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溪长流水

2019-05-06 16:49蔡芳本
闽南风 2019年3期
关键词:家乡

蔡芳本

有一个清初大名人叫洪承畴,他是英都人。英都有一条水叫英溪。

英溪长长的流水发源于英都镇内的云顶山,流經镇内的士林、坂头、当溪、秋芦、西峰,然后贯穿英都平原,再从安溪的敦坂、玉溪的英溪口蜿蜒曲折流入晋江西溪,成为晋江最大的支流。

英溪长流水,流向遥远的古代。

遥远的古代,这里富甲一方,盛产稻、麦、花生、番薯,享有“金英”之誉,一向被称为南安粮仓。历史上英都还盛产丝绸和茶叶。虽然陆路交通不发达,但是因为有了英溪,有了英溪的长流水,这些农产品,还是能通过驳船载运到四面八方。

于是我们看到英溪上的千帆竞发,于是我们听到了船工的号子,于是我们见到了纤夫们弓着腰,在回程的路上勒着纤绳在岸上艰难的跋涉。

英溪中段有一处河道较宽坦天然泊船之处,名为董林码头。据传说,清代董林码头经常有30多艘驳船进出。董林溪边有一小角落名为陈厝,宋代时为陈姓船夫聚居的地方。男人个个都会放船拉纤,以行船为生。英溪,险滩多,弯曲河段多,顺水行船曰“放船”,逆水行船,“拔船”(即拉纤),是一项胆大心细的苦活。为祈求顺风,陈姓船夫从九日山昭惠庙分灵来英都的董林码头建庙,他们奉祀海神就是为祈求风调雨顺,庇佑航行顺利。宋元交替的时候,泉州蒲寿庚献城投降元兵。陈姓作为宋室功臣后裔,拒不归顺,为避杀戮,迁到了别的地方。从此以后,英溪流域的运输全部由洪姓经营。到了明朝,洪姓人丁繁衍众多,昭惠庙成为洪氏当境神庙,海神郑和也在庙里供奉。

正月初九,祭天的日子,玉帝的生日,民间叫做“天公生”。做完“天公生”,当地群众接着把供品挑到昭惠庙供“仁福王”诸神。

这是祭祀昭惠公的日子,也是祭祀航海英雄郑和的日子。这一天对英都人特别重要。一年一度,年年春秋,什么时候都没有断过。

“拔拔灯”会开始了。英都人用“拔拔灯”来祭祀,用“拔拔灯”来回忆,用“拔拔灯”纪念。这一种独特的民俗形式,也回放了“放船”拉纤的过去。

昭惠庙前,水泄不通,火树银花,灯光闪烁,灯笼汇聚宛如一个灯的海洋,此起彼伏的呐喊声震山动地,数万名群众、几十支灯阵参与“拔拔灯”会。

敬神之后,吃过午饭,英都镇中民山村和英东村两个村就开始排列“灯阵”,一条近百米粗的长缆绳上悬挂数十乃至上百盏红灯笼,称为一阵。

傍晚,所有灯阵到昭惠庙前会合,称为“会灯”。红红的灯笼被粗粗的麻绳连成串,灯笼上写满了“恭喜发财”“招财进宝”等喜庆字眼。每个灯阵由一名青壮年胸前缚扁担做领头。领头肩负大绳,像船夫拉纤一样弓身,拉动灯阵向前行进,就像过去的“拔船”, “拔拔灯”就是这样来的。灯阵会齐后,抬出神轿,仁福王“起驾”出宫,“拔拔灯”队伍正式出动,各路灯阵“脱壳”了,按次序巡游,并向洪氏家庙行进,拜会祖先。拜完祖先,灯阵开始在村落之间穿梭。无论走到哪里,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燃放焰火,也就是“迎灯”,男女老少笑逐颜开,鸡鸭猪狗也闹翻了天,到处充满节日喜庆的气氛。每隔一段距离,灯阵里头就有一个人扶住灯绳“护灯”,整个长阵伴着整齐响亮的“号子”声蜿蜒前行,仿佛是船工的号子又在此时回响。远远望去,灯火长明一盏接着一盏,一站接着一站,在村道里回穿,绵延数里,犹如一条条蜿蜒的“火龙”飞舞。一双双护灯人的脚,像极了往日船队划出的浆,从村头划到村尾,又从村尾划到村头。队伍绕着英都镇区,走了十几公里,男女老少眉开眼笑,家家户户在门口燃放焰火,不少人还燃烧稻草篝火, “迎灯”纳福。

这真是老百姓的节日啊!红红火火,喜气洋洋。老百姓活着为了啥?一辈子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忙忙活活,真应该图个快乐!真应该找到自己的喜庆日子!喜庆日子是老百姓的慰藉,喜庆日子是老百姓放松的时光。

为了这个盛会,在外地的英都人都来了。早在明代,英都人就已经八方闯荡,他们漂洋过海,筚路蓝缕,足迹走遍五大洲。新时期后,英都也成了有名的水暖之乡,土地肥沃、粮食富足的农耕时代业已成为历史。大多数农民转为从事工业、商业活动。许多英都人出外打拼,许久都没办法回家,家乡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是他们的乡愁。一提起家乡,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家乡情结割不断,理还乱。多少辈人望断南飞雁,每年一度的“拔拔灯”活动,成了凝聚亲缘族缘的纽带。许多人不远万里,回归故里参加“拔拔灯”活动盛会,“拔拔灯”成了每年一次的恳亲联谊活动,人们借此契机共叙亲情、交流信息,促进了宗族感情的融洽。有意思的是,一年一度的“拔拔灯”,也成了各族各房争相显耀富裕的场合。试想,在这样的日子,他们不回来找寻赞扬的眼光,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他们说,回来拔灯可以多沾点喜气,讨个好彩头,可以帮助他们事业兴旺。有的年轻人想借灯会的喜气,找个好对象,生个好孩子。

外国朋友也来了,在这里他们打开了眼界,亲眼目睹了中国民间的文化瑰宝。他们真没想到,在中国的南端,也有像他们国家一样的节日一样的狂欢。厦门、泉州市区等地的摄影爱好者也来了。他们说,很少看到这么宏大的场面,明年有机会还会来。而来自英都本镇区的几位摄影爱好者,更是装备齐全,人人肩上配备对讲机。他们年年都参加“拔拔灯”拍摄,希望用镜头将家乡的民俗记录下来。中央电视台及各地的媒体记者也来了,“拔拔灯”会成了他们会师的地方,成了他们记录乡情民意的的好素材,成了他们民俗风情的典范。全国各地、世界各地都知道了英都的“拔拔灯”。

有更多在外地的英都人来了。长年累月在外打拼,他们的心时刻与家乡牵连。新年的日子里,他们回到家乡,参加“拔拔灯”盛会,寄托的全是浓浓的乡愁。

每一场灯会,还会见到一个叫廖榕光的老人,他是地道英都人, 10岁便开始游灯,“拔拔灯”伴他一辈子。他成了英都“拔拔灯”的传承人之一。这个老人还是英都的秀才,写了很多书,写了很多诗歌,他对英都充满了感情,他把对英都的爱都写在一首歌词中了:

淙淙英水,千年流淌;

红墙绿瓦,写满沧桑。

悠悠岁月,千年流淌;

巍巍翁山,写满辉煌。

魂牵梦萦的故土,

可爱的南安英都!

几千年乡音不改,

几万里梦回故乡。

几千年乡音不改,

乡音不改。

几万里梦回故乡,

南安英都!

乡情乡土乡音,不尽的牵挂,不尽的思念。

几万里梦回故乡,英溪长流水流到了现在。

或许为了祭神,或许为了娱乐,或许为了纪念,英都的“拔拔灯”几百年了。薕蕸苍苍,白露为霜,岁月交替,质朴、粗犷,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不变,民俗信仰和生产劳动是那样紧密地结合。那一条粗粗的绳子其实就是纤夫们拉纤的缰绳,那一个个掌灯的人其实就是一个个拉船的纤夫,那一盏盏灯,其实就是一簇簇扬起的水浪。那一盏盏亮起的灯冲破了黑暗,照亮了田野,照亮了人心。古代的繁荣,现代的文明就这样交集在一块,成了一种文化的盛典,成了一种全民的狂歡。那保佑生命的海神,也得到了应有的崇高的地位。人和神,在此刻共同欢歌,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忘了艰难困苦,忘了山阻水险,忘了风云变幻,只是为了一方的安宁,只是为了一世的平安,只是为了风调雨顺,只是为了五谷丰登。

我在找,英都的“拔拔灯”,哪一盏是我的,那一句祝福的词是为我写的。我不是英都人,可我有一样的乡音,我有一样的爱乡情结。我吃着家乡的饭,喝着家乡的水,行走在家乡的路上,那么的不舍,那般的依依。为了信仰、为了憧憬。

英溪长流水,载得动英都厚重的乡土文化。英都的“拔拔灯”跟英都的历史文化相映成辉。

英都的历史很漫长,比英溪水还漫长。早在三四千年前,那是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在此居住。到了隋朝就有了英山的地名。元代改为都,民国时将两个名字各减一字,叫英都。英都这个名字便成了响亮名词。有一个在清末做官的华美人曾经写到:“英都为吾邑最文明发达最早之乡。”

历史文化的积淀,让英都有了许多上百上千年的名胜古迹。有了雄伟庄严的佛殿、规模浩大的宗祠和秀丽清幽的岩洞。并且,名人故居、书院也得以完好的保留,许多文人学士留下了不少的名篇佳构,不知道为后人留下多少宝贵的文化遗产。

确实,英都的人文发达,自有雄才散九州。先后出过文进士16人,武进士1人,举人65名,贡生63名。名宦辈出,星光闪耀。

关于洪承畴,有人说他是民族罪人,有人说他是国家栋梁,千古功罪,自有评说。无论如何,洪承畴的存在,无疑加重了英都的历史文化分量。更使得英都的翁山加高了一截。因为洪承畴的存在,英水也似乎流得更宽、更长、更远了。

英水长流古镇春,水势重环别有天。只是为了英溪长流水,永远不会断。

猜你喜欢
家乡
家乡
我的家乡无限好
夏天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美等
家乡的早秋等
最美是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