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临床护理中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2019-04-30 03:40于丽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危重病小儿病情

于丽莹

(辽中区人民医院儿科,辽宁 沈阳 110200)

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发育不全,因此容易生病,儿科病房中有大量重症患儿,这给护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由于患儿的生理特征,在护理工作的中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难度,准确掌握小儿的病情,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才能控制疾病的发展[1]。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周到细致的护理,才能促进小儿康复。因此需要在小儿临床护理中运用合理科学的评价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措施,才能改善预后,为患儿的成长和发育保驾护航[2],本文主要探讨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临床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危重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儿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个月~11岁,平均(5.7±1.8)岁。观察组40例患儿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5.2±1.4)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增加症状监测频率,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对于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要提前做好处理预案。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通过比较小儿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3]。评分方法和等级如下:评分>80分,病情对较轻,无病情恶化,复发,并发症的危险,常规护理即可。评分在71~80分,病情相对严重,需送入重症监护室,对病情进行检测和护理。评分≤70分,病情危急,除了加强病情监护,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措施。根据不同病情等级,干预度也有一定差异,需要分层管理,同时根据工作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合理分配护理工作任务[4]。

1.3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1.4 评价指标: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7.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例)

2.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度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家长的总满意度80.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例)

3 讨 论

小儿的生理情况特殊,所以患病时病情复杂,反复无常,且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难以做出判断,所以准确判断患儿的病情,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周到细致的护理,才能促进小儿康复。因此则需要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病情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估,才能为临床护理和治疗提高参考价值[5]。在小儿的临床护理中,根据患儿的危重评分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方案,可以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调整护理干预方案和治疗措施,及时做好准备工作,对于突发的紧急情况有预案处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6]。

小儿危重病评分的指标获取容易,操作性强,涵盖了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也包括了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等,可以准确评价患儿的健康状况,为临床护理提高全面的指导,促进预后的改善,正确确定护理等级和患儿护理问题,使护理具有针对性[7]。除此之外,随之掌握患儿的危重程度,随时对护理计划进行修正和优化,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小儿危重病评分可以将患儿危重程度做一个量化处理,符合率较高,同时也是对护理资源最合理的分配[8]。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小儿临床护理中使用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有效率,同时也显著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具有很大的临床可行性。

猜你喜欢
危重病小儿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