以及现目前牛灯舞的表演者都是太和牛灯舞的传承人,那么针对如此的传承现状来说,如何培养更多的年轻传承者便成为传承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所以,不仅是政府方面还有文化站方面,都应该加大对太和牛灯舞的传承宣传,让更多年轻人不仅加入到传承工作的筹划中来,也尽可能地加入到表演行列中去,这样才能多方位地对太和牛灯舞进行保护和传承。

(四)加大表演力度

那么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太和牛灯舞的队伍中来,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一,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观看太和牛灯舞,从而建立起对太和牛灯舞的宏观感受。其二,文化站可在每周或者每月设立一个开放日,可以让民众都参与到太和牛灯舞中,这样可以对他们的微观感受产生影响。其三,可以在团结附近的中小学甚至大学创设一个宣讲会或者表演场,用更成熟的表演对年轻人进行更为直观的表演,加深他们对太和牛灯舞的传承意识。

五、结论

作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和牛灯舞,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它的认知,导致其在传承过程中的重重阻碍。因此要想使得太和牛灯舞有良好的发展,政府就必须要从思想和行动上进行着手,紧抓太和牛灯舞的保护力度,深化年轻一代的传承意识,加强对太和牛灯舞的宣传,扩充太和牛灯舞的队伍,积极完成太和牛灯舞的创新工作,加大太和牛灯舞的表演力度。只有从加强传承意识和保护行动上入手,才能让人民群众真听真看真感受,才能让他们积极响应政府对太和牛灯舞的保护号召,才能让太和牛灯舞得到深入的传承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晓枫,白郎.《川西坝上牛事儿》[J].西部广播电视,2009年03月

[2]陈治安.《水韵太和》[M].中国文史出版社.010年07月

[3]张成福,梁平.《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月

[4]高忠严、张琬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反思》.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11月

[5]董晓萍.《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09年.第一期

[6]刘倩.《试论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08月

项目来源: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都市郫都区太和牛灯舞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810649096。

作者简介:周钰涵(1995-)女,四川成都人,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郫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成都市郫都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路径探究
成都市郫都区: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贡献人社力量
郫都区北京现代汽车领动购车意向研究
郫都区:工伤预防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