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肥胖患者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9-05-05 07:40张沛欣冯苗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脂联素瘦素空腹

梁 彦,张沛欣,冯苗苗

(1.铜川市人民医院肾脏内分泌科,陕西铜川 727000; 2.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肾脏内分泌科,西安 710038; 3.西安市杨家村第三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卫生所内科,西安 710061)

青少年肥胖正迅速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日益严重的问题,肥胖会对健康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如代谢综合症、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心血管疾病[1]。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肥胖与机体慢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瘦素、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inter 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纤维蛋白原等多种炎症相关因子在肥胖个体中表达异常[2-3]。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存在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等多种类型细胞中,在机体受到炎症刺激时,从细胞表面裂解,形成可溶性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有研究发现suPAR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纤溶酶原激活,细胞黏附、增殖,组织重塑和全身炎症反应等[4-5]。然而suPAR在青少年群体作为评估肥胖的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目前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监测青少年肥胖个体血清suPAR浓度变化,探讨其在青少年肥胖个体中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体检的120例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为参考,将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定义为肥胖,并经体检、询问病史、排除内分泌等继发性肥胖后,将入选的60例单纯性肥胖青少年纳入试验组(年龄范围在11~17岁间)。随后按照1∶1匹配的方法选取与试验组研究对象同年龄(出生年月相差3个月以内),同性别,体质量正常的青少年6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范围在10~17岁间)。

1.2 试剂和仪器 瘦素、脂联素、IL-6,hsCRP和纤维蛋白原检测试剂盒购置美国PhoenisBiotech公司,suPAR检测ELISA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T-6100酶标分析仪购置ROYTO雷杜公司。

1.3 方法 采集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5 min留取上清液2~8℃保存,当日测定。严格按照说明书检测步骤操作,采用ELISA法检测suPAR,瘦素、脂联素、IL-6,hsCRP和纤维蛋白原浓度。此外,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参数。

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mU/L)×空腹血糖(mmol/L)/22.5。

2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试验组BMI、收缩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注:*t’检验。

2.2 两组血清各指标对比 见表2。试验组suPAR,瘦素,IL-6,hsCRP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19~12.398,均P<0.05);试验组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4,P<0.05)。

表2 两组血清指标对比

注:*t’检验。

2.3 肥胖青少年血清各指标的临床价值 见表3,图1。suPAR,脂联素,IL-6,hsCRP,纤维蛋白原和瘦素区分肥胖患者与对照组的AUC值分别为0.85(0.78~0.92),0.68(0.58~0.77),0.72(0.63~0.82),0.92(0.88~0.97),0.87(0.80~0.94)和0.94(0.90~0.98)。Z检验结果显示suPAR的AUC显著大于脂联素及IL-6(Z=2.655,2.030,均P<0.05),小于瘦素(Z=2.01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按照约登指数最大原则,血清suPAR区分肥胖青少年与对照组的最佳临界值为4.53 μg/ml,对应的敏感度为67%,特异度为90%。

表3 各指标AUC值及截断值分析

注:*脂联素AUC=1-图1脂联素曲线下面积=1-0.32=0.68。

图1 ROC曲线分析

3讨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结果显示肥胖可能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多种炎症相关因子参与肥胖及其并发症发生过程。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的蛋白,可通过内分泌的方式调节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并可降低下丘脑敏感度,在肥胖引起的并发症中起到关键作用[6-7]。脂联素几乎全部由脂肪细胞分泌,在脂肪和糖类的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机体脂质代谢和血糖稳态的调控网络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国外有研究报道,肥胖青少年体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还有研究认为在肥胖人群与肥胖导致的相关疾病中,脂联素降低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血脂分布异常发生的风险有关[8-9]。人体总IL-6的30%来自脂肪组织,所以肥胖者脂肪分泌的IL-6可明显增加,减重导致IL-6的水平降低[10]。还有研究发现下丘脑细胞中存在IL-6的受体,推测IL-6可能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通过将脂肪组织中的信号传递到下丘脑而发挥调节能量平衡的作用[11]。大量研究结果证实hsCRP和纤维蛋白原均具有预测代谢综合症发生的临床价值,肥胖个体两者血清水平可显著升高[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瘦素,IL-6,hsCRP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既往多数研究结果相符。

现有的证据表明,肥胖青少年血清suPAR的水平可能与肥大细胞在脂肪组织的积累有关,深受肥胖的影响[4]。suPAR由被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发生炎症反应时产生,在细胞的黏附、迁移及渗出中起重要作用。它可以导致免疫激活,并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全身亚临床炎症反应[14]。在肥胖青少年体内suPAR水平可能与巨噬细胞在皮下脂肪组织的聚集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血清suPA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uPAR水平区别肥胖青少年个体的AUC为0.85,显著高于IL-6及脂联素,但对应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和90%,敏感度偏低,提示suPAR在预测青少年肥胖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仍需结合其他参数综合判断。

总之,suPAR是与肥胖相关的全身亚临床炎症反应及免疫激活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suPAR在肥胖中与炎症的发病机制有关。通过了解肥胖的发病机制,在预防与治疗肥胖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suPAR与亚临床炎症反应的确切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而本研究由于样本量有限,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suPAR在肥胖青少年中的作用。期望在将来可通过扩大样本量,包括增大样本数量,采集样本多范围多区域避免地区差异,结合临床样本全面统计分析来寻找规律。

猜你喜欢
脂联素瘦素空腹
瘦素抵抗与糖尿病相关研究进展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
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瘦素及Foxp3的表达
空腹喝水
瘦素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脂联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