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出版家范用的书籍装帧艺术探析

2019-05-08 03:38周国清朱美琳
出版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版式设计

周国清 朱美琳

[摘 要] 我国当代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范用在其七十多年的出版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书籍装帧理念,享有崇高地位。范用提出在把握图书设计风格多样化的前提下,量体裁衣,因书制宜,尤其是封面设计,要根据图书风格采用不同元素与颜色的组合,使之富有书卷气,从而彰显内容特质,表征作者的思想精髓;强调图书装帧力求整体与细节和谐,做到版式与整体风格统一,插图与形象个性协调,纸材与出版特质相称,特别重视书衣的视觉传播力和读者吸纳力。

[关键词] 范用 书籍装帧艺术 封面设计 版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 G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9) 02-0030-07

当代出版家范用是名副其实的“为书籍的一生”,在七十多年的出版生涯中,策划出版了一大批具有人文气息,反映时代特色,蕴含文化价值,还原历史事实的图书,特别是在书籍装帧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人家的稿子印成一本很漂亮的书,封面要很漂亮。”[1]范用不仅重视内容策划与编校质量,而且注重书籍的外表,在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中追求编辑活动的至境,其晚年所编《叶雨书衣》便是其书籍装帧理念的集中体现。“叶雨”是其笔名,他自谦做装帧设计只是“业余”爱好,故取名谐音“叶雨”。该书收集了或经范用亲自设计制作,或体现其构思和建议的七十多幅书籍装帧作品,分别由出版社的美编绘制完成,可见其书籍装帧的一贯作风,具有示范性意义。

研究范用装帧设计艺术的文章并不多。2009年龚琼芳在《当代出版家范用的出版理念》中提出,范用装帧设计时既重视整体的和谐之美,又在意个性之美[2]。2012年河北大学薛华的《范用的出版思想研究》认为范用的装帧设计突出文化内涵,注重量体裁衣[3]。顾正彤在《范用书籍装帧艺术述要》中提出,范用的书籍装帧,以简洁、清新的基调为主,注重设计风格与内容相统一,整体设计与细节处理相和谐,注重“书卷气”,其设计对三联书店的整体设计风格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后代的书籍装帧艺术家提供许多借鉴[4]。本文从范用的出版实践出发,对其书籍装帧理念与实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提供一些思路与借鉴。

1 封面设计风格多样化

张中行曾说:“在书的版式、装帧设计方面,非专业的,我最佩服两个人,南方是钟叔河,北方是范用。”[5]范用对装帧设计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小学时就爱好美术,喜欢漫画,1938年进入读书生活出版社后,受到同事影响,对书籍装帧渐生浓厚兴趣。他经常下班后自学设计,处女作《抗战小学教育》得到黄洛峰经理赏识,之后便在业余时间进行书籍封面设计,与装帧结下不解之缘,经过几十年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鲜明特色。他认为书籍装帧要把握多样化风格,力避单一无味、如同嚼蜡的呆板形式。

1.1 多元互补的封面元素

一本书的封面如同一个人的脸面,是读者接触图书的第一直感,具有定向和导引的审美功能与文化特质。范用善将各种传统元素综合运用于封面布局中,手迹、印章、花笺、框线等看似小巧的元素经设计组构之后,均释放出新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气息。

《叶雨书衣》收录的七十多部作品中,有27部作品的封面设计运用了手迹元素,包括作者手写书名、手写签名、书稿节选、名人题名、名人题词等。文字是装帧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字体的形态特点及其整体匹配度体现着书籍的内涵与作者的态度,也留给受众无尽的想象空间。朱光潜的《诗论》,封面设计大气美观,新颖独特。范用将朱光潜手稿中的“诗”“论”两个小字放大几十倍,置于封面作為书名,再配上作者手写签名和一个印章,简洁中凸显美观,实为佳作。范用主持出版的《读书文丛》的封面设计也堪称一绝。《天下真小》《西窗漫记》《未晚斋杂览》《十二象》《译余废墨》等《读书文丛》系列图书基本是窄32开,以斜置的作者手稿为主要图案,编辑修改的痕迹清晰可见,让读者恍若返回书稿的写作场景之中,封面上还配有丛书标记——一个坐着读书的曼妙女子形象,标记和手稿字体颜色一致,再加上作者的手写签名,整体给人亲切之感。

印章是范用设计封面时经常使用的视觉元素。印章作为传统文化的物化形式,传承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其刻印手法和方式体现着作者的文化品格。将印章运用于书籍装帧设计中,增强了书卷气,也表达了一定的审美趣味。从《叶雨书衣》收录的作品看,范用对印章的巧妙安排,以李一氓的《存在集》和《一氓题跋》最为突出。前者有8个形状不一的作者印章,横铺于封面,作者手写的书名竖排正中,压于印章之上,书名刚劲有力。后者有9个印章,书香满怀,包孕文化意蕴,体现了作者的文化品格。范用为姜德明所编《北京乎》设计的封面上有两个小印章,都为书籍装帧艺术家曹辛之所刻,一为“姜德明编”,一为一条蛇,因为曹辛之属蛇,均位于书名左下角,竖着排列,于不经意间展示作者信息,妙趣横生,整个封面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满溢清新质朴之风。

花笺和框线是范用设计封面时喜用的“小玩意”,可谓匠心独到,别具一格。范用收集了许多花笺,平时舍不得使用,专用来做设计。《叶雨书衣》中有30部作品的封面使用了框线或花笺元素,简洁有力,充溢审美情趣,平实大方中渗出浓浓书味。三联书店1984年6月推出的《文化生活译丛》系列丛书,大胆运用框线和颜色,从众多丛书中脱颖而出。《叶雨书衣》中收录的《番石榴飘香》《思想家》《情爱论》《彼得·潘》《书和画像》《人与事》等,用两条大小不一的框线包围封面文字,框线中镶嵌深浅不一的同色调,大气美观,把封面勾勒得赏心悦目。杨绛的《干校六记》和《将饮茶》,书名和作者手写签名居右上角,封面的主体元素是两个颜色不一的框线,包围着一个简洁的花笺,整个封面清新自然,深受作者喜爱。

1.2 简洁明了的书卷气息

范用曾说:“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总觉得对作家有点抱歉,我们的书印得不够好,特别是文学作品。我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印得比一般的书要好一点。”[6]范用注重书籍内容美,同时力求通过装帧设计让其品位更上一层。他追求素雅、简洁、具有书卷气息的设计风格。书卷气体现着书籍装帧的气韵,也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猜你喜欢
版式设计
浅析版式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App儿童电子绘本的设计与探析
高校版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及研究
浅谈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使用
浅谈文字设计在版式设计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非艺术类专业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札记
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艺术创新
形式美在版式设计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版式设计应符合时代要求
版式设计著作权归属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