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戏剧主要人物形象戏剧性转变的育人研究

2019-05-08 03:14李滨
文教资料 2019年7期
关键词:审美人物形象育人

李滨

摘    要: 巨型音乐剧《剧院魅影》改编自法国作家加斯东·勒鲁的同名哥特式爱情小说,获得超过50个主要戏剧奖项,备受青睐。本文以该剧主要人物魅影为例,对西方戏剧主要人物形象戏剧性转变进行审美研究,审视其育人作用。魅影执着追求克丽丝汀而未果,后被克丽丝汀感化,其形象发生了戏剧性转变。魅影被爱感动,作出了英雄般的放弃和牺牲。他的形象不再丑陋,变得美丽和高大,让观众感受到真实、善良和文明,传递着爱和向真、向善、向美。

关键词: 人物形象    戏剧性转变    审美    育人    《剧院魅影》

《剧院魅影》改编自法国作家加斯东·勒鲁的同名哥特式爱情小说,获得超过50个主要戏剧奖项,包括三项奥立佛奖、七项纽约戏剧委员会奖、七项托尼奖。《剧院魅影》有16个制作版本,在27个国家的150座城市上演了超过75000场,观众超过1亿4千万,总收入超过60亿美元,高于任何一部电影或舞台剧。其原声录音是英国音乐剧历史上首次名列唱片排行榜榜首的唱片,在英国和美国获得了黄金和白金销售,共售出超过两百万张唱片。学者对该剧的研究集中在舞美设计、表演风格、音乐特点等方面。韦伯恢宏的音乐和震撼的试听效果使该剧备受青睐。对于该剧的育人价值而言,除了音乐、舞美、剧词等元素外,主要人物形象的戏剧性转变也是值得研究的题目。田云霞(2011)、郑玮(2014)分析了魅影魔鬼和天使的复杂人性;谢倩(2007)从戏剧材料、人物分析、风格基调、戏剧结构等方面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这部作品;马宇清(2008)、周敏(2012)、许春宇(2012)、卢海英(2015)探析了该剧的独特魅力;赵亮(2012)、曲百惠(2014)分析了魅影的艺术形象;常丽梅(2013)分析了同名电影的人物形象塑造,赵莉(2011)分析了音乐文学的艺术价值;韩海玲(2011)研究了该剧的艺术创作和演绎;马彦婷(2018)对女主角女性成长作了精神分析。杨丽君(2014)分析了同名电影的审美情感作用;吴建江(2014)分析了电影的人性与真爱;孙茜(2013)研究了信息形式转换的变化。本文旨在对《剧院魅影》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作进一步分析,探究其戏剧性转变的育人作用。

一、充满悬疑的故事

1.惊悚的剧情。

《剧院魅影》用倒敘的方式开场,1911年残破的巴黎歌剧院举行一场拍卖会,拍卖品是巴黎歌剧院制作的歌剧的物品。巴黎歌剧院满是灰暗,一切都是那么寂静和陈旧。拉乌尔·沙尼子爵也已经垂垂老矣,在寒冷的冬季,身着厚衣坐在轮椅上,由护理员照顾,拍下了与魅影有关的拍品:歌剧“汉尼拔”的演出海报和猴子拍的纸质音乐盒。664号拍品是歌剧“魔鬼罗伯特”的道具一把木枪和三个骷髅头。骷髅头向观众释放了第一个恐怖的信号,预示着这是一个恐怖剧。拉乌尔以三十法郎拍得一个猴子拍的纸质音乐盒,这个音乐盒让坐在轮椅上年迈的拉乌尔开启回忆。666号拍品是巴黎歌剧院大灾难中砸下来的水晶吊灯,拍卖商告诉大家吊灯经过修复,也许可以吓走多年以前剧院的鬼魂。随着水晶吊灯的升起,舞台的上方遮挡金色雕塑的幕布打开,巴黎歌剧院的陈年往事拉开帷幕,倒叙开始。魅影一直给巴黎歌剧院的经理们、演员们和舞台助理们制造恐怖气氛,他神出鬼没,很少现身,总是以信件、声音及恐怖行为的方式出现,让所有人胆战心寒。

大型歌剧汉尼拔正在排练,女高音卡洛塔演唱时,一块巨大的背景幕布砸了下来,差点砸到卡洛塔。卡洛塔十分生气,这种事情不止发生一次,歌剧院的原经理勒费夫尔却从来没有采取措施预防。卡洛塔一气之下带着丈夫男高音彭吉走了,女高音的角色由克丽丝汀承担。舞蹈老师吉瑞向新任经理、资助者劳尔等所有人宣读了歌剧院幽灵的信:欢迎新来者来到幽灵的歌剧院,命令继续预留五号包厢,提醒应该给他付工资,每月两万法郎。魅影第一次以信的方式出现,让此剧的开场神秘、迷离而恐惧。

克丽丝汀首次担任女主角的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克丽丝汀在舞台上演唱时,坐在包厢的劳尔认出了克丽丝汀,青梅竹马的伙伴,爱意由此而生。劳尔来到克丽丝汀的化妆室与她相认,劳尔出去取帽子准备与克丽丝汀共进晚餐,谁知不到一会工夫,化妆室的门已经锁上了。克丽丝汀被魅影迷惑,魅影在大镜子后恭候多时,引诱克丽丝汀穿过镜子,走过地下通道,坐上地下暗河的小船,来到魅影的地下宫殿。魅影向克丽丝汀表达爱意,希望两人共谱夜的乐章。克丽丝汀在好奇的驱动下揭开了魅影的面具,魅影伤痕累累鬼一般丑陋的脸庞完全展露在克丽丝汀眼前,令魅影辱骂、诅咒她。魅影冷静下来,说服克丽丝汀,自己令人厌恶的怪物身体向往着美。魅影快速将克丽丝汀送回。

魅影以剧院鬼魂的名字发信,警告劳尔不再与克丽丝汀见面,警告卡洛塔待在剧院的日子屈指可数,晚上由克丽丝汀代替卡洛塔,如不服从将有大祸降临,魅影的剧院要听从魅影的安排,给经理和其他人最后一次机会,要求克丽丝汀担任女主角伯爵夫人,卡洛塔在新剧中担任不说话的小听差,要求继续预留五号包厢,如不遵从,将会有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经理没有理睬魅影的警告,安排卡洛塔担任《浮士德》女主角,克丽丝汀扮演小听差。演出开始,劳尔坐到第五包厢。魅影让卡洛塔的声音变成癞蛤蟆,并在舞台上方杀死幕布助手,用绳子把他吊在舞台正中。所有人惊慌逃窜,经理宣布女主角换成克丽丝汀。在剧休时间,克丽丝汀和劳尔来到屋顶,克丽丝汀向劳尔倾诉恐惧和无助,劳尔在她身旁守护,互诉衷肠,表达爱情,共度一生。魅影躲在屋顶的圣像后听到看到这一切,感到十分沮丧,克丽丝汀的拒绝和背叛让魅影开始诅咒,割断剧场大吊灯的绳索,大吊灯砸向观众。

巴黎歌剧院重整旗鼓,恢复演出,半年平安无事。新年到来,歌剧院举办了浓重的化装舞会,克丽丝汀与劳尔已经订婚,所有人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可是,魅影的出现打断了这种气氛。身着一身鲜红的鬼服,手拿一本刚谱完的《胜利的唐璜》,每走一步都让人魂飞胆丧。魅影警告要按照他的指令去做,否则比粉碎的水晶吊灯更惨,同时提醒克丽丝汀是魅影的人,要为魅影歌唱。魅影还写信警告卡洛塔不要在舞台上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彭吉必须减肥,经理们不要对作品指手画脚,克丽丝汀唱得很好,但是还是要回到魅影身边继续学习。克丽丝汀十分害怕,劳尔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决定向魅影开战,警告魅影下一次的灾难会发生在魅影身上。彭吉排练《唐璜》时找不准音,彭吉和卡洛塔觉得唱不准无所谓,此时,钢琴突然自己弹起了剧谱,所有演员既惊讶又恐惧,开始齐声唱谱排练。

克丽丝汀来到父亲的墓地寻找庇护和安慰,魅影出现迷惑着克丽丝汀。克丽丝汀正准备回到魅影身边时,劳尔到达,与魅影争吵起来,劳尔赶忙带克丽丝汀离开,魅影十分气愤,决定向两人开战。《唐璜》首演,保安持枪就位,但是魅影无处不在,保安无法确定魅影的位置。魅影趁扮演唐璜的彭吉到床帘后把彭吉杀死,换上彭吉的戏服出场与克丽丝汀在台上上演了一段戏,克丽丝汀突然发现是魅影,无法逃走。当魅影在舞台上向克丽丝汀表白时,克丽丝汀立刻摘下魅影的面具,魅影拉着克丽丝汀逃到地下迷宫。大家发现彭吉死了,现场惊叫声四起,所有人乱作一团。劳尔勇敢地闯入地下迷宫,结果被魅影用绳子吊了起来。最终,克丽丝汀的吻让魅影的形象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魅影放弃了杀死劳尔的念头,放他们走了。其他人赶到地下宫殿,只见魅影的面具,魅影已失去踪影。

2.悬而未决的情节点。

此剧剧情一波三折,扑朔迷离,惊悚恐怖。故事的叙事在情节点的推动下展开,在人物戏剧的冲突中推进,直到悲剧高潮和结束。此剧有以下情节点:劳尔在巴黎歌剧院的物品拍卖会上拍得猴子拍的纸质音乐盒,拍品水晶吊灯的展示,歌剧《汉尼拔》排练时背景幕布砸了下来,女高音卡洛塔带着丈夫男高音彭吉走了,克丽丝汀担任女主角,经理受到魅影来信要求,劳尔在克丽丝汀演出时认出了她,魅影在演出后带克丽丝汀来到地下迷宫,克丽丝汀揭开魅影面具,魅影以剧院鬼魂的名字写信警告听从他的安排,没有人听从魅影,演出进行时魅影让卡洛塔的声音变成癞蛤蟆并杀死幕布助手制造恐怖,克丽丝汀向劳尔倾诉恐惧和无助与劳尔倾情,魅影怒气冲天将水晶吊灯砸向观众,魅影拿着新作出现在化装舞会,魅影写信再次警告,劳尔向魅影宣战,排练时音准问题引起钢琴自己弹奏的灵异事件,克丽丝汀来到父亲的墓地,魅影与劳尔在墓地争吵后向两人宣战,新作首演杀死彭吉在台上纠缠克丽丝汀,克丽丝汀在舞台上揭开魅影的面具,现场慌乱中魅影强行将克丽丝汀带到地下迷宫,在地下迷宫克丽丝汀选择了劳尔,魅影放走两人自己隐身逃走。

二、魅影形象的审美和育人作用

1.魅影形象的审美分析。

男主角魅影脸部右边带着白色面具,脸部和头顶部分畸形,常年在巴黎歌剧院的地下宫殿创作,是一个音乐家和建筑師、天才。性格孤僻诡秘,好胜好斗,执拗不逊,我行我素,天真自卑,是一个恐怖分子、危险人物。“任何传说放在他身上都能成立,任何职业仿佛他都能胜任。这个充满神秘感的人物以音乐为生命。然而,面具下所隐藏的,除了难言之隐,多少也渗透出些许自卑”(訾娟,2013:222)。

(1)身世悲惨的天才

魅影是一个孤儿,孤独伴随着魅影的一生。魅影被关在笼子里供人参观,一个面部畸形的神童、学者、建筑师、音乐家,把魅影关在笼子里的人吹嘘魅影为波斯国王建造过镜子迷宫等。魅影是天生的畸形、野兽。魅影从笼子里逃了出来,躲在巴黎歌剧院的地下宫殿,不见天日。

孤独是最大的悲惨,魅影是孤儿,因为天生的畸形而与众不同,从小就被关着展览,被众人指责、嘲笑、唾弃。这种不公正待遇、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伤害对魅影是一座身上和心头的大山,永远也不可能移除,造成魅影心理的畸形和扭曲。魅影的悲惨身世和生活让他变态,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在巴黎歌剧院制造种种事端。

魅影的身世和早期经历不是自己能够支配和决定的,这种不可抗拒的命运引起魅影的残疾和丑陋由魅影一人承担,这就成为悲剧,也是魅影自身矛盾冲突、魅影的恐怖行为带来的恐怖后果及魅影与其他角色冲突的根源。

(2)天使与恶魔的化身

魅影是音乐的天使。在巴黎歌剧院的地下宫殿,魅影勤奋创作,创作的歌剧交给剧院经理,由剧院演出。魅影是智慧的天使,是学者与建筑师,是一个小神童,曾为波斯国王建造过镜子迷宫等建筑。魅影也是恶魔的化身,魅影强烈的欲望扭曲了他的心理,让他变成恶魔。

欲望是人的本性和本能,是人内心向往想得到物品、事物、人等归属品的心理表征。人生来就有欲望。没有强烈的欲望可以表现为心平气和,而强烈的欲望则会表现为动力强劲或者疯狂癫痔。欲望具有两面性,有对立面,相互对立而统一存在,既可以带来成功、幸福,又可以造成摧残、悲惨。

魅影的欲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强烈的控制欲和占有欲。魅影自认为自己是巴黎歌剧院的所有者,占有和控制歌剧院的一切,与其他人产生矛盾冲突。魅影在本剧开场演员进行歌剧《汉尼拔》排练时便制造恐怖,以信的方式告知所有人他才是巴黎歌剧院的所有者,并命令继续预留五号包厢,提醒应该给他付工资,每月两万法郎。克丽丝汀是他梦寐以求的对象。为了实现自己对克丽丝汀身体和精神的控制和占有,魅影教她唱歌,成就她担任女主角,并且诱骗她来到地下宫殿成为他的布偶。他不断恐吓剧院和演员,为了赶走女高音卡洛塔,让克丽丝汀担当女主角,魅影不达目的不罢休,多次在排练时实施恐怖行动,制造恐怖气氛,使得整个歌剧院对他闻风丧胆,觉得歌剧院有鬼,最终魅影达到他的目的。在排练歌剧《汉尼拔》时,魅影把背景幕布砸下来,差点砸到卡洛塔身上,这是魅影发出的警告,谁不按照他的话乖乖地做好,谁就会受到惩罚。剧院老板和演员都不听魅影的安排,特别是克丽丝汀与劳尔相爱,魅影忍无可忍,愤怒到极点,让卡洛塔的声音变成癞蛤蟆,杀死幕布助手,将水晶灯砸下,导致巴黎歌剧院失火。《胜利的唐璜》必须按照魅影的安排排演,大家没有按魅影的要求做好。魅影杀死彭吉,与克丽丝汀在台上共同演出。克丽丝汀听从魅影的教导和召唤,无法逃出魅影的手心。魅影用制造恐怖的方式实现自己强烈的欲望,控制歌剧院的每一个人,特别是他梦寐以求的克丽丝汀,最后差一点杀死劳尔。魅影的欲望还表现在强烈的实现欲望。魅影是一个博学的音乐家,勤奋作曲,作品由歌剧院的演员排练和演出。作品的角色、排练和表演都必须听从魅影的安排。魅影不断引诱克丽丝汀,听从他的教导,成为优秀的歌者。魅影所有这些想法都源自强烈的欲望,欲望生成目标,欲望驱动目标的实现,无尽的欲望和欲望的无法实现造成天使向恶魔的转化,最终成为恐怖的恶魔。

(3)形象的丑和美

魅影和克里斯汀的人物形象代表着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即壮美和优美。魅影身形健硕高大,脸部轮廓和性格特点棱角分明,发型从额头之上到脑后梳理干净利落,右边脸部带着与右脸相契的白色面具,身穿白色衬衫,蝴蝶结,黑色礼服,黑色大披风,演唱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讲话低沉厚重的嗓音,有力的吐字和话语具有十足的阳刚之气。克丽丝汀容颜年轻美丽,娇小可爱,乖巧顺从,金色波浪卷长发飘飘,姿态和舞蹈楚楚动人,歌声柔美动听,高音高亢嘹亮,身着白色长袍,或黑色、蓝色长裙,受到魅影的诱惑和教导,具有突出的优柔之美。魅影和克里斯汀人物形象丰满,兼具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是两者的完满结合。魅影和克里斯汀的阳刚和阴柔之美相互补充、渗透和影响,完美融合,形成美丽的整体和意象世界。

叶朗(2009)认为丑感引起的愉快有多种因素。主要是我们所说的丑,并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存在,而是一种审美意象,是情景的融合,它必然包含审美主体的意识、情趣。丑的存在显示了历史和人生的苦难或阴暗的一面,既使人震动,又使人感受到历史和人生的复杂性和深度,这会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融进“丑”的意象,给人一种愉悦感。至于丑的艺术在形式上的不和谐,也是由于表现心灵的冲突和人生的复杂性,给人一种满足感,从而带来一些愉悦。魅影是孤儿,面容畸形,滿是褶皱,右脸毁容严重,伤痕累累,克里斯汀偷偷摘下他的面具让观众看到了魅影丑陋的面容。魅影的这种形象使他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总是躲在地下宫殿或者舞台顶上或者幕布后面,极为神秘,产生的实现目标的欲望和恐怖行动扭曲了形象,十分阴暗和病态,展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魅影的畸形丑代表的是历史和经历,让观众了解到魅影的身世、魅影生活的苦难无助、抛弃和造成魅影畸形的人的残酷、嘲笑魅影的人的丑陋,展现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使人深刻全面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从而带给观众一种精神的满足感和愉悦感。魅影的人格分裂、精神变态及制造的恐怖能够让观众认识到人的缺陷、人性的弱点,引起焦虑、怜悯、同情、崇高、净化、满足、愉悦、快乐等审美情感。

2.魅影形象的音乐审美分析。

韦伯创作的《剧院魅影》恢宏庞大,壮丽非凡,感人至深。全剧音乐运用分曲体结构,咏叹调之间由宣叙调衔接。在古典音乐之中和之间运用电子、摇滚等轻松活泼灵活的流行音乐旋律、节奏、气息等元素,符合人物和场景的需要,关照不同角色的特点和情感诉求及观众的审美需求,古典与流行完美融合,带给不同年龄背景、不同审美需求、不同审美品位的观众多层次、更丰富、更好的、更高级的视听享受。

韦伯在创作时采用了近似严肃大歌剧的音乐语言,引进了“音乐戏剧性展开”的概念与方法,将幽灵、克利斯汀、拉乌尔这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美妙、真诚又略带感伤的浪漫,以及充满爱与幻想的情感交融表现得极其凄婉、完美而动人。(居其宏,2001:197)

本剧的主角魅影具有强烈的控制欲望,男性的攻击性特征十分明显,加上戴着面具和奇特的背景经历,让他变得神秘、疯狂和恐怖。开场猴子音乐盒的抒情音乐代表着魅影一身的孤独与记忆。这段音乐在巴黎歌剧院经历大火后重新开业的化装舞会中以管弦乐的方式及在本剧结尾魅影离开前再次出现。拍卖会结束,吊灯火光四起,重新点亮被拉到剧院顶端,强劲的管风琴主奏、电子音乐、管弦乐器加入的主题音乐开始震耳欲聋地演奏,衬托出辉煌的巴黎歌剧院和神秘、紧张的气氛。这一主题音乐属于魅影,在魅影从镜后引诱克丽丝汀进入地下宫殿时再次演奏,是魅影的象征和符号。两人或独唱,或重唱,或加入和声伴奏,单乐段旋律通过不断转调,变化重复,在三个不同调性位置重复主歌,最后魅影呼喊“为我唱”,克丽丝汀花腔高音的演唱结束,达到音乐与戏剧的高潮。主题音乐突出展示了魅影控制克丽丝汀教导唱歌的疯狂强烈的欲望。此主题音乐以变奏形式在克丽丝汀父亲墓地和众人到地下宫殿抓捕魅影以独唱和合唱出现。

此剧的音乐创作具有剧诗特征,有效地推动剧情的发展,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魅影、克丽丝汀、劳尔等剧中人物各自和相互都有固定的主题音乐,对仗工整,不断反复持续将剧情展开、情感升华,加上剧诗的押韵和对仗,互相映衬,互相配合,具有高度相似性、相同的意象图式,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映射角色的情感、角色之间的关系、故事情节和隐喻性的概念,共同指向所指,具有象征性、符号性和功能性。

3.舞台设计服务人物形象的审美分析。

《剧院魅影》精美的舞美制作和舞台设计使其成为巨型的戏剧作品,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一场八百万美元的制作费用取得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形象,是人物形象审美的必要组成部分。

开场拍卖现场呈现陈旧灰暗的舞台效果,666号拍品是巴黎歌剧院大灾难中砸下来的水晶吊灯,拍卖商告诉大家吊灯经过了修复,也许可以吓走多年以前剧院的鬼魂。说完,半吨重的水晶吊灯亮了起来,开始往上升,伴随着闪电和以管风琴为主的交响乐奏起,剧院焕然一新,金碧辉煌,回到几十年前《汉尼拔》的排练现场。灰暗变成金色和五彩斑斓十分丰富的演员服装。《汉尼拔》的排练热火朝天,有歌剧男女高音、芭蕾舞演员、造型演员、后台人员、乐队、经理,场面壮观,色彩鲜艳。克丽丝汀在化妆间听到魅影的呼唤,魅影在镜子里面出现,伸出手,引诱克丽丝汀走进镜子,电子音乐响起,《剧院魅影》的主题曲开始,魅影牵手克丽丝汀,走过地下通道,乘船来到地下宫殿。水雾弥漫,装满蜡烛的烛台从水下升起,魅影诱导克丽丝汀为魅影而唱,克丽丝汀唱出一个又一个高音。在巴黎歌剧院的屋顶,魅影亲眼看见克丽丝汀与劳尔相拥倾情,魅影站到金色圣女雕塑的升降台上,整块雕塑降到半空,魅影从哀伤变得充满愤怒,唱着“我把音乐给你,让你的歌曲飞翔,但是现在你却用拒绝和背叛报答。你将会因为没有做到魅影乞求你做的而受到诅咒”。随后,这场演出谢幕时,魅影切断水晶灯的线,半吨的水晶灯灯泡点火火光四射,从高空砸下。这一设计和科技的应用让观众震撼不已,特别是前排中间的观众眼看水晶灯从头顶砸下、差点就要砸到头上又滑向舞台而心惊肉跳、大呼过瘾。第二幕的开场化装舞会炫目得让人目瞪口呆。新年化装舞会上,每位演员身着华丽的服饰和面具来到舞台上,舞台布置成巴黎歌剧院大厅的旋转楼梯,演员们或在楼梯上或在大厅载歌载舞,服饰和姿态各异,演员阵容庞大,舞美华丽。最后魅影身着红色服饰头戴骷髅面具和头饰出现,瞬间时间凝固,所有人都恐惧地停止了。这些舞台设计将魅影诡秘、嫉妒、自卑和恐怖的形象表达得淋漓尽致。

剧场装有环绕音响,音响效果非同凡响,特别是魅影无法知晓的行踪,环绕音响的效果表达得十分逼真,观众仿佛真的置身于巴黎歌剧院,能够听到魅影的声音,但是和歌剧院的经理和劳尔一样,无法知道魅影诡秘的行踪。此剧在中国的演出有230多套服装,236件道具,装满23个集装箱,总重高达200吨。炫目的服饰基本手工制作,精致美观,价格昂贵。仅魅影假面舞会上的红色锦缎金丝线手工镶边服装就将近4万美元,借鉴西班牙传统宫廷服饰,全部采用手工缝制,耗时5个月。剧中几乎每隔四五分钟变换场景,每一场演出共制造120个自动舞台效果和22个场景转换。技术团队十分严谨,要求苛刻,几乎没有出现过舞台事故。技术人员有70人,超过整个剧的工作人员的一半。开演前,用10天时间装灯具道具,3天给演员排练,3天进行技术调试和磨合,3天彩排,每场演出前3小时先进行技术彩排,确保万无一失。每场演出都有130名演职人员直接参与,需要14位化妆师、22次场景变换、230多套服装、281支蜡烛、250千克干冰,以及10台烟雾制造机。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这一部巨型音乐剧演出完美的视听效果,用近乎极致的方式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

三、魅影形象戏剧性转变的育人作用

当魅影在舞台上向克丽丝汀表白时,克丽丝汀立刻摘下魅影的面具,魅影拉著克丽丝汀逃到地下迷宫。劳尔勇敢地闯入地下迷宫,结果被魅影用绳子吊了起来。最终,克丽丝汀选择了劳尔,克丽丝汀亲吻了魅影,魅影被热吻感化了,最终放弃了杀死劳尔的念头,放他们走了,自己在感动、激动与失恋的痛苦中离开。观众为克丽丝汀的纯洁善良和不再懦弱、劳尔的勇敢和忠贞不渝及魅影被爱感动及英雄般的放弃而触动,甚至震撼。

1.爱的力量。

整部剧的主题是爱情,魅影的身世及丑陋的面容不可能在公众场合露面,自己的音乐才华及欲望需要靠歌剧院,特别是克丽丝汀实现。魅影深爱克莉斯汀,对克莉斯汀有极强的占有欲和热情,特意培训克莉斯汀成为歌剧的主角、歌剧院的头号女高音。克莉斯汀担任首部主演的歌剧成功后,魅影引诱她进入地下宫殿,并向她求爱。魅影对于音乐的认真和对于事业和爱情的执着不懈让观众感动:音符不能唱错,音准必须达到,女高音主角必须是克莉斯汀,必须追到克莉斯汀,必须和克莉斯汀在一起。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对音乐、事业和爱情极度专一的魅影,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魅影,一个执着坚持不懈的魅影。最后克莉斯汀也为之动容,善良和怜悯之心让克莉斯汀给了魅影一个深深的吻。魅影被克莉斯汀的爱感化了,决定放走克莉斯汀和劳尔,成全他们的爱情,自己面对一世孤独。这部剧讨论的是与每位观众都密切相关的问题:人生的事业、友情、爱情。观众可以从故事、音乐、剧词、表演中得到通感,在自己身上或者生活中找到影子,将映射在自我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对比,得到感动、精神的满足和升华感,学习到了爱的伟大。这种放弃体现了勇气和爱,正能量能够互相传递,爱的力量能够积聚和带来生活的美好。

2.向真,向善,向美。

魅影在剧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欲望和对音乐、事业和克莉斯汀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人性的真实。魅影丑陋的面容和行为反映着剧中生活的真实,能够让观众相信这部剧的真实性,增强观众的现场体验性。克莉斯汀的天真善良,对音乐的感知,对魅影的怜悯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魅影也被克莉斯汀的爱所感化,原本要杀死闯入地宫的劳尔,最终却放走两人,成全别人的爱情。爱使魅影由执拗、恐怖、丑陋、自卑、变态转变为原谅、善良、助人、奉献和真实,也产生了美感,将人性的真善美充分展现,随着悬疑的揭开使全剧达到最高点。观众可以感受到角色对事业的追求和执着,魅影对音乐的信仰和挚爱、对克丽丝汀的渴望,劳尔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克丽丝汀的胆怯懦弱和对爱情友情的真诚,能够感受到人性真善美的光辉和作品体现的审美价值。作品中的人物观众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人物中没有好人坏人的区分,只有不同剧情中,人物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做出的行为导致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结果。角色的舞台行动让观众看到了真实、善良、美丽和丑陋,能够教育人们向真、向善、向美。

四、结语

主要人物的形象体现着剧作家的创作意图和思想。身世悲惨、孤僻诡秘、丑陋自卑、恐怖的天才魅影是天使与恶魔的化身。被克丽丝汀感化后,魅影的形象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魅影被爱感动,作出了英雄般的放弃和牺牲。魅影的形象不再丑陋,而是变得美丽和高大,让观众感受到了真实、善良、伟大和文明,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进而起到传递爱和向真、向善、向美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Jerrold E. Hogle. The Gothic and the “Otherings” of ascendant culture: The original Phantom of the Opera. Edit by Glennis Byron & David Punter. Spectral Readings[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77-201.

[2]费元洪.十年,“魅影”又来了《剧院魅影》戏剧与音乐导读[J].上海戏剧,2014(2):3-6.

[3]顾春芳.戏剧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居其宏.音乐剧,我为你疯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廖向红.音乐剧创作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6]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慕羽.百老汇音乐剧[M].台北:大地出版社,2012.

[8]彭锋.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9]曲百惠.音乐剧《歌剧魅影》中魅影的艺术形象分析[J].音乐时空,2014(16):112,125.

[10]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1]张旭,文硕.音乐剧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2]訾娟.万世巨星:韦伯和他的音乐剧[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审美人物形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