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观察

2019-04-30 03:40张晶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急诊室心肌梗死流程

张晶晶

(辽宁省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急症科,辽宁 沈阳 110023)

作为急诊科一种常见的急性病,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该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有胸骨后存在剧烈性疼痛感,并且持续时间久,并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患者一旦发病在情绪上出现紧张、焦虑的状况,会有负面情绪存在。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发展过程十分迅速,因此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是十分关键的[1]。目前我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技术有所提升,但是及时抢救会对患者后期治疗有积极影响。虽然医师会控制抢修过程当中的整个局面,但是护理人员的配合与抢救成功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观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率影响,此次研究选取部分在本院进行抢救的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进行抢救的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2]:符合临床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不存在意识障碍,能配合护理;在本院采取PCI术进行急救;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8周岁;存在意识障碍;肝肾功能存在障碍。其中对照组男48例,女50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49.6±5.7)岁;研究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50.1±5.8)岁。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急诊护理方法,具体包括:进入到急诊室之后,针对的吸氧过程以及卧床休息等事项对患者进行指导,并且监测心率血、压等身体各项指标方面,进行抽血化验和静脉通道的建立等[3]。研究组则进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体内容包括:①院前抢救流程。在患者入院之前,接到求救电话后,就要对患者的症状进行了解,作出准确预判,并且迅速准备好急救用品(出诊时间控制在5 min之内),及时出诊。在前往整治过程中,通过电话向家属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并且根据患者表现指导家属对其进行基本的一些急救措施,如让患者卧床休息,给予鼓励、保持良好心态等。②转运流程。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患者采取急救措施,向医院运送患者。在搬运过程中注意动作要轻,不能幅度过大,保持平稳;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通知医院做好迎接准备[4]。③接诊流程。患者达到医院急诊室后,采取首诊护士负责制,将接诊护士作为患者的第一负责人。此流程与对照组患者一致。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急性心肌梗死。为手术做好准备。④手术准备流程。当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利用留置针通过左下肢对患者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经静脉注射1 mL 76%泛影葡胺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然后给药300 mg氯毗格雷、500 mg阿斯匹林,可嚼服也可碾碎混服,最后帮助患者更衣。将患者身上的饰物取下,督促排尿,注意保暖等。⑤术后护理流程。患者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全面护理。对患者的作息进行指导,并且完成手术后患者身体比较虚弱,需要护理人员及其家属协助其完成日常生活行为[5]。在休息环境方面,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处于良好的氛围之中;并且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对患者用药后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治疗措施。

1.3 观察指标:在进出急诊室时间、心电图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院内再PCI率方面对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急救指标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进出急诊室时间(min) 心电图时间(min) 急诊球囊扩张时间(min) 住院时间(d) 院内再PCI率(n,%)对照组 98 55.2±26.1 7.32±1.98 119.6±74.4 12.5±4.6 31(31.6)研究组 98 43.3±17.9 5.12±1.03 79.9±23.6 12.3±4.4 9(9.2)t/χ2 - 17.27 9.76 5.04 0.31 15.20 P-0 0 0 0.756 0.0001

3 讨 论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诱导病因,患者发病后,病情会迅速发展,一般都比较紧急。若不能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病死率极高。对急诊护理流程ā优化,能最大概率保证患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被运送到急诊室,使其及时得到救治[6]。越早对患者进行灌注治疗,患者的生命就越安全。在急诊护理过程中不能忽略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要注意与其进行交流,安抚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情绪。

此次研究表明,研究组总体急救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在进出急诊室、心电图等方面,时间大大缩短,能够减小因时间延误而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概率。并且研究组院内再PCI率明显要小,说明对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是切实可行的。

综上所述,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进而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急诊室心肌梗死流程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病人来啦,快抢救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对在急诊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打的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