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4-30 03:40沈天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胃癌

沈天娇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胃癌是一类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危害大,致死率高,该病在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治疗,但这一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极高[1]。本文就综合康复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胃癌手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12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甲组(30例)和乙组(30例)。甲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5~75岁,平均(52.2±3.3)岁。乙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7~74岁,平均(51.5±3.2)岁。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甲乙两组患者上述资料进行检验,显示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乙组行常规护理,在术前对患者实行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术前12 h禁食禁饮,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做好饮食护理和并发症护理[2]。甲组行综合康复护理,具体如下:①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干净的住院环境,提升其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度,为患者提供生活必需品,规范探视制度,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②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注意引导治疗效果,增强其康复信心。③生理护理:在手术前常规禁食禁饮,嘱咐患者多休息,给予饮食指导,嘱咐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得食用刺激性食物,应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并适量运动,鼓励患者在术前进行肺功能训练,以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增加散步、慢跑等功能训练。④社会支持:向患者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使其多关心、照顾患者,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为其提供亲情支持。⑤不良反应护理: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反应,应减少运动量,注重营养的补充。睡前给予患者热牛奶,并播放轻音乐,以帮助其入眠。⑥注重护理水平的提升。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康复护理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 健康知识掌握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研究组 60 92.77±6.41 91.54±6.43 91.64±6.4392.73±6.52对照组 60 74.84±8.32 75.76±8.24 74.71±8.35 76.6±8.42 t 4.442 5.125 3.902 4.092 P<0.05 <0.05 <0.05 <0.05

1.3 评价标准

1.3.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分别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则相应的心理状态越差。

1.3.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采取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具体涉及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8个维度,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2]。

1.4 统计学方法:对甲乙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检验,组间对应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统计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显著水平为95%,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可见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甲乙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未见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甲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乙组更高,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SAS评分 SDS评分 SAS评分 SDS评分甲组 30 45.8±3.9 44.3±3.7 22.6±2.5 21.8±2.6乙组 30 46.5±4.1 44.8±3.9 36.3±4.0 34.9±3.2 t 0.678 0.509 15.908 17.402 P 0.501 0.612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项目 甲组(n=30) 乙组(n=30) t P活力 79.2±4.1 74.0±2.8 5.737 0.000生理职能 77.1±1.8 72.0±1.6 11.599 0.000生理功能 76.3±4.5 72.5±4.3 3.344 0.000社会功能 81.3±5.9 75.8±3.3 4.456 0.000情感职能 77.0±5.2 72.3±3.6 4.070 0.000精神健康 80.2±3.0 74.9±2.4 7.556 0.000躯体疼痛 79.8±2.1 74.1±4.6 6.174 0.000总体健康 78.8±3.1 74.5±2.2 6.196 0.000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甲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乙组,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 论

胃癌是一类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各类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且发病人群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南方地区较西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发病率更低,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分布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4]。胃癌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前病变、饮食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按发病部位可分为胃窦癌、胃体癌、贲门癌等类型[5]。胃癌患者在不同的发病阶段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早期胃癌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仅少数人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难以被重视,进展期胃癌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乏力、上腹不适、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消瘦等症状。该病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其生命安全,在临床上需予以重视[6]。

胃癌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患者因自身病情以及手术创伤等问题常产生负面的情绪,术后生活质量也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辅以恰当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综合康复护理是一项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法,能通过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生理护理、社会支持、不良反应护理等一系列的优化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病情的康复,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7]。综合康复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重视患者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健康,能立足于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全方位的干预措施,提升手术效果,保障患者身心健康,这一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得到患者高度评价。本次研究显示,通过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状态明显改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升,且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见,综合康复护理较常规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更具优势,能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提升护理质量,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树立护理人员的良好形象。

由上可见,综合康复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胃癌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