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说《春雪》中男主人公清显的悲剧结局成因

2019-05-09 00:49崔妍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春雪悲剧

崔妍

摘  要:三岛由纪夫是日本当代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多以悲剧结尾。小说《春雪》是其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段大正时期凄美的爱情故事。其中男主人公松枝清显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悲剧结局为这段爱情故事画上了句号。本文通过人物性格、社会背景、作者经历这三个方面,试探究男主人公松枝清显的悲剧结局的主要成因。通过这些分析,更有利于读者对小说进行了解。

关键词:春雪;松枝清显;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139(2019)-11-0-02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当代的著名作家,曾获得过三次诺贝尔奖提名。《春雪》是三岛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的系列小说《丰饶之海》的第一部。《春雪》自1965年9月到1966年1月连载于《新潮》杂志,并于1966年集结出版,被视作三岛问鼎诺贝尔奖最具竞争力的作品。作品讲述的内容是大正时期的一对恋人,侯爵家的公子松枝清显与伯爵家的女儿绫仓聪子的爱情悲剧。

作为作品中男主人公,作者对松枝清显的刻画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在作品的结尾,身为时代牺牲品的清显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爱人,而且疾病缠身,年仅20岁就离开了人世。本文笔者将重点通过性格因素,社会因素,作者审美因素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造成松枝清显悲剧结局的根源,进而揭示这一人物创作的深层意义。

一、三岛由纪夫与《春雪》

《春雪》的作品背景是明治时代刚结束,大正时代开启的1912年。那个年代,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大正民主主义风潮席卷社会各个阶层,引发了大众传媒的发达。但与此同时 ,这一时期的年轻人在经历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冲击之后,他们的精神无疑也遭受到了极大的创伤,成为了 内心充满迷茫和反叛的一代。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新的中间阶层即中产阶级,这一阶层在政治上反对当时的军阀官僚专制,要求实现政党政治,实施普选,从而在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此时,日本国内知识分子敏锐地捕捉到当时日本繁荣富裕的社会环境下年轻人正在改变的社会观念,以三岛为首的作家则将这一点深刻的反映在了自己的小说中。

三岛由纪夫一直被评论界认为是二战战后派文学的代表。纵观他的作品,其中并没有关于战争的描写,但其深层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岛对《春雪》的描写无处不饱含着诗意,既有爱情的幻灭、失恋的痛苦,又有对造成人物剧命运环境的描述以及因人物不满现实而触发的困惑与不安。在这本小说中,行动上的战争结束以后,感情上的战争年代接着开始了。而为这场“无形的战争特别挑选的年轻人”,《春雪》的男主人公松枝清显就是其中的一个。[1]

二、松枝清显的悲剧结局成因

(1)矛盾性格的影响

小说中,作者将松枝清显塑造成了一个具有复杂的人物性格的角色。清显是侯爵府中的嫡子,家境富裕,衣食住行都异常奢华,自始至终 都未曾承受生命苦难的沉重和完整。这种安逸,让这位正直十八岁的青年的手掌几乎不曾“磨出一个水泡”。然而,在拥有富有的家庭条件的同时,清显的家风却遵循保守的旧传统。父亲表面豪爽正派,实则专制自私。母亲表面温顺婉约,实则传统守旧。

清显就在这样矛盾的环境下成长。一方面,清显因家境优越,容貌出众,自年幼时就经常在庆典上为皇后和春日妃殿提携裙摆。他从小就在接触着美,对古典的美感充满着敬畏与憧憬。

但另一方面,清显的父母松枝侯爵夫妇表面上看来夫妻恩爱,事实上同床异梦、貌合神离。清显从小就经常目睹父亲从小门离开去小妾的住处,这导致他对爱情及其不信任,认为所有的女性为都是折磨自己而来。复杂的成长环境造就了清显的双重性格,也成为他最后悲剧结局的导火索。

女主人公聪子在清显的心中就是所有美的化身。清显不由自主地想要 去追逐这份美感。同时,童年经历让他不理解女性,拒绝和女性沟通,强烈的自尊心让他拒绝试图进入自己心扉的聪子。在清显欺瞒天皇与聪子偷情这一情节中,这种扭曲的双重心理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清显一边认为自己冒犯圣上,罪该万死,一边竟产生一阵说不清是快慰还是战栗的感觉。在清显心中,触犯禁忌为他带来了美的体验。

最后,经过堕胎的聪子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毅然决然的选择出家。而清显的性格中的敏感与自私让他无法像聪子一样勇敢地守护 爱情。清显看起来像是对自己的爱情恣意妄为,实际上他根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在无为和悲哀中缠绵病榻,最终离世。

(2)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正时期,公家贵族与武家贵族共存于社会,是掌握着巨大权利的两股势力。清显家是靠战功获得爵位的新兴武家贵族。文章开篇就写到清显的两个舅舅在日俄战争中牺牲了,清显的父亲绝不想让儿子继续走上战场,一心培养他出国留学。而聪子家却是自古以来的以蹴鞠出名的传统公家贵族,如今逐渐衰败。所以,绫仓伯爵热衷于将女儿嫁到皇家,想借此扭转家族颓运。

清显与聪子的恋情曝光后,两家首先想到的是不能败坏家族的名声以及社会地位,于是他们密谋策划将聪子送到相熟的寺庙堕胎,松枝侯爵更是勒令清显去英国留学,企图彻底斩断两人的情丝。当得知聪子剃发为尼后,两个家族第一反应竟然是婚礼时找一顶假发为她带上来蒙骗皇室王子。显然,没有人征求过清显的意见,两家人都不在乎他是否真的爱聪子。

在当时的社会,贵族阶层既是统治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百姓的楷模。加上日本人向来就有贵血统、重家系和崇尚权威的传统,贵族的存在对民众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2]作为贵族家庭的嫡子,清显个人的利益永远要低于家族的利益,在危难时刻,清显只能沦为家族的牺牲品,从而走向悲剧的结局。

(3)作者的死亡观的影响

清显的悲剧结局也体现出三岛独特的审美观念。经统计发现,死亡在三岛由纪夫的笔下多次出现,据不完全统计,他有27部剧本、小说和众多的评论以及戏剧电影表演中充分表现了他对死和切腹的感情,死亡在三岛由纪夫的具有独特的审美。[3]

三岛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审美观与他的童年经历有着莫大关系。三岛由纪夫原名平冈公威,1925年1月14日生于东京的祖父母家。他的祖父平岗定太郎曾任北海道的行政首长,因政坛斗争退出政界后改行搞实业却屡遭失败;他的父亲也只是农林省的一个平庸小吏。祖母永川夏子出身贵族武士世家,从小生活在与明治天皇血缘很近的亲王有栖川宫身边。出身高贵的祖母对三岛的祖父与父亲失望至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三岛身上。5岁时,由于运动不足和发育迟缓,三岛患上了尿毒症,这让他在幼时便近距离接触到了死亡。不仅如此,祖母的严厉管教与过度看护让三岛由纪夫自幼与母亲和同龄人隔绝,使他养成了孤僻阴暗的怪异性格。强势的祖母的介入,始终与外界疏离甚至隔绝的生活,让三岛自幼年起就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常人的畸形道路,为其日后的性格发展打上了沉重的烙印。[4]

在三岛的理想世界中,死亡与毁灭是一种艺术。三岛由纪夫曾说过: “美之所以为美,就是因为它灭亡。”[5]。如同《金阁寺》中被主人公烧掉的金阁,三岛将金阁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性关系。他笔下的死亡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终结,而是通往梦想世界的通道。由此可见,死亡才是清显在三岛笔下最终该有的归宿。同样,三岛也以自杀来终结了自己的生命,用死亡詮释了他的文学与人生。

三、结语

《春雪》这部小说的语言十分细腻,但由于句子太过唯美,情节太过迂回,让读者有时会摸不找头脑 ,有些情节甚至要读很多遍才能理解。但是,这也是《春雪》的魅力所在。就像作者对松枝清显的人物塑造一样,如果清显的爱情与人生美满顺利,中间没有任何阻碍或延宕,那么他的人物形象就不会如此饱满立体。不得不说,清显是三岛的一个投影,死亡与毁灭都是他们用以追求爱情和理想的工具,反过来,爱情与理想又因为导向壮美的死亡而意义倍增。[6]三岛借助清显这个角色完成了对现实的超越,追寻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美。

注释:

[1]李芒,三岛由纪夫的春雪,《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06,p.47.

[2]李卓,日本古代贵族制社会结构,《古代文明》,2015.01,p.91.

[3]冯玉石,清显之死,《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08,p.68.

[4]高兴兰,三岛由纪夫的死亡美学,《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11.02,p.134.

[5]唐月梅,《怪异鬼才三岛由纪夫》,九州出版社,2015年版.

[6]陈泓,殉教者的美学——读三岛由纪夫的《春雪》,《读书》,1988.05,p.48.

参考文献:

[1][日]三岛由纪夫,《春雪》[M].唐月梅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猜你喜欢
春雪悲剧
伟大的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徽州春雪
春雪
薛从伦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春雪
北京春雪
《关中春雪》(油画)
猫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