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相信,只需陪伴

2019-05-07 01:42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成利新
娃娃乐园·绘本 2019年4期
关键词:浣熊饼干上学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成利新

读过许多绘本,有的妙趣横生,令人捧腹大笑;有的则饱含深情,需一读再读方能心领神会;有的诗情画意,适于轻轻吟诵;有的则平实亲切,宛若家人的陪伴……《上学第一天》就是这样一本关于亲子家常的绘本,细细地阅读,内心深处涌出恬淡而幸福的暖流,温柔地流淌在心间——书中所描绘的日常如实地发生在你我的身边。

现实中,上学第一天里的故事会有很多版本,有的或许和这个绘本故事相似,爸爸妈妈陪着为假期结束而失落和对前方校园忐忑不安、故意拖延时间的孩子,慢慢地走,温柔地说着安慰的话、鼓励的话;有的则是另一番场景,孩子号啕大哭,拽着大人的衣角喊着要回家,爸爸妈妈言不由衷地训斥,又狠狠心匆匆地离开。这些情形与体验,我们都曾亲历。无论是哪种版本,父母有何种面孔,孩子有哪种表达,都告诉我们:上学第一天的关键词是焦虑不安。

这一天我们可以怎样度过,让担忧不已的孩子安心呢?让我们随着故事边读边聊,读完故事,或许我们都会深深地认同浣熊妈妈的做法,赞叹她是一位令人钦佩的妈妈。

打开书,看到扉页——小浣熊亲昵地趴在妈妈的肩头,他们走着、说着。母子亲密互动的画面直观地告诉我们:这是一本讲述亲子故事的书。接着阅读故事,满幅深深浅浅的黄色所营造的温馨气息扑面而来,向我们明确传递出故事暖心的基调。妈妈站在小浣熊的背后,她胳膊上的手表预示着时间已经不早,可是小浣熊的三明治几乎还很完整,杯子里的果汁还有一大半,这是一顿磨蹭的早餐。妈妈提醒小浣熊吃完后该出发了,既没有催促他快吃快喝,也没有责备他慢慢吞吞——妈妈的耐心是治疗孩子焦虑不安的妙药。

接着妈妈询问小浣熊需要带到学校的东西,午餐盒、水杯、水果和饼干。这是一位耐心又有智慧的妈妈,她没有全权包办,代替孩子打理,而是请孩子一起讨论需要的物品。要知道,讨论的过程,是参与孩子学校生活的过程,亦能调动孩子的学校生活经验。并且,和孩子一起重温上学时每天离家前的准备工作,这会让孩子感到这一切并不陌生,会令其内心不再惆怅。

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妈妈提醒小浣熊带水果和饼干后,小浣熊笑了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想,或许上学的时候,小浣熊会忘记带水果和饼干,更或者这两样是小浣熊最爱的食物,他很早就在妈妈的提醒下做开学的计划,想要在第一天上学时带上最爱的食物。妈妈的适时提醒表明她是多么懂孩子,同时又让我们知道这是一对相处多么默契的母子。

故事中,爸爸的“出镜”不多,却至关重要:他亲吻小浣熊并鼓励他,淡淡而温情的道别反映出在小浣熊的家庭教育中爸爸不曾缺席,道别、亲吻似乎已成习惯,他一直关注着小浣熊的情绪,知道孩子的担忧。

上学的路似乎变得很长,因为小浣熊有一颗不愿到达的心。这一路,小浣熊紧张得无以复加,最开始“慢慢地走着”,随后“停住不走”,闷闷地说肚子疼;在得到妈妈的开解后,“继续慢慢地向前走”,因担心妈妈离开而抱紧妈妈……无论小浣熊出现何种情形,妈妈都给予小浣熊深深的理解,她看到了孩子的紧张与焦虑,她尊重孩子的情绪并给予他真诚的共情,她用弟弟到来的事实鼓励孩子积极面对变化,又用想要成为骑士的梦想激励孩子学会坚强,不得不说妈妈的教育智慧实在高明。一路而来,小浣熊从紧张、低落到脸上泛起了笑容,再到充满力量,我们为这位温和、耐心、坚定、有智慧的妈妈喝彩。

小浣熊终于踏进了校园,新老师的适时鼓励给予他更多的力量,丰富的游戏活动让小浣熊彻底地放下了心中的焦虑不安。当放学后、走向妈妈的时候,小浣熊已经完全是个快乐的孩子了。只有拥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够这样迅速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份安全感来自父母日复一日的培养,来自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鼓励和陪伴,正是这些力量给予孩子成长的勇气,让孩子不断积蓄内心的力量,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未知。

读完故事,我对作者生出很多的敬意。作者将饱含智慧的育儿理念蕴藏在这个简简单单的故事中,留待我们去发现、去思考、去体悟、去品味。在这般亲切熟悉的亲子日常互动中,作者告诉了我们适宜的亲子相处方式是什么,我们如何陪伴着孩子、走好与他同行的每一步。

亲爱的朋友,读完故事,不知您想到了什么?绘本中,浣熊妈妈不急不躁地陪伴孩子的情形,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如果是一位性急的妈妈,恐怕会焦急地拽着慢吞吞的孩子,不由孩子分说,快刀斩乱麻地解决种种问题。但是故事中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她耐心地陪着孩子慢慢地走,她理解、包容、接纳孩子焦虑不安的情绪,适时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她作为陪伴者,不断调动孩子内在的调节情绪、转变认知态度的能力,让孩子真正获得自我成长。上学的第一天,只要相信,只需陪伴,您觉得呢?

猜你喜欢
浣熊饼干上学
浣熊街的热闹事
挤眉弄眼吃饼干
送饼干
浣熊侦探上班的第一天
上学啦
“表里不一”的浣熊
饼干喂鸟
《饼干拼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