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

2019-04-30 03: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负性发育患儿

从 薇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精神发育迟缓又称智力落后或精神发育不全(英文简称MR)指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活动能力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疾病,并且以智力低下为主要判断标准,其致病因素可分为生物医学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属于临床常见小儿发育障碍。按智力低下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缺损程度,精神发育迟缓可分为轻度迟缓、中度迟缓、重度迟缓及极重度迟缓[1-2]。一旦患儿被确诊为精神发育迟缓后家长存在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可能性,客观上影响患儿治疗效果难以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发育迟缓儿童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收治于本门诊86例精神发育迟缓患儿的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48例患儿家长中男性38例、女性10例,最小年龄为27岁、最大年龄为38岁,中位数年龄(32.5±1.8)岁,48例患儿家长中初中及以下文化15例、高中及大专文化16例、本科及以上文化17例;观察组48例患儿家长中男性39例、女性9例,最小年龄为26岁、最大年龄为38岁,中位数年龄(32.1±1.3)岁,48例患儿家长中初中及以下文化13例、高中及大专文化17例、本科及以上文化18例。两组患儿家长在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纳入对比研究价值。两组患儿家长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并签署实验同意书。纳入标准:2组患儿均符合精神发育迟缓诊断标准。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家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家长给予心理护理,即:①在门诊挑选技术水平高超且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心理护理小组,全面观察患儿家长日常行为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交流倾听其心理诉求分析焦虑情绪产生原因,通过每隔2周1次心理疏导及生活指导等方法帮助患儿家长释放其负性情绪,正确面对患儿疾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②护理小组向所有患儿家长发放精神发育迟缓认知调查表评估其认知程度,详细介绍精神发育迟缓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治疗过程及康复效果及时纠正患儿家长错误认知避免患儿家长一味将疾病归结于自身,帮助患儿家长学习正确的归因方式,进一步消除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③护理小组定期邀请国内外精神发育迟缓专家举办知识科普讲座系统讲解相关知识及治疗动向,每隔2周举行1次经验讨论会鼓励同一治疗期患儿家长间互相沟通交流,邀请康复效果较好的患儿家长讲述治疗经验得出思路启发,并且以患儿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家长指导患儿逐步开展生活自理能力康复锻炼,例如:吃饭、穿衣及打扫卫生等。

1.3 判定标准: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为参照纳入精神性焦虑及躯体性焦虑2项指标评估2组患儿家长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改善程度,各项指标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明改善效果越好,并且面向2组患儿家长发放本门诊自行研发的护理调查问卷对比其护理满意度[3-4]。其中,护理满意度可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3个梯度;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100%。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表示,2组对比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对比:从焦虑量表评分指标来看,对照组护理前后躯体性焦虑及精神性焦虑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时间 躯体性焦虑 精神性焦虑对照组 43 护理前 9.3±1.2 9.2±1.7护理后 5.2±1.3 5.8±1.6观察组 43 护理前 9.7±1.3 9.1±1.5护理后 1.3±0.1 1.6±0.5 t-5.493 5.285 P-<0.05 <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从护理满意度指标来看,经对比分析后,对照组满意18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13例,总满意度69.77%;观察组满意22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95.35%。观察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精神发育迟缓作为临床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治疗费用及预后效果均无法脱离家庭层面支持及承担,一旦患儿家长物质生活水平、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较差时则存在造成心理健康水平过低或引发心理疾病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可能性[5-6]。经本次研究表明,两组患儿家长心理干预前躯体性焦虑评分及精神性焦虑评分分别为(9.3±1.2)分、(9.2±1.7)分及(9.7±1.3)分、(9.1±1.5)分。有研究资料表明,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家长焦虑情绪产生原因与疾病知识不全、疾病时间不明确、疾病判断能力不足、患儿未来担忧及病因归属不恰当等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旦治疗费用过于高昂或长期看护耗费心力过大则存在引发心理问题的可能性。由此可见,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家长实行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意义深远,能有效改善患儿家长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提供强有力的心理层面援助。

综上所述: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家长实行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家长焦虑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树立治疗信心。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负性发育患儿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