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郁达夫的闽食癖

2019-05-08 01:52张泽峰
烹调知识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豪郁达夫福建

张泽峰

現代文学家郁达夫先生,出生于杭州富阳。清秀绮丽的富江山水,孕育出一代文豪。对于他的家乡,他曾自豪地赋诗曰:“家在严陵滩上住,秦时风物晋山川。碧桃三月花如锦,来往春江有钓船。”鱼米之乡的家乡,使他从小就爱食各种鱼鲜,特别喜欢吃鳝丝、鳝糊、甲鱼炖火腿。王映霞女士曾回忆:“郁达夫有很好的胃口,一餐可以吃500 g的甲鱼或一只童子鸡。”由于郁达夫有这样一位又漂亮又会做菜的夫人,家中饮食自然是十分地讲究。郁达夫又喜欢结交朋友,住在上海赫德路,今常德路的嘉禾里的时候,鲁迅、许广平、田汉、丁玲、沈从文等人常去郁家吃饭,尤其是许广平,经常一日三餐都吃在郁家。

郁达夫的饮食爱好,可以说是完全江南化的,比如每天早晨,他不喜欢泡饭,可是下饭的小菜,却十分讲究。常是荷包蛋、油汆花生米、松花皮蛋等可口之物。在3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及东临日本。后来在抗日战争中,又去了新加坡、苏门答腊。在广结文友的交际和游历生活中,他几乎尝遍了所到之处的各种名肴美馔、香茗佳酿,对饮食产生了特别的爱好。

郁达夫喜欢饮酒,在现代文坛上是人皆共知的。他不仅于寓所独饮,与朋友同饮,甚至在乘车的途中也饮,有时以酒为礼馈赠文友。这在许多知名作家的文章与日记里都有记载。如郑伯奇在《回忆创造社》中记载道:“哪一家的花雕味醇,哪一家的竹叶青好吃,哪一家有什么可口的下酒菜,他都一一介绍,如数家珍;为了口味,有时我们会连续吃上几家酒馆。他有时常常喝得面带微醺,就更加意气风发、滔滔不绝。”鲁迅先生的日记里也有记载:“达夫来,并赠杨梅酒一瓶……。”

在抗日战争中,郁达夫流亡南洋,为了隐蔽自己的生活,他娶了土著女子何丽有为妻,此名系郁达夫所取,含“何丽之有”之意,说明他并非贪女色而娶。他开了酒厂,以送酒,当翻译等手段结交日本人,从事地下抗日活动。

郁达夫不仅爱酒,也借酒说出心理话。他给日本的一次中国文学研究会议题辞曰:“酒醉方能说华语。”在他传世的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描写了主人公与酒的不解之缘,尽情抒发了借酒消愁的千古之情。自然,也因经常醉酒,他与爱妻王映霞不断产生家庭矛盾,关系日益恶化,导致了最后劳燕分飞的爱情悲剧。酒对于郁达夫,是福是祸,一如古代文人,千秋难断是与非。

虽然这位喜爱美食、豪饮名酒的文豪,是喝天下有名的富春江水,吃古今闻名的富春江鱼长大的,然而,后来他却特别喜爱以海鲜为主的闽菜。1936年2月,在婚变前夕,他离开了杭州的“风雨茅庐”,前往福州任当时福建省政府参议兼公报室主任的闲职,直到1938年末,前往新加坡任《星期日报》副刊编辑、《华侨周报》主编,一共在福州住了近3年时间。在这期间,他遍游了幽丽奇秀的武夷山水,遍尝了以海鲜为主的福建饮食。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他赞扬福建的“山珍海味,一例的都贱如泥沙……一年四季,笋类、菜类,常是不断;野菜的味道,吃起来又比另处的来得鲜甜……作料采自本地,烹制学自外方,五味调和,百珍并列,于是乎闽菜之名。”他特别称赞福建长乐产的蚌肉与海滨产的牡蛎。他说:“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园的蚌肉,实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又庆幸自己“红烧白煮,吃尽了几百个蚌。总算也是此生的豪举。”他认为福建产的牡蛎比江浙产的“特别的肥嫩清洁,”“价钱的廉,味道的鲜,比到东坡在岭南所贪食的蜂(亦是牡蛎)当然只会超过”,并以幽默的口气说道:“可惜苏公不以闽海去谪居,否则,阳羡之田,可以不买,苏氏之孙,或将永寓在三山二塔之下,也说不定。”

郁达夫对福建的小吃,也是津津乐道。他列举了“肉燕”,它是一种将猪肉敲得粉烂,和入面粉,制成皮子,包上蔬菜等馅做的馄饨的点心;还有鸭面、水饺子、牛肉贴沙鱼等小吃,并称它们“亦隽且廉”“各有好处”“倒也别有风味”。

郁达夫称赞武夷山所产之名茶“铁罗汉”“铁观音”为“茶中柳下惠。”又说“酒醉之后,喝光三杯两盏,头脑倒真能清醒一下。”并且谦逊地说自己“终是俗客,深恐品评失当,贻笑大方。”

郁达夫先生还称赞福建产的各种水果“终年不断”,如橙柑、佛手、荔枝、龙眼、香蕉、橄榄等等,“都是全国闻名的品物”。

可惜,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席卷而来。逼使郁达夫先生出走南洋办报抗日,未能进一步写出研究福建饮食的新生隽秀文章来,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然而,从这位文豪如椽之笔的描绘中,我们对久享盛誉的福建饮食,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体味了。

猜你喜欢
文豪郁达夫福建
那个梦
没上过大学也能当文豪吗?
福建艺术战“疫”
贵人
重要的事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刘老师是一本万能书
对2015年福建高考三角函数题的反思与别解
小白兔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