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5-09 01:04范文虎
新财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

[摘 要]文章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围绕预算责任、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研究后提出针对性完善策略,以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加以借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预算编制

[中图分类号]F275

作为代表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不仅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服务者、管理者,还会参与到诸多城市项目建设当中,良好的预算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国家财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因此对预算管理中的问题深入研究,针对性解决,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和國家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1.1 预算责任集中于财务部门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措施,需要单位各部门、全员参与其中,而在调查中发现,我国大量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责任过分集中于财务部门,单位管理者认为预算管理隶属于财务管理,理应财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只需要向财务部门提供预算管理相关数据,而单位的财务部门往往无法全面掌握各部门的情况,同时对其他部门的具体业务了解不够详细,就使得很多单位的预算管理形成“闭门造车”的状况。

1.2 预算编制方法过于简单、编制时间短

虽然我国已经推行零基预算法多年,但实际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阶段,部分编制人员为了图方便、图快捷,不以单位或部门的具体状况、业务发展为基础来制定预算收支水平,仍然采用前一年基数+本年调整因素的传统方式进行预算编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以往年度预算数据的合理性,从而所编制的预算与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无法有效地将预算分解到单位各部门加以执行,同时据调查发现,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时间仅为短短1~2个月,这就造成预算编制部门无法真正地调动各个职能部门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如此短促的时间,也无法对预算项目开展详细的论证与调研工作[1],这就影响了预算管理的质量。

1.3 预算执行力薄弱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仍未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分析制度与考核制度,或是存在预算考核目标模糊,同时考核结果也并未同单位干部职工的利益挂钩,导致单位的内部预算执行力严重缺失,内心认为不论如何执行都不会影响到自身的利益,这也是导致单位管理水平不断下降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阶段都过度注重支出管理,而忽略了票据管理,直接造成了大量票据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现象。与此同时,造成预算执行力薄弱的另一项因素系缺少对预算执行强有力的监管力度,造成预算执行阶段仍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监督体制仍旧不够健全。

2 切实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2.1 营造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良好氛围

针对预算管理责任集中于财务部门的现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营造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良好氛围,使全员都参与到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一是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改善传统的从上到下执行命令形式的工作,而是在预算编制阶段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征求各部门和员工的意见,确保预算编制足够科学、合理,构建预算管理“金字塔”形式的预算管理体系,最底层为基层各部门员工,中层为财务部门,顶端为单位决策人。二是加强领导层对预算管理的认知程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预算工作检查,并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进行预算管理相关知识、理念的灌输,推动单位决策人、领导层亲自组织单位的预算制定工作,加强预算执行的动态关注与监督。三是加强预算工作的宣传,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四是推动单位全员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在预算方案得到上级领导审批的基础上,对预算执行进行责任制划分,把具体预算管理工作、预算指标内容分配到单位每个部门,各部门结合工作需要,将部门的预算汇总向财务部门上交,随后财务部门制订出每一个部门的预算方案,在经过部门与财务部门多次沟通、调整的基础上,形成最佳预算方案,并在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批准后正式进入预算实施阶段。

2.2 合理安排预算编制时间、科学选取预算编制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合理性,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阶段,首先要为预算编制人员安排充足的预算编制时间,预算编制隶属于系统工程,需要在掌握单位自身情况的同时,充分考虑行业状况,在分析年度需求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历史数据,对未来加以预测,开展预算编制必须对预算项目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目标预测,因此充足的时间是预算编制合理性的基础要数。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应加强预算编制方法的监督工作,要求预算编制人员能彻底摒弃传统的基数法,全面贯彻零基预算。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是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编制程序,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要求预算编制人员切实掌握单位内人员、部门的具体情况,明确各项业务的发展需求,将此作为基础来确定业务经费水平、人员经费水平,同时考虑单位历史因素、未来因素对预算的影响,对行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预测,确保预算编制具有准确性、合理性和前瞻性特点。

2.3 强化单位预算执行力

(1)建立预算岗位责任制,并制定相关制度,利用制度来约束预算执行阶段的具体行为,并完善内控机制,利用内部控制加强对单位各部门执行预算行为,预算落实程度的监督工作,定期对预算执行具体情况进行检查、调整,确保预算能够顺利实施。[2]

(2)加强预算信息化管理,在单位内部引入预算管理相关财务软件,确保预算管理在电算化背景下进行执行情况快速反馈,一旦出现偏差可以短时间内解决,降低预算风险与财务风险。

(3)加强票据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阶段产生的票据进行严格审核,要求票据信息中必须包括供应商开票日期、缴款书编号、组织机构代码、收入项目编码、支出人姓名、交款具体金额,通过对上述信息的严格审核强化预算执行阶段的票据管理,对预算外资金进行严格管控。

2.4 完善预算监督机制

除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外,国家财政部门、审计部门都应加大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对违纪单位、违纪个人严厉惩治,同时,在财政、审计部门定期检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期间,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功效,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开展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预算执行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在外部、内部双重审计环境下,切实提升单位的预算执行力,并围绕预算执行科学建立预算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同员工个人利益挂钩,从而充分激励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责任感,并时刻规范自身在预算执行阶段的行为。[3]

3 结 论

文章围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阶段,存在预算责任集中于财务部门、预算编制方过于简单/编制时间短、预算执行力薄弱问题,并在问题研究基础上提出营造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良好氛围、合理安排预算编制时间/科学选取预算编制方法,通过建立预算岗位责任制、加强预算信息化管理、加强票据管理、完善预算监督机制来实现预算执行力的加强,切实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剑.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调研分析——以干部院校A单位为例[J]. 会计之友, 2017(18):20-24.

[2]王辉.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定额标准化体系研究——以海关系统为例[J]. 财务与会计, 2016(22):59-61.

[3]王荣华.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 现代营销, 2018(1):32-32.

[作者简介]范文虎(1973—),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总账会计,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食品行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