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2019-05-07 03:29王文刚
科学与技术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王文刚

摘要:本文通过环境设计专业目前就业实际情况,分析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的相互结合,教学可以零距离的接触市场,及时掌握市场变化信息,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学生经过不同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培养新观念、新技术,加强学生、老师的实操能力,设计方案分析能力,市场设计规范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高本专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能力

加强专业技能教育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用型高校就是要通过教育,让学生成人又成才,把他们真正锻造成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特质明显的技能型人才,高校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1、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工作室的建设

校内实验实训工作室是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加强设计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中要明确实训内容,完善实训计劃,完善课程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很多欧美的发达国家,设计教育都是结合工作室的形式进行的,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教育模式是非常成功和有效的。在工作室的实践方案中,可以接触最前沿的专业信息,可以适应设计流程,锻炼自我的专业能力。

1.1 工作室训练内容是课程教学的强化。

主干课程开设的综合实训项目在工作室完成,使学生整合近期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完成综合实训项目。在工作室训练中,教师拟定设计主干课程相关专题,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专题计划的研讨,做好记录、整理、反思、总结、交流等,强化专业知识,通过设计工作室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设计工作的能力。

1.2 培养团队合作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通过模拟设计公司的管理模式,工作室应该突出仿真性、竞争性、开放性等特点,强调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培养独立工作、创新设计思维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设计意识的培养。设立设计公司的设计部、工程部、业务部等部门人员工作协调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1.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室的训练应加强技能操作能力、设计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对先进设备的操作使用能力、对设计中遇到问题的协作解决能力以及对整体项目的驾驭能力等。通过相关训练提高设计服务意识,提升设计能力,增益就业砝码。

1.4 师生教学相长。

工作室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让教师参与实际案例,带动新教师积极参与设计实践,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师资队伍设计实践能力的提高预示着学生学习专业水平的层次也随着提高,使高校教育的“应用型”成为良性循环。

1.5企业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

工作室经常邀请环境设计专业一线的公司设计师、专家名师深入工作室,对工作室成员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教法和学法的改进办法,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索。

1.6采取创新训练形式。

工作室要加强新颖的训练内容和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工作室成员参与学习,让同学感到新奇。通过讨论、辩论、“游戏”、讲座、观看音像资料等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强调训练的实效性。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馈、自主检查的办法来提高设计能力。

2、校企合作单位的深化整合

按照教育部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学院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高校应该加强与校外单位进行合作,完善和创新合作模式,提高人才实践能力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学校和企业需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操作训练、企业管理、毕业设计等实习实训基地。校企之间在联合育人平台下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用,为学生提供了企业项目实训、创新创业渠道、企业管理经验、专业能力认证等多方面的育人资源。

2.1 优化课程体系。

在学生能力培养中,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结构,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通过校企合作中学生急需的专业知识,调整专业课程的顺序,校企专家共同研讨开设新的专业课程,做到“学以致用”,实现毕业就能就业。

第一,加强基础课的建设。重点完善课程与课程间的知识与技能的衔接,减弱每个课程的独立性,让基础课与专业课有机结合。第二,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的推进。与企业合作,资源共享,打造设计实用性强的核心精品课程,注重核心课的实践能力培养。第三,深化技能型课程的改革。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特长、及市场需要,不同的学生技能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第四,鼓励研究型课程的开设。依据专业发展和行业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術,优化课程设置,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及时开设新课程。

2.2 完善理论+实践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当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创新意识不强、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缺乏等原因,提倡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提供深造与发展机会等方面努力,对创造尊重人才、激励引导的良好工作环境,建设好一支乐于创新、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

2.3 教师+工程师+培训师的三师型队伍。

通过教研室的培训,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理论知识。鼓励教师通过专业技能考核,获取工程师等行业认证资格证书,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不断加强教师思想素质和意识形态意识的培训,授课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三观教育。

2.4 共享“教学+实践”资源。

聘请企业专职人员与校内教师的技术研讨、案例分析研究等,要实现高校与企业间的网络教育资源共享,高校之间就要相互沟通,交换服务信息,改变创痛的合作观念,达成资源共享合作的共识,制定完整的管理模式,建立和不断完善专业设计资源库,校企双方各取所需。

参考文献

[1] 胡议丹,“产教融合”应用技术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研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8.01

[2] 王长文 徐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

[3] 王师琪,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艺术教育,2018.03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