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2019-05-05 00:58张晓峰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

张晓峰

【摘要】在小学高段数学的学习中,对于学生走向初中数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和铺垫效果,只有高段数学的学习过程之中,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教学和学习,才可以使学生进入初中学习数学时进展顺利。因此,提高小学高段数学学习效果,为初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现如今小学高段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和重要目的之一。就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做简单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段数学学习 有效性

小学数学的学习相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来说,更为简单浅薄,且更具基础性。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扎实掌握基本运算,同时要对基本运算和相关初中要用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铺垫学习。同时在这基础上,更要提高现阶段对于基础知识学习的有效性,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应对小学与初中衔接的差异。

一、小学高段数学学习和初中数学学习的关联性及差异性浅解

1.小学高段数学和初中数学的差异性

现如今,小学生步入初中,总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进入初中后数学的成绩下落得十分显著。归根结底寻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对于初中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不是十分适应。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让学生适应初中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因现阶段数学与初中的数学具备着一定程度差异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高段数学的学习上,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

面对着这些繁杂的数学问题,还有小学生即将面对的升入初中的问题,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还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小学数学方面,更为注重的是题目的结果和结论。而初中数学方面,更为注重的是推理过程。因此,面对着即将升入初中的小学高段学生们来说,想有效提高高段数学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要在差异性上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相关推理思维。

2.小学高段数学和初中数学的联系

高段数学的学习效果和相关知识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对于数学的学习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因此,小学与初中衔接的年级,数学教学也应用有所改变,应该针对着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关联性,对学生进行较有针对性的教学。

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重要的地基,简单部分要学好,才可以面对更为复杂的问题。作为初中学习基础,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学习内容和学生思维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掌握能力、理解能力、数理逻辑思维能力。除了书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之外,更应该关注的并不是学生的运算结果和成绩,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能力上提升,才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内容更为繁杂的数学学习。

因小学高段数学的学习效果会影响着初中数学的学习,小学高段数学的学习就变得十分重要。然而面对着这样的教学目的,既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又要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就面临着许多教学方面的问题。

二、小学高段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1.学习难度较以往增强

小学数学进入了高段学习,课本上的知识重点不再像中低年级那样简单易懂,没有更为直观的认知和学习的内容了,反而要面对众多公式的应用,进行很多复杂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因此,这些相对复杂的乘除法、数学定律、平面图形分析,都考验着学生的数学接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面对着即将升入初中的考验来说,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难度加大了,课程时间也更紧张了。学生从这时候开始接受公式的学习,进行相对复杂的乘除法运算,对于学生之前的数学学习和数理逻辑思维都是一定程度的考验。学生面对着这些考验,也是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小学生对公式记忆与应用、数理思维能力,成为高段数学的教学重要目标之一。

2.学生面临升学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学生即将面临升入初中,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不断的在增大。对于综合知识的应用程度不断在加强,同时对于学习和复习的进度也不断在变快。课后的作业也不像从前一般简单易懂,很容易就能做完。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为学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考验,学生的学习氛围也从以往的轻松中步入了紧张。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直线下降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除此之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因在小学课程中,都是由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面对的高段数学,是需要有独立思考才可以得到成果的。然而在这个时候,学生往往最缺少的就是独立思考,也缺乏对于学习的规划,没有学习目标,导致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都相对较差,成绩不断滑落。

三、提高小学高段数学学习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联系多方面因素对学生采取教学措施。学生最为欠缺的地方,就是教学最需要弥补的地方。在教学上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目标。现如今学生面对着新课程和小升初的学习,相对欠缺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加上数学学习需要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就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程度的引导,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了解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总结。

以分解公因数教学来举例,学生在学习分解公因数时往往无法即使找到两个数字相关的因数,教师可以进行实际引导,只有个位数字是0或5的数字可以让5除尽,将诸多位位数相加之和可以让3除尽,则这个数可以被3整除。将这样的学习导入到分解公因数的学习中,用例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自己发现相关规律进行鼓励,加强学习印象,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成就感。

在这基础上,就可以为学生总结,两个数求公因数,则可以用这样的规律来进行运算。除此之外,在学习方程过程中,学生不会利用公式进行运算,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规律为学生进行讲解。例如,方程2y*5+3的解是26,想得到y等于几,这样就可以根据所学的公式进行推导,2y*5的结果是10y。那么10y+3=26,这时候利用和减加数等于另外一个加数的方式进行运算,10y则等于23。通过这样的运算我们得到了一个两数相乘的结果,将积除以一个因数则等于另外一个因数的原则套用进式子中,则得出23÷10=2.3,即y=2.3。

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学生思维进行引导,对于教学中每一个细节都不可以忽略。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同时,遇到一些学生无法理解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学生曾经学过的知识来套用,让原本學起来十分困难的新知识,变成可以直接理解的从前学习过的知识。

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利用教具来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个方格纸拆分为两个,原本的方格纸就是单位“1”,现在变成了两个,每个就是1/2。然后再将原有的1/2拆分成两个,即得到了1/4,由此可以得知,1/4就是1/2的1/2。

这样生动的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和运用能力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学懂了才能会用。此类教学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理解情况,对于数学思维也有一定程度提高。

四、结语

对于小学高段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来说,最先应该从教学方面进行入手,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学好了,后期复习和应用方面才会有较好的效果。在教学方面,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概念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学生更顺利的面对初中数学的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叶盛茂.浅析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2018,(2).

[2]张玉照.浅析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J].学周刊,2018,(3) :67.

[3]潘桂梅.浅析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7,(47):115.

[4]张脆音.固守生活味道的本真数学——浅议小学高段数学开展“项目学习”的有效性[J].语文课内外,2017,(28).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