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高龄老年脑梗死的效果研究

2019-04-30 03: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压积丁苯幅度

孙 涛

(辽宁省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本溪 117000)

高龄老年脑梗死发生率高,是高龄人常见脑血管疾病,其治疗目标致力于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1]。本研究分析了丁苯酞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高龄老年脑梗死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80例高龄老年脑梗死患者分组。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71~84岁,平均(76.24±2.72)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72~84岁,平均(76.67±2.71)岁。两组基本情况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所有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给予阿司匹林每天100 mg口服,氯吡格雷每天75 mg口服。治疗2周。观察组用丁苯酞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其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和对照组一致,治疗2周。丁苯酞注射液每次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治疗2周后改为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每次0.2 g,每天3次。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高龄老年脑梗死治疗结局;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幅度、可独立生活能力;干预前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红细胞压积;不良反应。疗效标准:基本痊愈:症状消失,功能缺损改善幅度≥90%;显效:症状减轻,功能缺损改善幅度≥45%;有效:症状好转,功能缺损改善幅度≥18%;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高龄老年脑梗死治疗结局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别进行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高龄老年脑梗死治疗结局比较:观察组高龄老年脑梗死治疗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本痊愈12例,显效的患者1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基本痊愈7例,显效的患者13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干预前两组血浆C反应蛋白、红细胞压积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浆C反应蛋白、红细胞压积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s)

注:每组前后比较,#P<0.05;两组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CRP(mg/L) 红细胞压积(%)观察组 40 干预前 36.54±0.56 49.56±4.72干预后 6.13±0.51#* 40.01±2.26#*对照组 40 干预前 36.40±0.71 49.43±4.86干预后 16.92±0.25# 44.14±4.22#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幅度、可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幅度、可独立生活能力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幅度、可独立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幅度、可独立生活能力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幅度、可独立生活能力比较(±s)

注:每组前后比较,#P<0.05;两组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可独立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组 40 干预前 47.24±10.56 22.11±0.65干预后 89.14±10.51#* 12.01±0.61#*对照组 40 干预前 47.23±10.71 22.12±0.66干预后 62.01±10.25# 15.32±0.62#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不良反应相似,P>0.05,其中,对照组头痛、呕吐、牙龈出血各有1例,发生率为7.5%。观察组头痛、呕吐、牙龈出血各有1例,发生率为7.5%。

3 讨 论

目前治疗高龄老年脑梗死多采用神经营养、抗感染、抗血小板等治疗[3]。其中,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降低脑梗死复发率,改善预后。而丁苯酞可从多个方面发挥对高龄老年脑梗死的治疗作用:①具有左旋芹菜甲素相同结构,可将脑缺血生理过程阻断,修复神经功能,有效保护神经元;②可改善血液微循环,加速缺血区域血管新生,促进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增加[4];③可减轻炎性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有效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强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抑制炎性反应,有利于患者脑细胞保护,改善预后[5]。④可作用抗氧化剂,抑制脑组织和神经功能损伤,缩小梗死面积,减轻半暗带病理变化[6-7]。

本研究中,对照组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用丁苯酞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高龄老年脑梗死治疗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幅度、可独立生活能力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幅度、可独立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浆C反应蛋白、红细胞压积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浆C反应蛋白、红细胞压积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丁苯酞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高龄老年脑梗死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改善神经功能和血液循环,降低炎症程度,提升其独立生活能力,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压积丁苯幅度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效果观察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红细胞压积对血凝指标测定的影响及校正措施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新生儿母子AB0血型不合溶血病采用不同比例成分血换血治疗分析
适量献血对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