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与生活常识

2019-04-30 03:14赵英男
南风窗 2019年9期
关键词:工作制程序员常识

赵英男

996工作制,指的是每天从早九点到晚九点工作,一周工作六天,且基本没有补贴或加班費也不允许请假的制度。自今年3月27日程序员公共平台GitHub中出现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起,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员工开始在该项目中“爆料”自己公司的工作时长。996工作制逐渐在这个冷热不定的4月成为一股引爆全民讨论的风潮。短短几天内,普通员工、企业高管、官方媒体都密集发声,社会共识因此也迅速形成:企业不应当强迫员工接受996工作制。至此,这一风潮似乎暂告一段落。

不过在这场大讨论中,大家似乎都有意无意地更侧重于将是否接受996工作制与拼搏奋斗、奉献牺牲等道德理念关联在一起。在这些声音的裹挟下,以程序员为代表的员工们反对996工作制,似乎不再是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而只是向老板讨个说法:让他们承认自己不是不知拼搏、不懂奋斗。这就导致这场让每一个在工作一线的普通劳动者都心有戚戚的大讨论,最后不过是证明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常识:不加班、不拼命地正常工作也是好员工;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场讨论的社会意义被消解于无形。

相关讨论弱化了一个重要的维度,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的相关规定。这同样也是常识,根据该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作制度”;同时根据该法第44条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安排劳动又不能补休的、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劳动的,需要支付相应倍数的工资作为报酬。

劳动法相关规定受到社会大众自发展开的讨论的漠视,其理由值得我们深思。这背后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正是下述逻辑: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有工作总比没有强;少拿工资总比没拿强;我不愿意干,总有人愿意干;我今天不加班,明天就待业……简言之,受困于现实,996工作制只要不是“强迫”的,那么对于行业发展、个人发展似乎都有利而无害。那么事实是否真是如此?

就个人层面,我们不妨回想马克思的经典表述。他认为人性的真正解放与实现是不固着于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随着自己的兴趣能够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一言以蔽之,闲暇才能够确保人的自由与完善。在当下社会中,个人需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与空闲,这不仅是为了体力的恢复以便投入到再生产之中,而是为了保障才能出众、心有理想的人可以有一定机会充实、提高自己,进而推动整个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对于以创造力为核心要素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而言,这尤为重要。

从行业发展来说,我们不妨回想十余年前互联网、科技、电商企业初创时我们对之的期许。我们期待这科技的革新能够为我们带来新的劳动模式与经济动力。如果时至今日,以高科技驱动的企业利润增值,依旧以延长员工必要劳动时间为代价或重要手段,我们其实有必要停下脚步来反思:一个个看似新颖的概念、平台、产品,究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回到社会层面,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都有父母、配偶与子女,也即工作之外我们还有生活。工作里有输赢成败,但生活中我们不是谁能战胜谁,而是如何彼此互助走完各自的人生旅程。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追求那只有万分之一的人才有幸获得的成功,而是需要一个安全稳定能够兼顾工作与生活、客户与家人的社会环境。否则,养老、医疗、婚姻、教育、生育率等问题的解决都无从谈起。

猜你喜欢
工作制程序员常识
为了让妈妈看懂地图,一位“野生程序员”做了个小程序
新语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
靠不住的常识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程序员
程序员之子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加班
回归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